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国的公益广告形式分为韩国放送广告公社(以下简称为KOBACO)制作的公益广告与政府、企业等制作的公益性广告。KOBACO的公益广告以人文主义、泛国民性、非盈利性、非政治性为基本理念进行公益广告活动。并且,以积累30多年经验建立了符合韩国本身的公益广告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们可以看到,英国作为在公益广告乃至公益领域方面有诸多成果的国家,其公益广告的运作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取其所长,取其精华,对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韩国公益广告运营管理体制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经成为广告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公益广告事业的现状来看,其运营管理体制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中、韩公益广告的体制介绍、比较和分析,寻找我国公益广告管理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公益广告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足,我国的公益广告基础还很薄弱,尚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公益广告才能更好地发挥对社会的影响力,承担起被赋予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益广告规范伦理价值即是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伦理视角,以规范伦理为中心,从规范认知和论证开始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认识规范,确立信念,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理性能力,从而形成自觉践行规范的意念和行为。在对公益广告的案例以及公益广告效果的分析基础上,不难总结出公益广告规范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乡偏见在公益广告中广泛存在,表现为题材的偏见和叙述角度的选择。城乡偏见违背了公益广告谋求公众利益、呼吁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从取得的社会反响来看,农村背景在广告中的缺失将会导致农村居民对文明行为的忽视。  相似文献   

7.
现代公益广告的创作及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广告越来越追求商业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寻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公益广告顺应发展的趋势,得到业内外一致支持。探索现代公益广告的创作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处理好创作公益广告的几个方面,使公益广告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公益广告与青年受众向荣高信息时代,商品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广告营造的生存空间里。为社会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公益广告,作为广告海洋里的一个精灵,活泼动人,独领风骚,给生活平添了绚丽的色彩,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奇与欣喜,使人们对广告有了全新的认识,生出全新的期...  相似文献   

9.
倪鹏飞 《青年论坛》2011,(4):146-148,F0003
在人类的不良习惯面前,一则公益广告往往显得单薄、短促,缺乏效力。公益广告想要改变受众长久以来养成的种种不良习惯,促使其发生公益行为,建议从两点着手:一是降低要求,从"说服其改变"到"引导其改善;"二是需要频繁、及时的提醒和引导,并且使受众得到信息的第一时间产生互动性的思考和行为,从而有效实现公益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每一条公益广告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进而规范公众行为。2013年春节以来,央视(全称"中央电视台")在广告时段反复播出"全中国,让心回家"系列公益广告,4个短片,个个戳中泪点。受益于公益广告带来的正能量,4月15日,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暨公益广告论坛启动,首次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作品。5个中央级媒体成立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公益广告作品库,以此鼓励更多制作人投入到正能量的传递中。  相似文献   

11.
明清 《文明大观》2001,(4):12-14
深圳是新中国最早出现公益广告的城市之一。特区成立20年来,从蛇口建设工地上出现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简易广告牌,到轰动海内外的“小平同志在深圳”大型宣传画,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最新立柱式广告牌,我们清晰地看到深圳市户外公益广告的发展轨迹。而在每一个著名的公益广告背后,都有一个意义重大、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公益广告的历程以及叙事学和广告的契合。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从经典叙事学和后经典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应用叙事学理论解读中国当代公益广告,并通过对比发现我国公益广告的不足之处,旨在为制作和传播中国当代公益广告提供新的角度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成为现代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有动力、最有号召性的一部分。文章大致介绍了公益广告的概念,详细阐述了我国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极其策划艺术。  相似文献   

14.
论公益广告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琴 《前沿》2006,(11):136-138
公益广告是传播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观念的广告传播活动。公益广告倡导合理的伦理秩序,传播文明伦理精神,明确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公益广告对于引导公众态度、规范公众社会行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1日,广东惠州市博罗县3名初中生手牵手救落水同伴,却不幸滑入江中致5人溺亡一事引发网友唏嘘。近日,有网友翻出央视少儿频道去年一则动画公益广告,指责其“见义勇为人人夸”的内容有误导之嫌。(5月14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16.
每每在电视中看到公益广告时,不知怎的,我都会被那些温馨的画面深深地感动。广告中深刻的寓意,需要我们社会每个成员以文明的举止播撒、传递,而谦让、关爱、敬老等这些美德则会促进社会关系和谐、文明进步。可见一则公益广告的播出,对有心人实在受益太大。  相似文献   

17.
从受众对近几年来一些短小精悍、艺术性较强的公益广告的欢迎和热议中可知,健康、正确的公益广告所承载的社会理想、社会文明与真善美,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力量,并逐渐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当中,成为社会文化与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安》2013,(7):32-33
2006年10月18日,《潇湘晨报》记者曾报道,长沙市公安局推出警察系列形象公益广告,"这些喷绘画是长沙市公安局为了促进警察公共关系,加强警民关系,节约执法成本,提高司法效能,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策划,推出的一系列警察形象公益广告,共30余幅"。近年来,公安部各局也积极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合作,发布与公安工作、民警形象宣传相关的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19.
王云 《理论月刊》2005,(4):82-86
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介发布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通过传播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公益行为的形成,甚至进而促使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非商业性、公益性和非人际直接传播性是公益广告的三个主要特性。中国的公益广告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级状态走向高级状态,从发轫时期走向初步繁荣时期的变化。这种显著而又深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栏目的开播和“中华好风尚”活动的问世。它们不仅是中国短暂的公益广告事业史上两个重要的里程碑,而且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的历史性标记,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唐梦亚 《传承》2015,(1):84-85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清楚认识公益广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看到公益广告相较于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和活动载体的优越性,理解和运用公益广告包含的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充分认识公益广告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利于整合现行载体与公益广告载体,增强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