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以逆理论生长进程为路径,全面宣传学习、读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靶向传播,精准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对象,也就是当代的大学生,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三是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
徐稳 《理论学刊》2013,(2):74-79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和大众传媒的深度扩展,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以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最重要的是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始终不渝、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极大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战斗力、生命力,使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实案例的集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案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推进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的基本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要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个案汇集编成故事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会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分专题教育的方式实施教学,使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要求:"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的十九大对全党、对各级党委(党组)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两个巩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实化、具体化,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既是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出的明确要求,也为做好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神经末梢",处于意识形态工作最前端,如何压紧夯实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牢牢掌握基层意识形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苏俄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武装大众的问题。列宁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用肢解的、修正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他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联系客观实际,也就是要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任务、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化的实际对象相联系。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学校课堂、通俗化的语言、媒介、实践生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不朽的名字源于不朽的思想,最终归结于马克思主义不竭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7,(12)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湖南省郴州市委坚决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站位全局、主动作为,全面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优势表现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发挥师资队伍的优势,关键在于提高高校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力和学术影响力;发挥学科建设优势的重点在于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发挥课程建设的优势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现实,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代保持同步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走近百姓生活,释放理论价值,与当代中国发展同向同行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面临新挑战、新机遇以及新使命的伟大征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积极主动地回应群众关切,设身处地地关注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只有做到"心中时刻有群众""群众关切有回音",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群众心中有信赖""推进工作有成效"。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期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面临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社会现实利益矛盾的凸显、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根本利益、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和思想道德失范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关注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实现思想理论的通俗化,充分发挥和综合运用多种大众传媒,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10)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鲜明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一定要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始终不渝、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守好把牢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思想文化“生命线”.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遭到挑战;理论创新不足导致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实践中运用效果不佳;理论宣传不到位导致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下降。因此,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三不脱离"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理论队伍,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田培炎 《党建》2009,(12):7-9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内在要求 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合在一起强调“三化”的整体性,既是我们党对思想理论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认识。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以及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向人民大众进行传播,使人民大众了解、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前提;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队伍建设和提高人民大众素质为重心;以改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环境与机制为基本点。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