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全面推进东北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事关全国发展大局的重大举措,是惠及东北地区亿万人民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历史使命。东北能不能全面振兴,首先取决于东北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我们党在东北治国理政的骨干团队,东北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是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共北方党组织的奠基人。在他领导下,北方党组织派出许多同志在东北的广大地区开展了党、团工作,对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开展革命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峰 《奋斗》2021,(4):46-49
中共满洲临时省委建立1927年八七会议后,为恢复和重建因大革命失败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党组织,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出党员干部到东北开展工作,着手筹建东北地区统一的党的组织。同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正式宣布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成立。  相似文献   

4.
崔艳波  马莉亚 《世纪桥》2024,(2):115-120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他有生之年,为黑龙江乃至东北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工作的开展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他指导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地区的传播,指导创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使黑龙江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新阶段。之后,他积极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黑龙江地区的实施,促成了东北地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陈为人     
陈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第一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20世纪二十年代曾两次到东北从事革命活动,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组和东北三省党的统一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他为开创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追求革命真理——求学陈为人,原名陈蔚英,曾用名陈洪涛、陈涛、张明、韩天民、陈天  相似文献   

6.
曲晓溪 《奋斗》2014,(1):58-58
正韩铁声是东北早期著名的革命进步活动先驱者。1915年在哈尔滨组建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哈尔滨通讯社等,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苦闷与彷徨韩铁声,又名韩迭声、韩庆昌,1893年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南青坨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期,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经常进行进步思想的传播工作。辛亥革命胜利后,韩铁声看到几千年的封建王朝被推翻,曾激动地写下一副对联:"西欧立  相似文献   

7.
张弸 《广东党史》2000,(5):13-15
黄学增是中共早期党员、重要骨干、南路党组织的创建者,曾为广东南路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一、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培养革命骨干,为中共南路党组织的建立打下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一)外出求学,寻求真理,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 1918年,黄学增考入了雷州中学堂(后改称省立第十中学),开始接触近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黄学增视野渐宽,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渴求真理、变革社会的思想驱动下,黄学增于1920年…  相似文献   

8.
谭平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广州地方党组织的一位创建者和领导人。他和谭植棠都是陈独秀的学生。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热情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他们在上海创办《政衡》杂志,提出建立革命政党,改造农村,从根本上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他们在毕业回到广州后,创办《广东群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目的在于改造社会,催促新社会早日实现,得到陈独秀的支  相似文献   

9.
中东铁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波 《奋斗》2021,(2):68-69
1897年,沙皇俄国在中国境内东北开始修建"丁"字型铁路,铁路由俄境内赤塔到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出境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南线从哈尔滨至大连,这条铁路就是中东铁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还是苏俄、共产国际派人到中国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到苏俄学习考察培训,几乎都是通过中东铁路输送的,这条"红色之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9)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从内战漩涡走向救国救民战场的壮举。红军长征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一方面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另一方面,长征的胜利也影响了东北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后,党中央对东北抗日武装的领导与关注,进一步推动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使正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武装侵略的东北抗日联军,有了坚强的后盾和  相似文献   

11.
康健 《党史博览》2021,(5):27-31
东北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近代以来一直为日本所觊觎.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后,即开始在旅大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扶植傀儡政权,建立伪满洲国,并以东北为基地,进一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侵华期间,在东北的军事工业建设、城市发展、教育文化、农业科技等方面都留下了日本人的痕迹.因此,从二战结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在工业、经贸、意识形态等领域始终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因素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大连中华工学会是大连地区最早的工会组织,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公开的工人团体之一,曾培养出一批辽宁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人,被誉为"辽宁人民革命的摇篮"。大连中华工学会成立后,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具体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尤其是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四二七"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马列主义在朝鲜的传播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建立1910年8月日本吞并朝鲜,朝鲜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人民不懈地掀起了一次次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1919年终于爆发了全民性反日爱国起义“三一运动”。但是朝鲜人民的爱国独立运动遭到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残酷镇压,数万爱国志士被屠杀或监禁.于是,幸存的爱国力量纷纷流亡国外,其中多数人来到中国东北和俄国的沿海洲地区.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俄境内的朝鲜人最先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认识到只有像俄国那样建立无产阶级的坚强的政党来领导朝鲜革命运动,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真正…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长江南北各省发生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土地革命斗争与苏维埃运动。这一伟大斗争的历史已为人们所熟知。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过的土地革命与苏维埃运动,则较少有人论及。本文愿就近年的发现与研究略加叙述,以补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些共产党人就相继到东北几个大城市考察工人运动,建立进步青年团体,进行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的宣传。1923年“二七”斗争失败后,中共中央和北方区委派出一些重要干部到东北各地建立共产党、青年团和工会组织,开展革命工作,使东北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一直致力于并直接领导了东北的抗日斗争。红军长征后,中共中央与东北地区党组织失去直接联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完全领导了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不久,中共东北党组织、东北抗联部队同中共代表团的联系又完全断绝。但是,此后不仅东北党的组织和东北抗日部队时刻都在寻找着与中央联系的机会,同时,中共中央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也十分关心东北的抗日斗争。无论从民族利益出发,还是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无论是从战时需要出发,还是从战后的需求考虑,中共中央始终是以战略的眼光,看待…  相似文献   

16.
黄澄 《世纪桥》2013,(8):4-5,21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20世纪初,俄国建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在哈尔滨也兴建了附属工厂,形成了一批产业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使哈尔滨的工人阶级较早觉醒并建立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黄澄 《世纪桥》2013,(10):4-5,21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列主义思想影响的地方。20世纪初,俄国建筑中东铁路的同时在哈尔滨也兴建了附属工厂,形成了一批产业工人。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哈尔滨传播,使哈尔滨的工人阶级较早觉醒并建立了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运用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日,引发日本方面的高度关注。日方观察到,中共起初灵活运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团结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二六指示信"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开始实施"反日的统一战线"策略,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迎来新的突破。中共将党领导下的赤色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并联合或改编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在农村的政权建设从创造苏区转变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宣传与苏联的关系时从"武装保护苏联"调整为"实行中国民众与苏联兄弟友谊的联盟"。基于大量观察分析,日本方面关于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策略的性质、领导者、活动对象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中共在东北实行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雏形;中共始终是反日统一战线策略的有力领导和坚强核心;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极大限度地动员了中外民众共同加入到反日战争中。日方的观察进一步证明,自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斗争,积极凝聚民族力量,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运用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日,引发日本方面的高度关注。日方观察到,中共起初灵活运用下层统一战线策略,领导团结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抗日斗争。1933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一二六指示信"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开始实施"反日的统一战线"策略,使东北的抗日斗争迎来新的突破。中共将党领导下的赤色游击队和红军改编为人民革命军并联合或改编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在农村的政权建设从创造苏区转变为建立人民革命政府,在宣传与苏联的关系时从"武装保护苏联"调整为"实行中国民众与苏联兄弟友谊的联盟"。基于大量观察分析,日本方面关于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在策略的性质、领导者、活动对象方面形成了一些认识:中共在东北实行的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雏形;中共始终是反日统一战线策略的有力领导和坚强核心;中共反日统一战线策略极大限度地动员了中外民众共同加入到反日战争中。日方的观察进一步证明,自九一八事变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斗争,积极凝聚民族力量,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历史原因,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较为薄弱,武装斗争只是在九一八事变后才广泛展开,经验极度缺乏。而在这时,由朱德、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已形成新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在领导抗日斗争的实践中,东北地区的共产党人特别注重学习、运用朱毛红军的经验。杨靖宇在这方面既是首倡者,又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小册子"传入东北在联络不畅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党组织和共产党人千方百计收集有关朱毛红军的资料。经过多方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