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树理作为我国一位著名的文艺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作品,然而,“文革”十年浩劫,他也未幸免于难。在那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赵树理以他深厚的学养、睿知的头脑机智地应对“批斗”。1966年10月,山西省掀起批斗赵树理的高潮。晋城师范学校的红卫兵娃娃们,首先主持召  相似文献   

2.
享有“铁笔”、“圣手”之美誉的一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小说流派之一“山药蛋派”的开创者和代表性人物。他1930年开始写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年的文学生涯中.先后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许多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3.
“文革”中期,赵树理虽然经常被押到社会上批斗,但还允许在家里居住。当时赵树理家在太原市南华门15号院内。在进驻文联的造反派的监控下,赵树理与其他“牛鬼蛇神”一起学语录写检查,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赵树理并没有丧失革命意志,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性格。他坚信在“文革”中对一个人的审查“与打扑克有点相像”,“在起牌时候,搭子上插错了牌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打过几圈来就倒正了,我愿意等到最后洗牌时候再被检点”。1968年下半年,赵树理长子赵广源来并出差,顺便探视身陷囹圄的父亲。临走时,赵树理…  相似文献   

4.
被誉为“民族化、大众化文学圣手”的赵树理曾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原名赵树礼,字齐民,1906年出生于山西省中条山北麓的闭塞山乡沁水县尉迟村一户中农家庭。他的祖父是“三教圣道会”成员,父亲热衷于阴阳八卦,母亲及外祖父—家都信奉“清茶教”。童年的赵树理饱受宗教的熏陶,接受了封建宗法教育。他18岁时曾到邻县阳城开明寺读经,并向僧倡学习寺院音乐。1925年夏,赵树理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现代著名小说家。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曲艺》、《人民文学》编委。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赵树理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民间传说赵树理:“驴背上的状元”在民间,谈到赵树理,有这样一个传说:赵树理出生后第一百天时,爹娘为他举行“百日”庆典,希望他幸福长寿,将来能活过一百岁。那天,他们特意在儿子面前摆了十几样好玩的东西,其中,还有从邻居家借来的一块雪白的“…  相似文献   

6.
邵荃麟等同志在“写中间人物”的主张中,以提倡“人物多样化”为借口,来反对大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文学中爭地盘。邵荃麟同志说:“只有人物多样化,才能使创作的路子宽广起来”。他认为我们的作品,“人物写得单纯,只写人物的英雄主义、敢想敢干,对于斗爭的复杂性沒有充分反映”;“只写英雄模范,不写矛盾错综复杂的人物”。说作品中的人物“尽管写的职务不同,但性格相似。都是红脸,人家就不爱看了”。他在歪曲了恩格斯的话之后愤愤不平地说:“……结果演绎出不能写消极,连半自觉的小人物也不行,除了最完美的英雄人物,其余的都不算。……这是非常有害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人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概括和总和。人性总反映着社会、历史、伦理以及情感。弗洛伊德把人描述为“欲望的集合体”.弗洛姆认为人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规律”.“既有适应性,又有反抗性”.《李尔王》(1605)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部主要悲剧.莎翁在李尔王及葛罗斯特伯爵的悲剧中描写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塑造了不同人性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杜牧是中国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成果颇丰,创作题材开阔,追求创新,他的诗歌中有勇猛豪迈的军人形象,也有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颇具特色,表现出晚唐的时代特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家国情愫,在人物塑造上打破了传统人物塑造方式,本文就是来探析杜牧诗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9.
作家赵树理的幽默是出了名的。他的幽默,既是其智慧的结晶,也源于他对生活的提炼。赵树理主编《说说唱唱》杂志时,每晚都要在灯下审阅稿件,到了夏夜,小飞虫不时向灯扑去,撞死的小虫都落在稿纸上。赵树理一边轻轻把死虫吹去,一边幽默地说:“啊,有尸(诗)为证。”赵树理一向不赞成用粗暴的态度任意删改传统剧目,搞得不伦不类。有一次,他去看新编历史剧《柳毅传书》,这出传统戏里被强加进了许多“新”内容:主人公柳毅居然能揭示出地主和农民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带领农民去清算地主等。戏演完后,有人问赵树理的看法。赵树理…  相似文献   

10.
沈士楚 《当代贵州》2011,(30):56-57
写剧本对小说家是一种考验,在这样的考验和挑战下,主旋律影视要赢得观众,欧阳黔森的“答卷”成绩不错,但“秘籍”很简单。他说:“我的主旋律创作力求从大写的人的角度来写故事,写好了鲜活的人物,才能赢得观众。”  相似文献   

11.
杨品 《党史文汇》2006,(8):11-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1906年9月,赵树理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农民家庭,在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具有出色的文学天赋,一生情系农民;他丰富的文学实践植根于深厚的黄土地;他执著于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并创作出一部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塑造出众多家喻户晓、呼之欲出的农民典型.  相似文献   

12.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双方父母等的阻挠,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部鞭挞封建思想、赞扬婚姻自主的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相似文献   

13.
翁树杰 《党史博览》2001,(10):50-52
李庆霖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十分陌生的了。但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给毛泽东写信“告御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全国800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的不公平待遇和困难命运,《人民日报》称他为“反潮流的英雄”。客观而公正地说,李庆霖当年的斗胆举动,也颇有点英雄的气概。然而,意外的成功和随之而来的机遇,不仅改变了他个人和当知青的儿子的生活状况,在当时的政治气候和潮流下,也把他推向了荣誉和权势的峰顶,也是他人生悲剧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大众文学,跟赵树理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人们说到赵树理,自然会想到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说到大众化,又自然会想到赵树理.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一向以民族化、大众化著称,这是赵树理长期坚持文学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长期坚持创作反映人民、反映人民时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小二黑和小芹,是山西著名作家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男女主人公。最近“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发表的一份人物生活原型报告,首次披露了小二黑就是山西左权县西黄漳村的杨善福,小芹就是他家隔壁的于继鱼。他们的结合,也和小说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左权县芹泉镇西黄漳村是个美丽的村落,位于清漳河边。杨善福是村内一户秀才的孙子。杨家隔壁就是于家。于家家境清贫,有小女子于继鱼。由于祖辈不和,贫富悬殊,杨于两家几代人不相往来。而杨善福和于继鱼却两小无猜,从小一块捏泥人、跳绳绳,宛如兄妹。后来两人  相似文献   

16.
叔叔家来了一位土里土气的客人1951年初,我有幸认识了作家赵树理。这一年的春天,中共长治地委在我们武乡县监漳村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著名作家赵树理随同地、县工作组来村帮助建社,体验生活。他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同农民群众一起开会学习,一起上地劳动,一个锅里吃饭,一盘炕上谈心,朝夕相处,亲密无间,村上人都称他为“老赵”。这一年,长治地委分别在7个县共试办了1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来,赵树理以我们这些村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三里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农村重大变革的光辉史实。当时,我正在本村县立第四…  相似文献   

17.
赵羽 《学习月刊》2014,(14):28-29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叫“山药蛋派”。这个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其作品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赵树理一直生活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中.赵树理一家就曾教派林立。祖辈信奉“三圣教道会”.父亲专注于传统的阴阳卦术.赵树理和其前妻也曾一道加入过“太阳教”.甚至20岁尚不知肉味。宗教给了青少年时期的赵树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戏剧《雷雨》的评价,有人说她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而曹禺本人则认为她是一首诗;有人说她是一部情节冲突的悲剧,而曹禺本人则认为她是一部人物命运冲突的悲剧。对此,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勇教授认为,现当代作家关注人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现实人生,一种是关注终极人生即人的命运。离开了对人的命运的研究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雷雨》可能原本有其强烈的戏剧化的情节冲突,但对于后人更具魅力的是作品中不可言说、难以捕捉的人物命运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愉悦,由此他写就论文《在命运的探幽与把握之间》,论文在读…  相似文献   

19.
党史文学属于纪实文学,包括党史题材的纪实小说、传记文学及以党史人物为主题创作的影视故事片,等等。党史文学与纯粹虚构的小说、故事的根本区别在于.其人物是历史或现实的“真人”,主要事件是“实事”.其艺术形象是历史人物的再现。而后者的人物是凭作者的虚构塑造的,虽然有的生活中确有其模型,但也仅仅是艺术形象而已。  相似文献   

20.
悲壮的超越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已把他重重包裹。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正月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