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反腐倡廉的断想李焕旺一中国封建时代的不少开国之君,看到前朝政权倾覆的教训,也曾提倡过肃贪倡廉,象明朝的朱元璋,曾提过"杀尽贪官"的口号。立国之初,中央六部官员贪污受贿日趋严重;各地州县官吏贪污受贿、化公为私之风日炽。迫使其严刑峻法、立纲振纪。即便...  相似文献   

2.
渴望“诤言”董治顺诤者,直言规谏之谓也;诤言者,率直规劝之谓也。据《说苑·臣术》解释:"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按这个解释,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善谏敢诤者,才称得上忠良之臣;二是,谏也罢,诤也罢,都...  相似文献   

3.
说“诌”     
说“诌”张述华恭维奉承,阿谀诌媚,此乃人类行为品德之一大弊端。虽经历代有识之士、开明之君奋力革除,但时至今日它仍像伪币一样,通过一些人的虚荣心得以继续流通。古语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历史上"吴王好剑客,百姓多伤疤。""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相似文献   

4.
名人,请珍重形象王安宁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美丑廉耻之心,英雄青史留名也好,婊子欲立贞节牌坊也罢,都是想有个好名声,古人云:"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欧阳修)。可见"名"之寿数远非暂短人世可比,唯其可"万寿无疆"。人称"茂陵刘郎"的...  相似文献   

5.
李华北 《学习月刊》2014,(23):18-18
众所周知,苦瓜虽苦,但它苦得有品位、有志气、有风格,表现出以苦出甜,把甜释放;以苦为乐,把利释放;以苦为荣,把福释放。自身却甘愿苦、甘心苦、甘为苦。所以,苦瓜具有"君子之德、君子之功"的美誉,有着"君子菜"之称。  相似文献   

6.
都来诛伐小人白公智孔丘说:小人难养!因此便把小人与君子区划开来,后世也就懂得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之至理。但至今小人仍如嗡嗡苍蝇,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其害无穷。小人是何物?是人。人类是唯一有羞耻感的动...  相似文献   

7.
韩非的政治思想是法、术、势三者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个体系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它又是按照怎样的一个线索展开的呢 ?一、韩非政治思想的起点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正如有人早已指出的 ,韩非继承了他老师荀卿的人性论主张 ,并把它发展到极端 :任何时候任何人的本性都是唯利是图的。我们首先看看没有血缘的君臣关系是靠什么来维系的。韩非在《韩非子·饰邪》(以下凡出自《韩非子》的引文 ,只写篇名 )中指出 :“故君臣异心 ,君以计畜臣 ,臣以计事君。君臣之交 ,计也。害身而利国 ,臣弗为也 ;害国而利臣 ,君不为也。臣之情 ,害身无利 ;君之情 …  相似文献   

8.
从裴矩的前后判若两人说起信之一代明君李世民雄才大略,能够倾听各种不同意见,认真汲取隋亡的教训,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的治国思想,为有识之士施展治国安邦之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他身边也荟萃了一大批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高素质"领导干部"。正如他所...  相似文献   

9.
尽美的人生     
1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在赴武汉视察的列车经过济南时,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与邓恩铭,遂挥毫写下《忆王尽美同志》七绝一首:"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该诗亲切朴素,落地有声,充分表达了董必武对战友的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0.
不掠人之美     
《廉政瞭望》2013,(3):71-71
不掠人之美,是君子之风。古往今来,不掠人之美的人事,总是传为佳话。一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了火车自动挂钩,这种火车挂钩,英语翻译为"Janney Coupler",简译为"詹氏车钩"。由于詹天佑是我国早期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火车自动挂钩就是詹天佑发明的。詹知道这种误传后,多次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你们帮我解释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刘吉同 《唯实》2014,(10):95-95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宪宗还算为"一代明君"。然而,"明君"也难克服人性的弱点,他一度数出游猎,荒怠朝政。此事引起一位叫柳公绰的新任吏部郎中的不满,他仿医生劝说患者的口吻,写下《太医箴》上奏,讽谏皇帝要"改邪归正"。文中不乏辛辣之词,"天布寒暑,不私于人",即"上天定寒暑,从不私于人",故人要遵守生活的规律;“饮食资身,过则生患”,即“饮食滋养身体,过度享受必然生病”,故人要自我节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即“有病才考虑去治,远不如在生病之前预防”,故人要防微杜渐,不要养痈遗患酿成沉疴。  相似文献   

12.
艾迪 《党课》2012,(5):105-106
做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也就是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个方向。许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别人,意志不如别人,条件不如别人,而是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曾国藩曾经说过,人若能立志,那么就可以做圣人了,做豪杰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又何必借助别人的力量呢?他认为君子之立志也,必须“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这样“才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中国人总体上是踏实肯干、温良平和的。无论历经怎样的辉煌与沉沦,心态总没有大坏,之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4.
正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品格之一。刚,也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它可以傲风雪,克艰难。刚者君子之道也孔子曾讲,君子有三戒,其中一戒是"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说的是人到中年,血气方刚,要避免与人发生争斗。刚在儒家眼中,并不单是指血气之勇,而是一种品格。"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孔子认为,刚强与果断、质朴、谨言是四种接近于仁德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4)
正一个人、一个组织,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历史,历史也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戏弄历史的人,终究将被历史所戏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太史为了真实地记录"崔杼弑其君",不惜牺牲  相似文献   

16.
官德,即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操守。包括从政者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官员的德行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品性,乃至政权的兴衰成败,一直为古今中外治国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堵住娄师德的“嘴”镇前偶读资料得知,唐代武则天禁屠,一时间吃素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御史娄师德下去巡视,感人进肉,他拒之。厨人解释说:"不是人杀,乃是豺狗咬死的。"他便喜滋滋大吃起来。接着厨人上鱼,也说是豺狗咬死的,娄师德感党情理不通,骂道:"智短汉!何...  相似文献   

18.
语录     
正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周易·说卦》)君子爱君而不谋身,忧国而不谋家,以公忘私,以义忘利。(《论君子小人札于》)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淮南子·主术训》)  相似文献   

19.
何冲龙 《学习导报》2014,(12):26-26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习总书记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深学细照笃行"的要求。学之思之,思之悟之,我有九悟。一悟:信仰信念信心——人生的"指挥棒"。人无信仰没有支柱,人无信念没有力量,人无信心不成事业。一个发展的国家,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这种支柱、精神和意志,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将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自觉行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从政道德·     
《军队党的生活》2012,(4):88-88
[原典]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