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挑战,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关键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前进的生力军.他们年轻、学历高、精力充沛,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是在社会实践中遭受挫折最多的也是青年.首先,就业出现危机.据有关调查,拥有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8.44%,其中研究生为87.52%,本科生为85.3%,专科生为66.84%,主要原因是不适合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2.
青年的基本身份要素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明显影响。城乡交界处和乡镇青年在一些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的比例高于城市和乡村青年列居第一位;发展最为关键时段的中前期青年参与网络政治的比例最高;性别、学历、婚姻状况都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明显影响;政治信仰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突出。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城市失业青年较大比例从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不太需要技术或技能且薪水较低的行业中失业,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或职业技能。所以,加强对城市失业青年的二次教育,提高个人素养和能力,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青年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的“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数据,对城市青年夫妻陪伴哪方父母过除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除夕夜陪伴丈夫的父母是当前城市青年夫妻的主流选择,夫妻的独生子女属性与相对资源拥有情况会影响除夕安排,当只有妻子是独生子女时,青年夫妻并不会更倾向于陪伴妻子的父母,但更有可能单独度过除夕或轮流陪伴两方父母;而妻子拥有房产或收入更高时才会大大提高陪伴妻子父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态度日本青年的政治态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 )对权利的了解程度 ,(2 )对政治功效的认识 ,(3 )参与政治活动的情况。1 对权利的了解程度日本青年 ,不管年龄大小或学历高低 ,其政治方面的知识 (对权利的了解程度 )都呈现减少的趋势。他们虽然知道生存权 (真正公民的生活方式 ) ,但是知道言论自由 (向社会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 )和团结权利 (组织工会 )的比例却大大减少了。从 1 973年到 1 993年 ,日本青年了解生存权利的比例从 70 %增加到 75%,但知晓能自由发表言论的比例却从 4 9%减少到 3 9%,知晓能行使团结权的比例从 3 9%…  相似文献   

6.
据1990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州15—24岁的青年共有42.2万多人,占总人口的20.27%。这些青年正是初中、高中和大学的适龄人口,但他们中间正在上学(就学)的只有9.0万多人,占同龄青年总数的21.44%,而在业(就业)人口共有27.6万多人,占65.54%,即一半以上。其他非在业人口有5.5万多人,占13.02%。我州青年就学和就业状况有以下三个特点。一、过早地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首先,考察全州分年龄的青年就学和就业状况:15岁时的青年就学人数为21960人,占同龄青年总数的比例(简称就学比例,以下相同)为76.21%,而就业人数为5171人,占同龄青年总数的比例(简称就业比例,以下相同)为17.95%;但从16岁开始就学比例却不断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也正在改变青年。基于粤港澳大湾区6个主要城市青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大湾区青年首次上网年龄趋向低龄,并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在使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设备使用量激增,微信和微博使用更加频繁,上网时间日益增长,网络语言和行为盛行,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了解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粤港澳青年融合的重要载体。但大湾区青年上网主要为了交友交流和娱乐放松,且这些特征与青年学历、性别等息息相关。基于互联网运用产生的问题,有必要建立互联网支持体系,发布科学运用规范,建立线上线下互动平台,推出青少年专属应用,规范网络文化传播,提升青年对网络影响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青年人才流失原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对象的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以镇海石化为例,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06份,严格剔除无效问卷,最后实际有效问卷为383份,有效率为76.6%.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均衡性和代表性.问卷发放对象以年龄在35周岁以下、学历在大专以上的青年人才为主,涉及工艺、设备、检维修、后勤和管理等各个专业,及公司所属全部19家二级单位和机关.  相似文献   

9.
面对挑战,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关键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是社会前进的生力军。他们年轻、学历高、精力充沛,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是在社会实践中遭受挫折最多的也是青年。首先,就业出现危机。据有关渊查,拥有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河南省十八地市青年农民工调查样本,分析青年农民工的收入、消费及其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作用与影响。2013年调查样本农民工月均收入低于2011年河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月工资,青年农民工个人外显性消费呈现炫耀性特征,而集体消费则处于被抑制状态,收入水平低、消费支出短期化倾向导致农民工阶层固化,不利于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提高收入水平、引导农民工理性消费,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陕西4567名青年进行16项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陕西青年的满意度总体较低,不同区域、性别、学历的青年在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区域上看,陕北的青年满意度较高;从性别上看,女性的满意度较高;从学历上看,学历水平的高低与满意度不成正相关。文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城市青年普遍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具有信心,看电视是他们的第一娱乐方式,近7成青年没有条件上网,当前最关心住房制度改革;城市青年不盲从,有独立见解,大多数人赞成婚前财产公证,也赞成夫妻间应适当保留隐私;追求高学历,热衷实用技术的学习和继续教育,关注环保是当代城市青年的特点;相对而言,城市失足青年更为实际、更渴望被关怀,也更需要学习与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3.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青年群体备感"压力山大",如何减压成为社会谈论的热点。本文以个体访谈的形式对不同职业青年的压力构成、认知和减压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希望各用人单位、社会团体、专业机构更加重视压力下的青年心理调适,创新减压方式方法、适时介入引导,为青年量体打造自行减压的资料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12位城市低学历待业青年的访谈,发现许多低学历青年在待业期间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常出现着急、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低学历待业青年大都因自己的学历低、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而暂未实现就业。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而家庭环境、个人性格、个人经历、重要他人的影响成为影响他们职业期望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建议专业社会工作建立家庭支持网络和正规的专业支持网络,通过给予他们情感支持、就业指导、职业个案咨询、团体咨询等形式,协助他们克服实现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使他们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5.
反思素养,即具备"反思"的品质与修养,是国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人类自我意识的能力,也是人类认识论不断提升的结果.这不仅关乎青年在当下风险社会中的发展性和适应性,也是提升国民理性思维的关键手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理论提炼的思想基础,是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智力保障.但目前在青年研究领域,尚鲜有涉及.文章基于2019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西安和沈阳等七城市2100名青年调查数据,对"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青年的反思素养进行分析,从深思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三个维度描述和探讨青年反思素养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当下青年的反思素养总体较弱,特别是深思性维度尤低,呈现出当下青年敢于挑战权威、喜欢推陈出新的思维和行为倾向,但在认知和思维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上有待提升.青年反思素养的各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年龄、职业身份、收入、学历、政治面貌、户籍和所在城市等均与青年反思素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促进新时代青年发展,应重视青年"主体性"的教育与培育,加强青年反思能力的方法训练,并基于青年内部异质性探索提升反思素养的包容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反思素养,即具备"反思"的品质与修养,是国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反映人类自我意识的能力,也是人类认识论不断提升的结果。这不仅关乎青年在当下风险社会中的发展性和适应性,也是提升国民理性思维的关键手段,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理论提炼的思想基础,是建设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智力保障。但目前在青年研究领域,尚鲜有涉及。文章基于2019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西安和沈阳等七城市2100名青年调查数据,对"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青年的反思素养进行分析,从深思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三个维度描述和探讨青年反思素养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当下青年的反思素养总体较弱,特别是深思性维度尤低,呈现出当下青年敢于挑战权威、喜欢推陈出新的思维和行为倾向,但在认知和思维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上有待提升。青年反思素养的各个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年龄、职业身份、收入、学历、政治面貌、户籍和所在城市等均与青年反思素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促进新时代青年发展,应重视青年"主体性"的教育与培育,加强青年反思能力的方法训练,并基于青年内部异质性探索提升反思素养的包容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城市青年女性饮酒越来越普遍,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域下将饮酒视作城市青年女性日常生活中"关怀实践",解读她们饮酒行为背后的关怀意涵。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青年女性借助饮酒,维系、恢复和促进她们赖以生存的"身体、心灵、环境及交织着的世界",去获得日常的"幸福生活"。研究发现在支持并丰富相关理论的同时,促进青年女性危害性饮酒干预措施具有人文关怀,从而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分子队伍的现状,探讨开展知识分子工作的对策,我们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市知识分子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中发现,党外知识分子占整个知识分子的69.8%,面大,份量重,作用大,因此抽取其中的1000份党外知识分子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这千份调查问卷基本情况是:性别构成为:男性57.68%,女性42.32%,男性居多;年龄构成为,45岁以下的占69.66%,45~55岁的占21.86%,56岁以上的仅占8.48%,中青年居多;职称构成为,初级职称占46.24%,中级职称占42.89%,副高以上职称占10.87%,初中级职称居多;学历构成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1.2%,中专及高中学历的占38.79%,大专以上居多;职业构成为:教科文卫界占43.2%,经济界占37.63%,行政机关占13.1%,社科界占1.78%,其它占4.19%,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两项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对不同生育政策潜在人口的结构及二孩生育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在实施的三项二孩生育政策,总共覆盖到现有一孩育龄夫妇的40%,而将来可能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则覆盖到现有一孩育龄夫妇的60%;但在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中,一半左右已经超过了生育高峰年龄,特别是城市中,这一比例接近70%;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对象想生二孩的比例大约为25%—40%,远低于政策实施前全国调查中60%的结果;育龄女性的年龄对计划生育二孩的时间有一定影响,随着育龄女性的年龄增高,计划一两年内怀孕生育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GDP至上的城市发展观,过度关注城市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却忽略了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同步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要素禀赋被错配,价值观念被扭曲,导致作为新市民的青年的需求被忽略或边缘化,城市与青年的关系产生了严重异化。"城市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及政策的发展演进正在重塑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和实践逻辑。一方面,作为承载金凤凰的梧桐树,产业的聚集和升级有助于通过高收入示范、优质公共服务、宽容社会环境形成对青年的吸引、凝聚和吸纳;另一方面,青年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力量,青年的聚集在合意的政策条件下,通过知识溢出效应贡献于产业升级,进而形塑起城市发展的战略优势。以一线城市青年政策改良和新一线城市青年人才新政为标志,我国城市发展逐渐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回归,住房援助、户籍制度、收入保护、就业创业、政务效能、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公共服务不断改进,为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提供普惠性青年福利的新政措施不断升级,"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对城市更有为"的新型城青关系使得我国城市发展正迈进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