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关于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时当场使用暴力致人轻伤的案件性质判断,许多法律工作者对我国相关法律以及司法解释方面理解不一,有无罪说也有转化抢劫说。本文从立法原意、有章可循的司法解释以及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角度支持无罪说。  相似文献   

2.
转化型抢劫的前行为——"犯盗窃、抢夺、诈骗罪"应解释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不限于犯罪现场,还包括离开现场后时间和空间不间断延续的其他场所。是否为"抗拒抓捕"目的而使用暴力,宜从客观方面予以推定。抢劫完成后扔弃赃物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殊预防刑事政策的考量只是立法的动机,并非拟制为抢劫罪处罚的正当理由,该条法律拟制存在过度处罚的风险。转化型抢劫罪是一种特殊的身份犯,作为行为人之前实施的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属于一种定罪层面的特定身份,转化型抢劫的实行行为只能是基于特定目的意图侵害人身法益的暴力、胁迫行为。重刑化政策虽能满足民众制裁犯罪的复仇情绪并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扩大处罚的立法拟制已是既成事实,司法实践中严格限制转化型抢劫的入罪标准和适用宽缓的量刑幅度就成为刑法谦抑性的唯一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色诱型抢劫是一种新兴手段犯罪,具备流窜性、多发性、社会危害性大的特点,为确保打击效率,必须构建信息化为主导、专业化为前提、科技化为支撑、高效化为目标的精确化打击体系。通过一些成功案例,总结色诱型抢劫案件现场勘查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5.
6.
7.
8.
绑架和抢劫都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多发的犯罪,因为其对他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的侵害,一直被视为国家打击犯罪的重中之重。在绑架过程中,若行为人又实施了抢劫行为如何定罪处罚?尽管相关司法解释已经做出规定,但学界仍然有多种不同的声音。本文结合各家观点从绑架犯罪的目的出发对该行为进行探讨,以求寻找更加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利弗尼亚州刑罚典法典结构严密,是美国州刑法的重要代表。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法律的现状。接着简单阐述了该法典的体系,并且对犯罪构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具体类罪抢劫罪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毛克盾 《人民论坛》2020,(2):118-119
在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成果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加快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进程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除了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体系以外,还要不断强化相关法治配套措施,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知识产权主体的劳动成果得到保护、尊重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辨识的条件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俊杰 《前沿》2005,(2):194-197
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一次革命。但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内涵却有不少模糊认识,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 以人为本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因此, 必须澄清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 并分析、研究其从理念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和策略, 以推动以人为本理念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范围是否包含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理解。从刑法条文、司法解释、刑法理论和刑事政策看,这一类未成年人应当是转化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3.
持枪抢劫是我国刑法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节之一,对持枪抢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量刑的轻重。笔者对持枪抢劫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从持枪抢劫出发对我国抢劫罪的法定刑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入户抢劫是修正后的刑法对抢劫罪增加的一个加重处罚情节。刑法规定不明,导致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户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正确理解户的含义,对不同情况下的户进行准确的认定是正确定罪量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胡永正 《公安学刊》2014,(3):44-46,80
自助银行抢劫案既与一般抢劫案有共性之处,也有其个性特征。根据自助银行抢劫案发案原因,防范此类案件,银行主管部门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自助银行的监管效率,公安机关要加强监督指导,提高自助银行的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将"入户抢劫"作为法定加重处罚情节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为人对抢劫行为有预谋和事先准备,由此决定了抢劫的社会危害性、既遂可能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一系列问题."入户抢劫"中的"户"应具备家居生活性和相对封闭性两个特征.入户的非法目的应限于为实行抢劫、盗窃、诈骗、抢夺四种犯罪,而不及其他.入户抢劫的对象不应限于户主,不应为共同居住成员或近亲属.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各主要公路沿线抢劫案件不断地发生,而且愈演愈烈。本文对发生在主要公路沿线上抢劫案件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的对策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我们对此类案件的侦破能力和侦破速度。  相似文献   

18.
货运配载诈骗、抢劫犯罪特征:(1)流窜作案、团伙犯罪较为突出;(2)多以假车、假身份作掩护;(3)以家用消费品为主;(4)通过配载谈妥业务后异地骗、抢作案;(5)报案时间明显滞后。根治对策:(1)建场交易,规范经营;(2)纳入特行,严管狠治;(3)密切协作,联手打击。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浦监狱三监区的一间教室里,四五十名凝神静气、专心致志的学员手捏毛笔在纸上认真地书写着。看他们的神情,谁会相信他们曾经是杀人放火、抢劫强奸的暴力型罪犯?昔日沾满血腥罪恶的双手,如今拿起毛笔的架势虽还显得那么生硬、别扭.但他专注.因为当他们一走进“青荷”书法班,一条更为宽广的新生之路已在他们脚下铺就;当他们一拿起饱蘸墨汁的毛笔,久违的良知,人性、人格,仿佛正寻觅着回归之路,而且.更因为他们遇见了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长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