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海建 《群众》2007,(4):80-80
最近听到一位基层干部说,去年镇里为群众办了五件实事,修路、治水,改造草危房等,件件得人心,农民们都很满意。同样办实事,有一个乡为农民办了四件,结果挨累不讨好,不少群众提意见说:『俺想办的你不办,俺不想办的你偏要办』。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已经密不可分。与之相应的,网络民意越来越受重视,不仅民间议论纷纷,官方也津津乐道。不少官员一方面担心自己的私密事件、个人隐私之类的被人肉搜索,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唾沫横飞地讲他多么多么重视网络民意——你敢不重视网络民意吗?得罪了网民,麻烦可就大了。网络民意这东西,有人总结出了好多特性,例如:一,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所有人都有机会到网络发言;二,表达意见的真  相似文献   

3.
他是你的老公男友、老板、情人,抑或熟人;他和你一直交心坦白,默契无间;因为某一天、某件事、某个契机,你发现了一个心碎的真相:你由一个受宠者变成了受伤人;由一个无忧的小鸟变成了过路人;由一个……他的言行曾经是讨好你的手段,现在却已变成一个个锋利的锐器,将你刺得鲜血淋漓。面对他的谎言,你的情绪指数涨伏不定,你是原谅还是不原谅?  相似文献   

4.
<正> 孔夫子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足见,自古就有人呵斥“讨好”的。劝君莫做“讨好”人,常有人导去“讨好”。可见,“讨好”人之讨好,是长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痼疾。为了促进我们的事业发展的更加顺利和人们的心灵更加健美,对“讨好”的顽症不可不进行一番透视,以引起社会的诊疗。“讨好”是一股带有腐味的政风,讨好的对象以权力为转移。在群众民主权利提高了的当今,应该说我们的政治风气基本上是好的,绝大多数领导和干部是能坚持党的原则的,然而不顾及原则去讨众人之好的也确  相似文献   

5.
秦俊勇 《小康》2004,(4):12-13
服务公共利益、保护公民个人权利是政治文明 的重要特征。当它表现的日益明显时,尤其在政府 价值判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时,对于官员们来 讲,民意就成为其无法绕过去的一道弯。 一个人说你是错误的,你会毫不在意;十个人说 你是错误的,也不能撼动你的政治决心;但是当一个 城市90%的人说你是错误的时候,你的政治决心就 应该重新考虑了。 这就是民意,它不能罢免你的官职,却是衡量 你的最重要依据。 --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收集民意是“两代表一委员”的基本职能.当前,“两代表一委员”在收集民意上面临着三大问题:收集民意的自觉性不强,收集民意的频率不高,收集民意的方式不丰富.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基本职能,必须完善“两代表一委员”的产生方式,改进“两代表一委员”的任职方式,丰富“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自作聪明 一个警察押送犯人,途中帽子被风吹掉了。“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吧?”犯人讨好地问。“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察说“你站在这儿,我去捡。”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1)
正"请问蔡英文乡亲,你究竟要把台湾带到哪里去?"在"5·20"讲话中,蔡英文不表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借口所谓"主流民意"。什么才是"主流民意""普遍民意"呢?投她的689万票,也只占岛内1800万选民的三分之一数目,而且多数选民只是想"换人做做看"。我相信,多数的台湾乡亲,不会支持"台独";我相信,多数台湾乡亲,都将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和现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9.
最能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部门在哪里?本文将为你释疑。  相似文献   

10.
范波涛 《前进》2010,(8):25-26
<正>近年来,特别是被确定为山西省"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以来,神池县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努力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同时,积极探索和认真解决民意失真的问题,初见成效。一是重民意而不唯民意,在尊重民意的过程中防止民意失真。从理论上讲,民主推荐票代表着一定范围内的民意。但从工作实践的角度看,未必尽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确定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11.
广东开门立法,你想立什么法?今年立什么法,省人大请你来话事!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2016年立法需求社情民意调研新闻发布会,首次就一年的立法进行专门的民意调研.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1,(10):25
据报道,山西省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代表减少千余人。有人说,与领导干部代表相比,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更能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能增强民意"代表性"。也有人认为,官员代表拥有信息量大等优势,其履职行权更具有民意"代表性"。对此,请谈谈你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要是你以为单靠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那你就有点无知了:当然,才干加上超时加班固然很重要,但懂得在关键时刻说适当的话,那也是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卓越的说话技巧,譬如讨好重要人物、避免麻烦事落到自己身上、处理棘手的事务等等,不仅能让你的工作生涯加倍轻松,更能让你名利双收。牢记以下十个句型,并在适当时刻派上用场,加薪与升职必然离你不远。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海南》2013,(3):10-11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不回避民生难题,直面民意关切,对会前民意捌查中涉及的热点话题一一作了“回应”。  相似文献   

15.
滕彪 《同舟共进》2008,(7):17-18
在当今的语境下,我们既缺乏司法的独立性,也缺乏真正反映民意的渠道。当不独立的司法遭遇不独立的民意,问题就复杂多了。如同置身曲径分叉的镜城,要在自我、影像、影像之影像的纠缠中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16.
巴南区接龙镇关塘村修建关大公路,缺乏资金,人大代表站出来说,"不差钱";公路建设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人大代表亦站出来干这"得罪"人不讨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民主推荐结果不完全等同于民意,民意也不完全等同于用人标准。从理论上讲,民主推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民意。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民主推荐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变味失真的问题。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刚开始阶段进行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其可信度和真实性还比较高,但随着时  相似文献   

18.
多接地气,是人大代表了解民情、知悉民意的必要途径.代表之要在于代言,代言之要在于知情.《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实际上为人大代表设定了法定义务,即把多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只有加强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原选区选民的联系,面对面地畅听民意、聆听民愿,真正融入人民群众当中,群众的心才会与你拉近,你才能知悉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在履职时也才会有的放矢,提出的各项建议才能客观反映民情、准确表达民意.  相似文献   

19.
晁珊珊 《小康》2013,(7):89-90,88
从人物到风景,从具象到抽象,从印象派到政治波普,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它们的表现形式有多么的不同,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它们不讨好、不迎合也不追逐市场,它们是余友涵内心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20.
信访制度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民意"上传"的管道,而不可能成为民意"表达"的渠道,重建信访制度的关键是把民意的"上达"转变为民意的"表达"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和治理制度。近十年来,信访制度被过度政治化,产生了两个不容忽视的消极后果。第一,作为一种政治参与,信访应该培养依法维护权利的公民,增进从事信访的公民对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信任。事实上,依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