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关键是心境好 心境俗称“心胸”,又名心地、心田.是指个人心神表具的境界,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灵、心态等。人生在世,求生存、谋发展,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心态表现。医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心境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心境决定着人生的命运。心境好,病难找。生病的人,大多与精神压力有关。心境好,抗打击能力就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什么幸福的一种就是知足。因为知足者常乐,乐是幸福的直观体现。知足是一种感觉,感觉影响心情,好的心情催生幸福感。遭遇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淡然一笑,泰然处之;有的人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知足不知足,全看当事人的心境。知足,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模式,看当事人拿什  相似文献   

3.
三、关键是心境好心境俗称“心胸”,又名心地、心田,是指个人心神表具的境界,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灵、心态等。人生在世,求生存、谋发展,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心态表现。医学研究和实践表明,心境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心境决定着人生的命运。心境好,病难找。生病的人,大多与精神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中指出:"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是一种状态,当我们走进书籍的世界,就会静下心来,忘却一切,心无旁骛,与作者一同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从书本中走出来,掩卷沉思,会感悟到自身的成长,学会在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体味不同的人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关于阅读,一直有深阅读与浅阅读之说。深阅读,就是全面、深度、细  相似文献   

5.
心境俗称"心胸",又名心地、心田,是指个人心神表具的境界,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灵、心态等。"心境",既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存乎每个人的内心,又是一个无边的世界,像音乐飞翔在空中,影响你、我、他,影响整个世界。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和谐的主体,心境和谐,才能行为和谐、社会和谐。共产党员作为我们这个社会中的先进分子,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者,培养一个和谐的心境,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论读书     
正读书是一种阅读行为,是眼睛看、嘴里读、大脑想与心灵悟的统一,是人类独有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培育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提高读书能力,事关生命的质量,决定国家的未来。如饥似渴爱读书。读书需要  相似文献   

7.
书缘永结     
在商潮涌动的今天,能有一份恬淡的心情去读书,尤其是读名家名著,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享受。与书有缘是一种福气,与书有缘便永远不会孤独。一部好书就是一场看不透的人生,任由你去琢磨、体味。钱钟书的《围城》中一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  相似文献   

8.
胡静 《党史天地》2009,(12):43-44
读书,心境不同,感受不同。读史,角度不同,认识不同。心境、角度不同,盖因所求不同;感受、认识不同,乃是所得不同。所求与所得的不同源于主体差异.而整个人类的历史正是由一群所求与所得不同的差异主体共同创造和演绎的。这看似悖论的背后其实是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心境也称"心胸",是指个人心神所表现的情况或达到的程度,包括心思、心念、心情、心灵、心态等,从大的方向说,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古人说:"人心若平,天下太平。"人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主体。只有心境和谐,才能行为和谐、社会和谐。"心为万事主,动而无节则乱。"领导干部如果不注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团干部要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高扬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心境澄明,心力茁壮,让人迎面就能感受到年轻干部应有的清澈和纯粹。”言之谆谆,意之殷殷。胜在自强,勇于担当。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相似文献   

11.
王天琦在2007年第2期《党建研究》发表文章指出,心气反映人的思想、品德与气量。领导干部应当具有良好的心气,以健康的心气做人做事,以健康的心气带动、影响他人,达到无声胜有声的领导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感悟读书     
正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当你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  相似文献   

13.
来信收悉。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仕者必为学     
陈国芳 《当代贵州》2014,(17):60-60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古语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读书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能够怡情养性、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多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人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读书,就是要好之乐之,就是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读书,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文明传承之途;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长之梯;而对于执政党来说,读书是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之基。  相似文献   

16.
党员干部是党风政风的塑造者和引领者,党员干部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声誉,展示着党的形象.目前,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的“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就是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干部作风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关系着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需要营造齐心气顺、风正劲足、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七旬已过,回首半生读书生活,虽也得益,虽也有趣,但依然遗憾多于自得,真是该读的书没读多少,可以不读的书反倒读得太多。应该好好读的书没有读好,可以草草读的书反倒用了许多心力,直到年过七十,一切都  相似文献   

18.
读书养颜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女性尤为突出。女人们可以不惜重金买高级化妆品,甚至忍受皮肉之苦挽留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他们可以花上几个小时去美容、去打扮。她们却忽视了一个最 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养颜办法—读书! 读书可以养颜,听起来似乎有不可思议,因为它是通过养心进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读书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境,陶冶一个人的性情,丰富一个人的感情,这样由内而外,就形成了一个人的气质。 读书可以使人充实,富有情趣,变得豁达……总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岁月易逝,青春难再,而精神却 能长久。一个只有美貌而缺…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带动全团职工的读书热情及提升阅读能力,6月22日,五师九十一团工会、女工委举办了"书香承载梦想·阅读点亮人生"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活动,在全团进一步营造职工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比赛中,选手们结合自身的读书实践,紧紧围绕主题,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分享了阅读收获、体会和感  相似文献   

20.
勤奋与冷静     
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资料,做有益于社会的学问,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治学”。“治学”不是读几天书就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艰苦的积累过程。在积累过程中,既会有“目轮火暴,肩山石压”的苦状,也会有“时或得之,瞿然则喜”的乐趣。但在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