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840年以后,清政府针对英法入侵云南及当时云南仍有很多尚未改流的土司地区容易发生事端这一现实,大力进行边防建设,加强对边境和土司地区的控制与布防,这些措施对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安边防部队是一支代表国家和人民在边境地区,以武装形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稳定与安全的部队。在战斗行动中,公安边防部队以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的。因此,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在边防战斗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不仅体现了边防战斗的性质和目的,而且公安边防部队在客观上也具备不战而获取胜利的能力和条件。  相似文献   

3.
西汉时期,地处北部边境的并州,是农耕经济区与游牧经济区交错相接的地区,也就成为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流、碰撞与冲突的前沿阵地,其人口来源复杂,人口数量极不稳定,其变化大致经过了快速发展、持续增加和快速减少这一过程,这一变化实则是西汉王朝经济和边防实力兴衰的晴雨表,折射出这个王朝综合国力由兴盛转向式微.  相似文献   

4.
杨丽 《传承》2009,(14):70-71
西汉时期,地处北部边境的并州,是农耕经济区与游牧经济区交错相接的地区,也就成为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流、碰撞与冲突的前沿阵地,其人口来源复杂,人口数量极不稳定,其变化大致经过了快速发展、持续增加和快速减少这一过程,这一变化实则是西汉王朝经济和边防实力兴衰的晴雨表,折射出这个王朝综合国力由兴盛转向式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深入推进,在边防执法工作中,有限的警官警力与繁重的执法任务的矛盾日益凸显,士官参与边防执法势在必行。但士官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其在边防执法工作中的地位一直受到了质疑,只做不说、只看效果不看授权,成为士官在边防执法中的基本生存样态。文章认为,可以尝试通过公安部的部门统筹立法途径,对公安边防执法中的士官进行定位和规范,从而建构士官参与边防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青 《公安学刊》2002,(3):18-21
中国加入WTO将对公安边防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公安边防工作应强化政权观念 ,以扎实有效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牢固树立“入世”观念 ,主动适应公安边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牢固树立执法观念 ,大力提高依法办案水平 ;强化科技强警意识 ,注重公安边防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 ;构建良好的通关环境 ,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高效的服务 ;以作风建设和正规化建设带动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安边防队伍。  相似文献   

7.
8.
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边防派出所作为公安边防部队最基层的执法执勤单位,只有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构筑起维护沿边沿海地区安全稳定的战略屏障。边防派出所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法,对提升公安边防部队执法能力和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支持群众"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涵。公安边防派出所作为设立在边境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武装执法力量,其群众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公信力。离开群众工作的边防工作,就等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在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工作实践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前,公安边防部队仍然存在对群众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公安边防派出所辖区的群众工作,对于提高公安边防派出所执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维护辖区稳定,保障辖区群众生活安居乐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因企业改制、拆迁安置、林权改革等引发的各种各样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多,影响边防边区稳定的因素也相应增多。同时,普洱边境地区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犯罪亦呈上升态势.打击毒品犯罪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和新困难,这给边防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应对新的复杂的形势和任务,必须通过创新法治理念、健全执法制度、打牢执法基础、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公安边防部队的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清末川边垦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前程 《思想战线》2007,33(3):55-62
改变传统的“因俗而治”,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是清末筹边奏疏的议题重心和政府治边“新政”的政策导向,大量档案文献证明,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首次将边疆的经济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川边的移民垦殖,正是在此背景下,成为当局寻求川边治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明、清统治者基本上都继承了汉唐以来传统的“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思想,都放弃了元朝以边疆地区为基地,积极用兵开拓徼外的做法。但由于所处时代以及面临的时代问题不尽相同,明、清统治者在对西南边疆的认识及治理思想上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受治边思想的支配,就使明、清两代在经营西南地区时,在具体举措上既有相似之处即清对明的继承,也有清朝基于时代的发展而具有的一些独到之处。由于明、清加大了对开发西南的政策和人力物力的投入,把西南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西南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参加到全国的经济活动中来,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清朝治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思想及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铁 《思想战线》2001,27(1):53-57
清朝治边思想的核心仍是传统的"守中治边"及"守在四夷".以这一思想为指导,清廷在前半期注重边疆的巩固与管理,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方面,清朝把移民与云南的开发以及实现人口合理分布联系起来,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平民移民垦荒运动.清朝还把云南看作国家赋税和金属产品的重要供给地,使云南成为全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清代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姻 ,既与早期移民性别比失衡有关 ,又与少数民族婚俗及汉化程度有关。少数民族与汉人联姻不仅扩大移民生存空间 ,也加快了少数民族融合汉化的步伐 ,最终促进台湾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云  方慧 《思想战线》2006,32(5):135-140
元代以后,傣族社会被纳入到中央王朝的政治体系中,随着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代傣族的社会法律规范只是习惯法,至明清时才形成了成文法,其成文法一是体现了内地地主经济因素的影响,二是佛教精神成为其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清代畲汉交错杂居,接触频繁。因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作祟,基于不同因子的畲汉传统文化于交流中产生冲撞在所难免。但两者间总体上维持着稳定的、不均衡的共生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清代落籍滇东北地区的汉族士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滇东北(今云南昭通、曲靖地区及昆明东川区、寻甸县)不同地区的特点,分析了已有大量汉族定居的曲靖府和刚刚改土归流、所属人民皆为少数民族的昭通、东川府的绿营驻防以及外籍汉族士兵定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职贡图》、《苗蛮图册》、《番苗画册》等典籍中的有关仡佬族记载进行分析 ,并就清代前期的仡佬族概况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蒋宗伟 《台湾研究集刊》2007,33(2):91-96,104
台湾铁路的修筑是清末洋务派在台湾开展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清朝政府内外交困、积贫积弱的情况下筹建这样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如何解决资金问题一直是凼绕着丰办官员的中心问题。丁日昌囚无经费可用而末及铁路修筑就憾然离去;刘铭传为筹集筑路资金四处奔走,但最终还是因经费不足而不得不改变原先的工程计划;到邵友濂时,更是面临经费紧张的局而,虽然最后千方百计完成了剩余段的铁路修建,但这与最初的筑路计划相差甚远。为修建台湾铁路而进行的筹集资金活动反映了当时在台湾进行洋务运动的艰辛。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初年,民乏国困,百废待兴;内有异姓王和同姓诸侯王的割据骚乱,外有匈奴的时常侵扰。为此,虽有一统岭南之抱负的汉室帝君,也终因国力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之下,只得暂时对“划岭而治”的南越割据政权采取以恩抚为主,辅以防范制约的温和手段,以换得南部边境的稳定。于是,恩抚与制约便构成为西汉初60余年间中央王朝在南部边疆沿袭不替的一项基本政策。这也是汉代边疆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汉初中央王朝第一次成功地改变了边政处理的被动局面,和平地实现了其对南部边疆的主动权,为维护和巩固当时汉帝国南部边疆的稳定提供了保障,而且也对后来汉王朝实现岭南的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