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21,(5)
正梳理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营商环境"始终是热词。而对比发现,每年"营商环境"这四个字背后的具体指向又有很大不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力营造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的新表述,蕴含了黑龙江省对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量"与"质"的考量。市场主体积极活跃,全省市场主体总量263万户,同比增长6.7%,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9,(12)
营商环境优劣是大庆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勇闯全面振兴"四条路"的重要切入点,是提高大庆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现从量变到质变来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当前突破大庆发展瓶颈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大庆市情及阶段性特征为依据,从"政治生态-放管服-红色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深度剖析,提出优化大庆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命题。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在推动全省改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表明,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发展就快;哪里营商环境优,人才、资本、项目就流向哪里。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域营商环境建设对优化全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泰来县通过优化服务和改进作风,努力破解县域营商环境难题,为市场主体留得住、能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岭自治县以上、下、内、外4个维度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关岭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文件精神,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深化“放管服”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上、下、内、外4个维度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5.
正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18.9%,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10.6%,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到51.2%,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量突破4000家。这是辽宁省科技厅"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让营商环境建设在党建"跑道"上起飞,开创了喜人的局面。走出思想的"洼地"党的十九大后,辽宁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辽宁省委2018年七项重点工作之一。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辽宁省科技厅  相似文献   

6.
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吉林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和全省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以"三一三无"的"通·通办"服务品牌为理念,以"五通六办"为机制,以"十大行动、百项工程"为保障,聚焦"六个环境",着力将通化市建设成"体制顺、机制活、政策好、审批少、手续简、成本低、服务优、办事畅、效率高"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打造一方投资兴业沃土。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省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20年度省直部门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省能源局以98.28分在全省30个参加评估的省直部门中排名第三。随着全省能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促进了行业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规模以上企业数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龙南县紧紧策应省、市提出的"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工作思路,抢抓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产业聚商为主线创新招商思路,以专业招商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创建招商平台,以环境建设为依托创优招商品牌,加快对接"珠三角"经济圈,努力把龙南建设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效率的对接点.截止2004年6月底,全县新引进内资项目56个,实际进资6.16亿元,同比增长56.9%;引进外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4951万美元,同比增长167.5%,实际进资2353万美元,同比增长26.8%,出口创汇1240万美元,同比增长93%.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盐池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抓手,立足实际,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以精准招商为突破,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审批模式,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稳中有进、进中趋优。2017年全年招商引资落地项目30个,到位资金102亿元,分别完成自治区、市、县目标任务的125.9%、115.9%、102%,位居吴忠市第一。2018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和改革高度融合,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要有效解决辽宁振兴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下功夫""五个有利于"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努力完善改革思路,做实改革举措,释放改革活力,提高改革效能,不断为辽宁全面振兴增添强大动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力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辽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重视、维护、建设营商环境的氛围正在形成,全省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社会各界满意度大幅提高、实际利用国内外资金大幅增长,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政治生态更加干净清朗,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但是,当前辽宁的营商环境无论是与社会各界诉求和获得感的期待  相似文献   

12.
正策划导言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北地区官方用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营商环境好比阳光雨露,受益或许不觉,但失之必将难存;对于一个地区而言,营商环境则是经济水平、竞争能力、发展后劲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功经验表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就到哪里淘金,资金就往哪里汇集,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推进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落实省委关于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要求,建成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城市,去年12月以来,沈阳市把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对标先进城市,对接国际标准,举全市之力打一场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持久战,不断开创"幸福沈阳共同缔造"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李俊  朱佳禹  孙可 《先锋》2020,(3):28-30
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对过去几年我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长效化,这标志着中国营商环境进入新的阶段。成都作为西部内陆最具生机活力的城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实践,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的前列,其自身也尝到了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甜头"。为此,成都连续两年针对营商环境建设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出台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和工作举措,取得的成效及相关做法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商害"猛于虎. 辽宁营商环境的进步有目共睹.2020年度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沈大两翼齐飞:沈阳被评为全国标杆城市,大连成为全国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 但是,各种破坏营商环境的不法行为,仍在蚕食"放管服"改革的成果,已成辽宁发展之害.  相似文献   

16.
冯驿驭 《当代党员》2023,(11):26-28
<正>【赛绩】一季度,涪陵区实现GDP358.16亿元、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41.4亿元、位居全市区县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利润位居全市区县第一,新签约工业项目27个、协议资金385亿元,在全市新签的5个百亿工业项目中占2个。  相似文献   

17.
冯玥 《学习月刊》2020,(1):28-30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转型升级压力之下,一些城市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为抓手,着力完善营商环境,用以吸引更多资本及人才,驱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武汉因商闻名,因商而兴,有着丰厚的商业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探讨武汉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辽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以改善辽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那么,该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生态呢?认清“营”与“盈”的关系。“营”即经营,社会环境靠经营,政策法规靠经营,项目资金靠经营。营商环境建设需要恰当的呵护,只有通过政府的精心策划、苦心经营、狠心整改,才能解决这一顽症,净化营商环境。“盈”乃盈利,商心在盈,政心在营。商家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政府要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市把推进机关"效能革命"作为深化"三深化三提升"和"双创双服"活动的重要抓手,围绕改善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相似文献   

20.
营商环境是衡量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市场经济所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有效活跃市场主体,推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省以"放管服"改革为核心的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等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使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存在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期为营造民营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