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当过记者、编辑,办过刊物、报纸,对宣传工作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就从事过外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外交部长,领导中国的外交事务,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2.
胡明华 《唯实》2004,1(12):55-57
一、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概况和历史定位纵观历史,人类取得的所有成果均有赖于法律的肯定与保障。在中国,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一项专门活动,始自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由于“法治”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法制建设。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首次引进资产阶级国家三权分立机制,将法制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政权体制的一个独立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政权,在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指导下,以“建设共和,倾覆专制…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外交家中有两对夫妇:章汉夫与龚普生、乔冠华与龚澎。章汉夫、乔冠华都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后者还是第四任外交部长;龚普生、龚澎是一对亲姐妹,龚普生任副司长、司长,龚澎任司长、部长助理。他们一起登上了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才华、智慧,参与书写新中国厚重的外交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年轻的中国代表顾维钧不惧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权益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拒签和约,震惊了世界。顾维钧是辛亥革命后敢于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说“不”的第一代外交家。他历任民国内阁总理、外交总长、外交部长等职,在其长达数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亲历和目睹了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史上的风云际会。该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记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1日8日,一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自新中国成立起,他还兼任第一任外交部长,领导外交工作达26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堪称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对周恩来的外交生涯来说是一次巨大成功。这次会议本是亚非国家倡议召开,非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但美国却派出了庞大的观察家和记者代表团参加会议,到处挑拨,胡说中国将向世界输出革命,要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搞颠覆活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及参加亚非会…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冲破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巩固革命胜利的成果、维护自己的独立与安全,成为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课题。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责无旁贷地投入了这场战斗,并以决策人、指挥家和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新中国外交事  相似文献   

7.
1956年夏,西藏西治区人民政府成立,拟举行隆重庆祝仪式。党中央派代表团前往祝贺,并决定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出任团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汪锋为第一副团长。为确保代表团一行的安全,中央有关部门抓紧挑选精干力量担任此次出行首长们的安全警卫工作。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从周恩来的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杰出外交家.在他26年的外交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具有周恩来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本文从周恩来的民间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三个方面,深刺阐述了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对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姬鹏飞在新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有三个唯一:唯一担任过外交部长的"将军大使";唯一年龄在39岁以内的"将军大使";唯一担任过外交部、中联部两个部长的"将军大使"。两个仅有:新中国 11任外交部长参加过长征仅有的两位部长(另一位为周恩来)。新四军走出仅有的两位外交部长(另一位为陈毅)。从最初逃避当外交官到当外交部长,成为职业外交家,姬鹏飞的外交生涯充满着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1.
"清王朝腐朽透顶,必须彻底推翻。只有实行维新,组织民国新政府,实现共和,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我中华民族才能崛起,中国才有出路。欲达此目的,惟有以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政府。我辈应立即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来任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做内阁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12.
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第一编上册(《中华民国的创立(上)》)。这是一部史事翔实、立论公允、格调清新的优秀史学著作,是近年来我国丰富多采的学术园地中开放的一枝新卉。《中华民国史》编写的是从中华民国的兴起直到灭亡的整个一代的历史。此书由集体编写,李新同志主编。全书计划写三编:第一编包括中华民国创立时期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3,(8):F0002-F0002
襄阳市第一中学是襄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距今已有116年。学校于1897年由加拿大原外交部长助理、为中加建交作出重大贡献的、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切斯特·朗宁的父亲创办,学校始名为"鸿文书院",后改为"鸿文中学"。切斯特-朗宁曾在鸿文中学就读,大学毕业后又回校担任鸿文中学校长。1928年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分管外交工作26年,直到他逝世,共有10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其中对日外交,是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典型"。"灵活性":多领域、多层次的互动发展1949年,周恩来曾说,"我们应当把外交学中国化,但是现在还做不到"。周恩来担任总理职务2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兼任外交部长,为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庞思纯 《当代贵州》2013,(33):61-61
夏同龢(1868-1925),字用卿,麻哈州(今麻江县)人。是贵州历史上仅有的两名文状元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出国留学的留学生,他编著出版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近代行政法学书籍——《行政法》,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法政学堂之一——广东官立法政学堂,并出任监督(校长),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并被推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六理事之一,参与起草《天坛宪法草案》,发起成立独立党派组织——超然议员社,出任江西省第一任实业厅长,与佛教界高僧太虚大师等各界名流发起组建了世界佛教联合会等等。民国《贵州通志》称其“工文善书,有名当世”。  相似文献   

16.
宋庆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的人物。她出生于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作为清政府选定的第一批"官费女生"留学美国。中华民国时期,她投身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是孙中山的夫人,她被尊为"国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一直担任国家领导人,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81年,她被授予国家名誉  相似文献   

17.
杨洁篪是新中国第十任外交部长。在32年的外交官生涯中,杨洁篪在外交部创下了好几项纪录:1998年,年仅48岁时成为外交部副部长;2001年2月,接替李肇星出任我国第七任驻美大使,是中美建交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大使;现在,成为第一位在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18.
刘新生 《党史纵横》2005,(11):25-28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在长达44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美、英、法等大国的使节及派驻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代表,也担任过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和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还出席过两次大战结束时讨论战后问题的巴黎和会和旧金山会议,晚年又出任国际法院法官。他以渊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超人的机智,致力于国际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热爱祖国,勇挑重担,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