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农业部门适应"新常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结合建始县偏远山区农业的欠发达实际,我们要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创新思路并要有新作为,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和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推进"五型"农业发展上要有新作为要持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业、设施农业、标准农业和信息农业等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6,(5)
正用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力气补齐农村这块"短板"、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原动力是《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五大亮点,其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到后,再次被写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只在  相似文献   

3.
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根本途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效措施是"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认真学习,努力思考这一指导思想,结合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拓性地、创新性地探索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极为有利的。我们认为,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把握"特"与"色"。在"特"与"色"的层面上作文章,别人的专长、优势自己少发展或不去发展,避免效益不佳与重复建设,而把注意力放在充分挖掘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上。发展特色农业,并不只局限于生产有形商品,提高商品率,它也包括发展农业的附属价值和后续效益。只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农村发展,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都可以积极利用。发展农业旅游是此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战略,是传统的"四化"之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农业机械化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再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不断的拓展,逐渐成为新的"四化"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农人"时代,农民正逐步成为职业。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抓住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为农村培养"理论够用、技能实用"的实用型人才,助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秉承"立德树人,农技为本"的宗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在服务地方"三农"发展,筑牢基础设施服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代农业在发展实践上沿着"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和产业横向交叉发展的"两维"路径展开,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多功能农业发展论是对应的两大理论解释。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视角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产业融合必然性,农业产业化与多功能农业的实质是农业与非农产业纵向与横向融合发展,纵向与横向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纵向上趋于延长、横向上趋于拓宽的块状农业产业链,最终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6,(1)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关键任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和规模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转变,转变的基础动力是创新。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就必须要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  相似文献   

8.
杨秋艳 《奋斗》2013,(5):48-49
正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推动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是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农业企业、种植大户陆续到俄罗斯进行农业开发,累计开发面积达690万亩,处于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前沿。及时规避解决境外涉农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我省乃至国家顺利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9.
黄晓平 《唯实》2015,(1):23-2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江苏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是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难题的关键举措,对于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4)
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重大课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形势、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绥化作为农业大市,经历了"十二五"的发展黄金期,进入"十三五"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特别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首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绥化作为传统农业地区,探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是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涉及理念  相似文献   

11.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开辟农民增收新领域的需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外向型农业是塔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塔城外向型农业还存在产业化水平不高、标准化建设滞后等困难,还需在标准化生产、提供科技服务、壮大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完善服务体系、解放思想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有重要作用;桂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具有政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等多重优势;从产业融合、品牌战略、经营主体、运营模式等方面对现代特色农业进行改革提升有助于桂林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化,从而加快"两个建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吉水县农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以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以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坚持不懈发展粮食生产,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庆山 《奋斗》2021,(4):29-32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为邦本,本固邦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育种的高质量、农业栽培生产的高质量和农产品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19)
正2017年7月末,笔者随黑龙江、辽宁、吉林农业综合开发系统调研组对我省的现代化大农业进行了调研。如果说黑龙江的现代化大农业让兄弟省调研组成员感到很震撼,那么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的"稻田公园"则让调研组成员感到惊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的"田园综合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农业+旅游+文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种引领农业未来发展的新业态,以往被认为更适合于南方发展,西南村"稻田  相似文献   

16.
吴晓丹 《唯实》2015,(5):16-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五新"要求;视察江苏时提出"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1,(7):60
贺兰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以"情系三农、开发为民"为宗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奋斗目标,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着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力促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相似文献   

18.
祝金水 《学习月刊》2011,(16):48-49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农业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这是中央第一次对我省提出"农业强省"的目标要求,是对湖北农业工作的殷切希望,更是湖北农业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理念,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  相似文献   

19.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10,(4):4-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长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在"加快"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始终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保障能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成  相似文献   

20.
陈晓东 《唯实》2016,(4):58-60
近年来,如皋市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手段,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断提升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推动"三农"服务、种植养殖、加工流通产业深度融合做出了新的贡献。"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多年发展,如皋市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农技推广架构不断完善。依托如皋农业信息网,下联各镇(区、街道)、村(社区)的农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