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与法国的教育交流十分活跃,起步早、发展快是双方教育交流的特点,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这一问题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梳理、总结武汉-法国高等教育合作现状,重点解读法国对中国的招生政策"2020计划",分析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的新趋势,从而为武汉找到加强与法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机会。  相似文献   

2.
王战  张瑾 《法国研究》2020,(1):36-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中法人文交流是新时期中法两国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法两国交往的重要保障。在长达8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立以来,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迅速扩展到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旅游、青年、妇女、体育和地方合作十大领域,并正在形成顶层支持、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然而,该机制的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呈明显的非对称镜像关系,不利于我国人文交流成果的国际传播。本文对中法人文交流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对相关问题及其背后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就如何不断重塑和优化中法人文交流机制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负责承办。来自中东欧多国的政要、驻华使节、智库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有关部委、智库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的润滑剂"。然而,2017年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质疑中美人文交流、抹黑中国在美人文交流活动的强劲逆流。这股逆流由部分美国智库推动,得到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在智库、国会及行政当局三方的合作下,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立法及执法举措,对孔子学院、中美高校交流与合作、中国在美创办与设立的媒体及分支机构以及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等人文交流项目与活动进行严格审查、监控与限制,给中美人文交流蒙上浓厚阴影。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在美人文交流活动的限制与刹车,反映了美国政府及精英层近年来对中国及对华接触政策的整体态度变化,体现了他们对"未能按照美国预期发展"的崛起中国的深深忧虑。面对特朗普政府在人文交流上的限制与刹车,中国应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交流与解释工作,增信释疑,努力推动与改进对美人文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2月14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国家部委、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企业等理事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与中东欧16国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后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  相似文献   

7.
主编前言     
<正>2015年11月举行的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通过了《苏州纲要》,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同年12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揭牌仪式。从此,在"16+1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智库合作与交流机制和平台建立起来了。在此之前,人们对于"16+1"恐怕也知之甚少。虽然,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可以说是传统友谊深厚,而传统友谊无疑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在长期交往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的独特优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眼中,法国人以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并因此拒绝学习和使用任何其他语言,特别是英语。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当今世界,英语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了国际通用语,是联合国和欧盟的最主要官方语言,也已经深入到了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分析法国英语的特征,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层面剖析法国英语的特点。研究法国英语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法国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开展中法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1.引言 1999年的夏天,笔者和研究生一道,开展了一项题为"中法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项目.我们深入到法资企业或中法合资企业中,以深入访谈的形式,调查了15名法方人员和17名中方人员.在调查项目中,其中有一项是涉及"书面语"和"口头语"在企业中的使用.我们发现,中国人和法国人尽管都使用"书面语"和"口头语",但对这两种交际方式赋予的文化含义不尽相同.然而,双方并不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这一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常常互相埋怨.为了方便问题的提出,让我们先听听一位中方经理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苗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背景的民族,在美洲和欧洲存在着它的身影。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苗族历史与文化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习近平同志的"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沟通世界的一座桥梁。本文从中国少数民族(苗族)在法国本土和法国海外省的迁徙历史和当下生活背景为基础,简要分析苗族同胞移民对法国文化政策的影响以及法国文化对苗族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苗族移民的语言、文字、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文章还将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来展望是否可以通过这种血缘纽带关系来促进中国苗族与法国苗族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和法国之间民间文化的交流、加深中法传统友谊。从而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起大国与大国之间良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安保智库,在相应的政策制定过程中虽然作用受到制约,但仍具有可观的影响力。在日本安全防卫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智库,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官方研究机构、准官方专业思想库、经济单位附属的调研机构、各种临时咨询委员会或小组。这些智库对日本安保决策的影响途径主要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平面对流三种。综合而言,四类智库中的第四种,情况与其他国家相异,在日本主要安保决策和文件拟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称为"另类日本型"安保智库。当今时代,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包括另类形态在内的日本安保智库的研究内容和政治立场,带有明显的价值观和政策倾向,对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对日本公共外交,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中法经济双学位班培养方案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皓  张彬 《法国研究》2004,(2):51-60
一、中法经济双学位班发展概况根据中国与法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签署的《中法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在两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干预下,在历届武汉大学党政领导的积极关怀和协调下,在商学院世界经济系和金融系以及外语学院法语系的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下,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从1992年9月开始举办,至今已历时12年,累计招收学生超过300名,其中六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先后去法国高校留学,己有部分毕业学生在法国银行业或企业界就职,还有的承担起中法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工作。在中法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长期发展和不断完善,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目…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来自中东欧国家数十个智库机构、国内数十家科研单位、国内多个部委的学者、官员以及中东欧国家前政要和驻华使馆人员共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大会开幕式领导人致辞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法经贸关系中的非洲因素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中法对非经贸总体情况比较;二是中法在非主要贸易伙伴比较;三是中法在非商品贸易结构比较;四是中法对非贸易与投资方式比较。在21世纪的中法经济关系中的非洲影响因子正在大幅提升,正确处理好中法经贸关系中的非洲因素,事关21世纪的中法关系能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欧洲一体化在成员国日益被政治化,欧盟成员国主流政党面临严重考验。它们的应对战略对本国欧洲政策和一体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去政治化战略、民粹主义战略以及参与和引导战略是欧盟主流政党应对政治化的三种战略选择。结合欧债危机以来德国、英国和法国三国主流政党应对政治化的案例,本文对这三种战略的实施过程和政策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参与和引导战略兼顾各方利益要求,是适合未来欧盟主流政党的一种中间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湖北同法国有着特殊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双方在友好交往、文化教育、能源、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化学、副食品加工、农业、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和实质性的合作,在中法"全面伙伴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鉴于此,经过两国政府批准,1998年10月10日法国在武汉设立了法国在华第四个总领馆,在湖北则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外国总领事馆.法国驻汉总领馆设立后,湖北与法国及西欧的合作交往得到进一步全面快速发展.前往法国及欧洲国家的因公出国境团组很快超过赴美团组数,占到全部因公出国境团组的18%.经贸、文教、科技等各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法国在鄂投资势头更加强劲.  相似文献   

17.
阿尔及利亚经独立战争后,生活或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一百万法国人,包括生活在此的欧洲人以及法籍阿尔及利亚本地人等,几乎被全部驱逐回法国,其中的大部分史称"黑脚"或阿尔及利亚法国人。本文就"黑脚"一词的词源、词义与文化内涵、法国法国人对黑脚们的看法以及黑脚被遣返并融入法国的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词汇在法国人看来是不包括犹太人和穆斯林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黑脚"一词也可指称部分上述两个族群的人;此外,对待阿尔及利亚这块殖民地的丢失,阿尔及利亚法国人(黑脚)和法国法国人虽然处境迥异,但立场一致(难以割舍),因为他们都是法国地中海梦想的支持者,黑脚更是这一梦想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18.
曾静 《法国研究》2011,(4):94-94
2011年10月31日,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携手武汉大学法语系,中国法国工商会共同举办以中法跨文化管理为主题的研讨会。这次活动为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创造会面的机会,对中法跨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和项目中的跨文化关系的管理方式进行交流。研讨会于31日早上8点30分在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报告厅开幕,中国驻法国前大使蔡方柏先生、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以及法国驻武汉总领事兰博先生参加会议并致开幕辞。高校和企业之间的顺利合作使得此次研讨会聚集研究者,专家,行政人员,企业管理者及大学教授,他们在研讨会中围绕以下主题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稳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正在走向深化。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的组织协调下,中欧学界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等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这些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6+1智库网络"秘书处与《欧洲研究》编辑部联合组织了本次  相似文献   

20.
致歉语是人际交流中的礼貌习惯用语并同时具有社会的作用;而格夫曼(Goffman.F)还指出,致歉语在人际交流中扮演着修复的角色。本文运用奥斯汀(J.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布朗(Brown)和列文森(Levinson)及凯尔布拉-奥尔柯约妮(C.Kerbrat-Orecchionie)的语言学理论,对中法致歉语的特点和运用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人和法国人在交流中运用致歉词语时出现的失误和误解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不同的文化,人们表达致歉语的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此外,人们评价致歉语的标准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在中国人与法国人的交流中,在不同的情景下,双方对致歉语的表达以及对致歉语的评价标准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