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主要侧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时代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底气和现实指导,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落实"三个培养"、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渠道",四个自信"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有其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高校思政课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定位与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定位突显了思政课的政治性,坚定政治立场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第一要求。思政课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讲  相似文献   

3.
王世娟  赖雄麟 《党建》2021,(2):49-50,5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现实困境及其实践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剖析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系统梳理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现实困境,提出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的创新三方面的方法与举措,推动课程思政实践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沈毅 《奋斗》2022,(11):58-60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对标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聚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断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思政教育"大课堂"是思政教育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在思政教育"大课堂"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全员育人,"人"是关键,包括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以及二者之间的教学相长关系。因此,在广泛探究思政课建设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陈斌 《世纪桥》2023,(11):63-65
构建“大思政课”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新举措,以“大思政课”为主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增强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内涵,拓宽了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路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理解新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思政课改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原则,必须基于“大思政课”视域,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和场域维度把握教育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文章从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依据出发,提出以完整的课程内容、一致的课程目标、紧密的学段衔接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探索通过课程目标、师资力量、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大小思政课堂的一体化构建,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党组织应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务实担当作为,坚定信心和决心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在"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何才能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理直气壮地上好新时代思政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对青少年政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校党组织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小学校思政教育要加强党性教育,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思政教育精品课程,努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怀和正确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12.
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同向同行,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路径。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课程思政关系着培养人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因此,梳理好新时代以来“课程思政”建设历程的有效经验,研判好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存在的问题,规划好课程思政未来建设的优化路径,对于高校培养、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主要体现在:树立"思政课共同体"理念,明确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任务;强调思政课是"关键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贯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加强衔接贯通和协同联动;坚持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实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与中小学学科德育相对接等方面。这些理念创新,对于新时代办好思政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再到近期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工作要求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所做的深刻阐释,是新时代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办好思政课、继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9,(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他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专稿     
<正>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对我们深刻认识思政课的性质、功能和目标,深化对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性认识,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八个相统一"体现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规律,既有  相似文献   

18.
新工科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新工科建设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支撑。新工科视域下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途径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新媒体平台、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党团建设和学生工作。思政课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站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推动课堂理论灌输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推动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理论教育为载体,开展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伟大建党精神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精神谱系之源,更是高校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政治品格。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的思政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然"境况的研判,增强政治意识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政治意识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政治意识协同培育模式,当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所必须把准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