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欧洲新犯罪学协会主席伏尔克·迪特曼教援和德国蒂宾根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国际犯罪学协会名誉主席汉斯·尤尔根·卡尔纳教授的盛情邀请,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以会长邬兴华为团长的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专家代表团,从10月3日至16日,赴瑞士与德国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国际犯罪问题座谈会。与会期间,代表团会见了德国著名犯罪学家、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前所长亨特·凯泽教授、德国著名犯罪学家、国际被害人学会会长汉斯·约阿杀姆·斯奈德教授,以及瑞士犯罪学学会会长等学者。  相似文献   

2.
1996年12月19日,我校在临湖轩举行仪式,授予日本著名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前亚细亚大学校长卫藤瀋吉先生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称号。副校长梁柱教授、我院院长梁守德教授、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以及我院各系负责人和接受日本笹对良一基金会资助的我院研究生共30余人出席了授职仪式,潘国华教授主持了仪式,梁柱副校长、卫藤先生、梁守德教授均在会上讲话。卫藤先生系日本国际关系学界知名学者,是日本国  相似文献   

3.
由西班牙何塞国际基金会会长萨雷拉·奥尔特加博士率领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8人于6月初对北京大学和我院进行了友好的学术访问,代表团成员中有该基金会亚洲部负责人、著名应用经济学家康恩普鲁腾司女士、西班牙外交部官员塞万斯先生等。 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在临湖轩接待了来宾,并同客人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和学术交流。双方在会谈中表现出兴趣的问题有:欧洲局势、科索沃战争、中  相似文献   

4.
2007年9月15—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何秉孟同志、姜辉研究员、张顺洪研究员在德国和瑞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术访问,期间在德国波恩的艾伯特基金会总部访问了德国著名学者、德国社民党重要理论家托马斯.迈尔教授,就社会民主主义理论、纲领和实践的若干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13日,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代表团到我院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该团由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汤姆·法瑞尔(Tom Farer)教授任团长,成员包括知名学者乔纳森·艾德尔曼(Jonathan Adelman)教授,前美国驻德国文化参赞阿古塔·库珀曼(Agota Kuperman)女士,高级律师朱蒂思·罗伯茨(Judith Roberts)女士。法瑞尔教授和艾德尔曼教授分别以《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中美双边关系走向》为题,向我院研究生发表了演讲,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在接着举行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乔纳森·阿德尔曼教授于1996年11月15日到23日访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阿德尔曼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学者,尤其对原苏联与中国革命的比较、原苏联与中国的军事比较有着深厚的研究,11月19日,在方连庆教授和龚文庠教授的陪同下,阿德尔曼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中美关系的未  相似文献   

7.
春光明媚,樱花盛开,以“中国少年司法制度与罪犯矫治”为主题的中日学术交流活动,于2004年3月25日——4月5日在华东政法学院顺利举行。以日本著名法学教授藤本哲也为首的日本法学家代表团一行五人应邀来沪进行少年司法制度与罪犯矫治学术交流与考察。此次活动主要由我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负责组织,日方主要由日本少年法研究会与日本平和研究会协办。日本法学家代表团成员主要有中央大学、日本美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藤本哲也教授;日本矫正委员会委员、龙谷大学客座教授鸭下守孝;日本国际平和研究会代表、日本国学院大学博士后盐野见雪等。活动期间,何勤华校长热情接待了来自远方的日本客人。  相似文献   

8.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和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在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于9月20日—21日,邀请柏林经济学院汉斯约克·赫尔教授和德国社民党著名理论家托玛斯·迈尔教授,分别就东欧国家的国企改革问题和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第三条道路问题,在正大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座谈研讨。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也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2~3日,“21世纪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大环境科学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德国、瑞典、荷兰、挪威、日本、韩国等国的有关专家、学者出席。我院副教授罗艳华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环境保护的人权意义”的发言。本刊现将该发言稿予以发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德国广播界和出版界知名记者格瑟克·冯·吕布克与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对话,译自《未来源自危机》(德国黎曼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对话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危机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展开,严厉批评了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不负责任,批判了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1.
正本次对话的由来颇为有趣。俄罗斯《远东问题》杂志2013年第1期刊载了中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与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教授就当代世界全球化问题以及"中国发展模式"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问题进行的对话。《远东问题》杂志社编委会认为这一对话引人入胜,意蕴丰富,对当代历史和政治诸多突出问题给予了解答,因此,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合作编写的《国际政治大辞典》,历时7年,将于1994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国际政治学学者陈忠经、宫达非、赵宝煦、张汉清任学术顾问,刘金质教授、粱守德教授、杨淮生副研究员任主编。参加写作的有长期从事国际政治教学与科研的教师及有关国际问题专家共9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苏联东欧研究所的部分研究人员也参加了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院副教授孔寒冰博士历时近十年写成的学术专著《克拉拉·蔡特金评传》,1997年5月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序言、后记外,共19章,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约26.3万字。 克·蔡特金(1857—1933)是德国工人运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和著名活动家,国际妇女节的倡导者。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考察、研究和订正了许多史实,对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全书有注释六百余条,涉及中西各  相似文献   

14.
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中友协主席、俄罗斯汉学家协会名誉主席齐赫文斯基为团长的俄汉学家代表团,日前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北大兼职教授俞邃同志陪同,访问我系并同系领导举行座谈。系主任梁守德教授向客人介绍了我系教学、科研以及与国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迈尔教授访谈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托马斯·迈尔教授系德国著名的民主社会主义问题专家 ,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影响甚广 ,在我国国内也有许多忠实的读者。 2 0 0 3年1月 9日 ,我国访问学者罗云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副研究员 )在波恩拜访了托马斯·迈尔教授 ,就当代国际问题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4日至10日,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对四川乐山师范学院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术访问。访问期间,顾彬教授作了《鲁迅与郭沫若》的专题学术报告,接受了本文作者的专访,并围绕郭沫若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有关问题,同外语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的教师以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05,(20)
2005年10月4日到7日,首届中欧文化论坛在广东南沙新城举行。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德国汉堡教授、欧洲华人学会会长关愚谦、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先生、著名学者秦晖、丁学良等200余名来自欧洲、中国内地及港澳的专家学者与会,共同探讨中国及欧洲的未来,寻求两个古老的文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及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至11月,81岁高龄的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诺曼·莱文(Norman Levine)教授来北京访学。11月12日,本刊特约记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玉兰博士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采访了莱文教授。在访谈中,莱文教授对他  相似文献   

19.
德国《社会主义》杂志 2004年第 6期刊登了一篇由萨尔布吕肯情报研究所所长海因茨·比尔鲍姆教授撰写的题为《工会和政治抉择》的文章, 介绍了德国工会的状况、工会和社会民主党的矛盾, 并重点指出由于社民党越来越不代表工人阶级利益, 德国工会日益与激进的社会运动合作, 有成立一个新的左翼组织的趋势。其主要内容如下。工会和社会运动的合作2004年 5月 14日至 16日在柏林召开的“前景大会”, 主要是由德国五金工会和服务工会两个大工会以及ATTAC (全称是“争取开征托宾税援助公民行动协会”, 1998年 6月 3日由法国《外交世界》月报发…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德国的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1月4日,应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和北大世界社会党研究中心的邀请,德国著名的国际政治学家、法兰克福大学教授常皮尔博士在德国大使馆文化处埃默里先生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大学,为国际政治系的师生作了精彩的演讲,全面论述了冷战后德国对外政策的由来及其发展,受到到会师生的热情欢迎。现将常皮尔教授的演讲要点整理如下(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