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湘潮》1991,(11)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拥有大量的古今书籍。打开他的藏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藏书印章“毛氏藏书”。毛泽东非常欣赏他的这方细朱文藏书印章,看书时往往先仔细欣赏一番,然后才翻阅内页。这枚印章的镌刻者,是上海著名篆刻家吴朴堂先生。 1963年,毛泽东托人到上海找吴朴堂先生,求刻一方藏书  相似文献   

2.
隔山 《党课》2006,(1):81-82
毛泽东的书法独具一格,他一生对文房四宝、书画、印章情有独钟。毛泽东爱读古书,据有关资料统计,他的藏书约9万册,其中不乏珍本和善本。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的交往中也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生前很喜欢使用私人印章,许多藏书、文件、信函、手令上面都有他的印章,遗留的手稿中也有许多印章。下面笔者就毛泽东几枚印章的来历作一介绍。建国后毛泽东最常用的两枚印章是程潜在1951年通过湖南省人民政府送给他的。其实,这两枚印章程潜早在1948年就已请人刻好了。当时程潜请湖南有“篆刻王”之称的谢梅奴,用上乘寿山石料替毛泽东刻了这两枚印章,一方是白文“毛泽东印”,另一方是朱文“润之”二字。前者以回文排列,具有汉印风格;后者细文粗边,仿周秦小玺,字体雅秀。值得注意的是,程潜请人刻这两枚印章时,距他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  相似文献   

4.
龙剑宇  唐利 《湘潮》2012,(3):10-13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同时也是笃志好学、博览群书的一生。毛泽东的读书情缘,从他的藏书及相关文物中,可见一斑。藏书毛泽东的藏书于1989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由中央档案馆收藏,共达9.2万余册,其中包括800种2万多本期刊,大致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收藏,毛泽东自幼喜欢读书。少年时代,除了课本,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4,(5)
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北宋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毛泽东十分喜爱这部书。他的藏书中既有《通鉴》的线装本,也有标点平装本。出差视察随身携带《通鉴》,休息睡觉时床头放着《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其...  相似文献   

6.
唐利 《新湘评论》2010,(17):59-60
毛泽东的藏书大致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的收藏。他从延安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藏书库,藏书正式形成规模,是进入北京特别是中南海之后.毛泽东藏书如此之多并收藏得很好,与他有一位出色的图书管理员有关。  相似文献   

7.
刘永辉 《世纪桥》2010,(24):25-28
在党史上,他有着奇特的经历。 他书写了中共七大的会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这会标依然挂在会场主席台上方。他在诗词书画、篆刻和戏剧研究上均有很深的造诣,延安时期他编导的京剧《逼上梁山》曾获得好评,毛泽东看过戏后连夜给他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作由毛泽东亲笔题词,而"江山如此多娇"的六字印章就出自他手。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0,(1):59-59
毛泽东使用私人印章,目前能见到的较旱的资料,是1936年7月15日,他在签署派代表去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上加印的“毛泽柬印”朱文。次年7月13日,即全面抗战爆发后6天,毛泽东就对日作战总方针题词,又一次使用那枚同样的印章,庄严地盖上他的大名。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0,(1):59-59
毛泽东使用私人印章,目前能见到的较旱的资料,是1936年7月15日,他在签署派代表去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上加印的“毛泽柬印”朱文。次年7月13日,即全面抗战爆发后6天,毛泽东就对日作战总方针题词,又一次使用那枚同样的印章,庄严地盖上他的大名。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党史文汇》2010,(10):37-39
不少国人知道,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2,(9):55
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为表达敬意.他用名贵的寿山石为毛泽东镌刻了“润之”朱文印和“毛泽东”白文印各一方.毛泽东收到印章.深为喜爱之余.发现包印章的是一幅画.就让秘书田家英将画裱好.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2.
李龙如  龙玉明 《湘潮》2013,(5):14-16
湖南是毛泽东的家乡,是他求学求知,领导中国革命的起点。而湖南图书馆创建于1904年,是全国第一个直接以图书馆命名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丰富。毛泽东与湖南图书馆结缘,他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到湖南图书馆自学阅览,查找资料,借阅书刊。  相似文献   

13.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使用印章较少,他多是用笔落款署名,一挥而成,磊落大方。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使用过一些印章,虽然数量极少,但仍可以从现存的文献手迹中看到。例如,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联合签署的1929年2月13日红四军筹款公告和1929年4月10日给长汀县赤卫队的命令手迹上都钤有毛泽东一方朱文篆体印章。又如,1936年中共中央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派出汪锋、张文彬、周小舟、彭雪枫、张经武、王世英等代表到国统区,与各地方当局和军队将领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7月15  相似文献   

15.
尽管毛泽东拒绝组建"联合舰队",赫鲁晓夫还是要协调与毛泽东的关系,他毫不犹豫地飞抵北京 随着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在"长波电台"及"联合舰队"问题上的观点对立,中苏关系由最初结盟时期的峰顶滑向低谷。然而,赫鲁晓夫却认为中苏两国的军事联合行动是无可怀疑的,历史必将证明此点。所以,赫鲁晓夫决定亲自飞往北京,去说服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一生读过数万册的书刊。毛泽东逝世以后,我们将他生前读过的书和他老人家住地的存书进行了登记和统计,合计书刊有近10万册。这还没有把在革命战争年代遗失了的藏书计算在内。纵观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我们有以下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七律·长征》二三逸闻李安葆长征途中,毛泽东"受命于危难之间",然而,那也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年月。那些壮丽诗篇,生动地反映了他的思想情愫和战斗生涯。《七律·长征》便是其中杰出的一篇。作家姚雪垠评价说:诗中毛泽东以"千古少有的英雄豪迈之气。极端...  相似文献   

18.
他帮助了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0岁那年,从邻县湘乡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这大概是按照韶山的习俗“女大三,抱金砖”而为之。毛泽东出生后,外婆家成了他少年时代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外祖父母和舅父等长辈的疼爱,而且几位表兄弟与他意气相投,友情甚笃。尤其与比他大9岁的大表兄文运昌更加关系密切,读私塾后,毛泽东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一类杂书,文运昌家里有不少藏书,毛泽东借来阅读,他俩还订了个“君子协定”,毛泽东每次向文运昌借书,都写借条,阅后及时归还再将它收回。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否说过“我就像一个手执雨伞云游四方的孤僧”?熊向晖1990年有关单位拍摄了一部轰动一时的"电视政论片",其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970年,毛泽东再一次见到老朋友斯诺,……北京天安门上,毛泽东已被人们尊崇为"神",就在千百万人流着泪,淌着汗向他...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革命风范是我们加强廉政建设的光辉榜样孙正国毛泽东同志一再教导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唯一宗旨。"他言行一致,身体力行,一生为政清廉,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今天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廉政思想和行为,对于端正党风,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