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神门”穴对创伤应激后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前额叶皮质FK506结合蛋白5(FK506-binding protein 5,FKBP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小鼠采用单一延长应激加电刺激法复制PTSD小鼠模型。电针组小鼠每日针刺“神门”穴15 min,每日1次,连续14 d。利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参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表达水平。结果 旷场实验中,电针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跨格次数(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电针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开臂时间、开臂次数、开臂时间比、开臂次数比(P<0.05)。模型组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电针能明显改善PTSD小鼠焦虑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PTSD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单次长时间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诱导的小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样行为的作用,并从突触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沉香精油主要成分;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沉香精油低剂量组、沉香精油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组\[罗利普兰(Rolipram,ROL)\],每组8只。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价SPS小鼠的PTSD样行为:分别通过恐惧记忆测试实验检测小鼠恐惧凝滞时间,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焦虑样行为。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2A亚单位(GluN2A)、2B亚单位(GluN2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沉香精油样品中共检测到117种挥发性成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样行为及恐惧记忆消退异常(P<0.05),而沉香精油及阳性药ROL可明显改善SPS小鼠的异常行为(P<0.05),并逆转GluN2A、GluN2B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 经鼻给药沉香精油对SPS诱导的小鼠PTSD样行为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luN2A、GluN2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皮质醇(cortisol, CORT)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浓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显著改善,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通过抑制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的过度分泌,以纠正异常的HPA轴功能,达到治疗CFS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胼胝体髓鞘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艾灸治疗VD提供依据。方法 Wistar大鼠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其他任何处理;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悬灸20 min,每日1次;西药组用氯马斯汀(H1受体拮抗剂)溶液灌胃,每日2次。以上4组干预7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干预前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胼胝体区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 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胼胝体区MAG、MBP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MAG、MBP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MAG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MBP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胼胝体区MAG、MBP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MAG、MBP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西药组比较,艾灸组MAG表达水平增加(P<0.05),MB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可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VD大鼠髓鞘相关蛋白MAG、MBP的合成,促使髓鞘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小鼠下丘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VMH)神经元活动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抗MIRI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 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电针组选取双侧神门、通里穴进行电针预处理,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7 d,末次电针预处理结束后1 h内进行MIRI模型复制;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鼠不予电针。采用Powerlab多导生理记录仪和Chart软件记录并分析各组小鼠模型复制前、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xylin eosin,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VMH中c-fos表达情况以及模型组小鼠VMH中c-fos分别与谷氨酸、γ-氨基丁酸共表达情况;采集、分析和比较各组小鼠VMH神经元电活动。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扎30 min及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均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可见小鼠心肌组织损伤严重,VMH中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VMH锥体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增加(P<0.05),中间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减少(P<0.05),VMH神经元局部场电位频谱能量增强,放电频率较为密集;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结扎30 min及再灌注120 min时ST段电压值均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损伤较轻,VMH中c-fos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VMH锥体神经元放电次数显著减少(P<0.05),中间神经元放电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H神经元局部场电位频谱能量降低,放电频率较为疏散。模型组小鼠VMH中c-fos与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共表达量高于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共表达量(P<0.05)。结论 电针预处理心经经穴可降低小鼠VMH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和c-fos表达水平,减轻心肌损伤,VMH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参与了电针抗MIRI的中枢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柴坤解郁汤对围绝经期抑郁大鼠应激状态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柴坤解郁汤低、中、高剂量组,盐酸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去势手术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复制围绝经期抑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同时,柴坤解郁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0.9、1.8、3.6 g/kg剂量给予柴坤解郁汤灌胃,盐酸氟西汀组按照2.33 mg/kg剂量给予盐酸氟西汀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21 d。通过蔗糖水试验、旷场试验、强迫游泳试验观察其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 柴坤解郁汤干预后,模型大鼠的蔗糖水偏好率、旷场总路程、旷场中心区域路程均显著升高(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5);大鼠血清FSH、LH水平显著降低(P<0.05),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ER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柴坤解郁汤可以有效预防并改善围绝经期抑郁大鼠的应激状态,其作用机制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含量和下丘脑ERα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穴位及配伍对腹泻模型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及艾灸干预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昆明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大肠俞组及天枢大肠俞组。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对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大鼠进行艾灸,其中天枢组选取双侧天枢穴,大肠俞组选取双侧大肠俞穴,天枢大肠俞组选取一侧天枢、大肠俞 (隔日交换对侧),观察各组小鼠72 h后腹泻指数及小肠水通道蛋白8(aquaporin protein-8,AQP8)、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腹泻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大肠俞组、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天枢组、大肠俞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大肠俞组小肠组织AQP8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增加(P<0.05),VIP、S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天枢与大肠俞配伍治疗腹泻具有协同效应,艾灸治疗腹泻机制可能与上调AQP8表达或抑制VIP、S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针心经对急性心肌缺血(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AMI)大鼠内侧隔核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水平、JunB蛋白及c-fos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究内侧隔核在针刺抗AM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AMI大鼠模型;电针组大鼠选取手少阴心经“神门—通里”段进行干预,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电针3 d,刺激电流为1 mA,频率为2 Hz;伪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进行电针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大脑内侧隔核IL-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大脑内侧隔核区JunB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大脑内侧隔核区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表达水平。结果 与伪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内侧隔核区IL-2、Jun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大脑内侧隔核区IL-2、Jun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和平均OD值显著减少(P<0.05)。结论 内侧隔核参与电针心经抗AMI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电针降低大脑内侧隔核区IL-2、JunB蛋白及c-f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肝豆汤对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探究其抑制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模型神经细胞炎症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中,采用CuCl2诱导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复制WD神经细胞损伤模型,并将BV-2细胞与海马细胞(HT-22细胞)条件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肝豆汤含药血清。CCK-8法检测BV-2细胞及HT-22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细胞化学法检测HT-22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漏出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中,以TX小鼠为模型组,并以DL小鼠为正常组,肝豆汤组给予TX小鼠肝豆汤灌胃4周。采用Barnes迷宫、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实验观察小鼠行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的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NL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马参与电针胃俞募配穴调节胃扩张模型大鼠胃运动的中枢机制.方法 将40只7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俞组、中脘组、中脘+胃俞组、非经非穴组,每组8只.采用胃内球囊扩张法复制胃扩张模型.模型组不予针刺,其余各组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7 d.采用压力换能器检测大鼠胃内压,用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测定大鼠体表胃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海马c-fos的表达水平,采用微阵列电极技术记录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放电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脘组、胃俞组及中脘+胃俞组大鼠胃内压、胃电振幅均显著升高(P<0.05),海马CA1区c-fos表达水平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均显著增加(P<0.05),但非经非穴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中脘组、胃俞组比较,中脘+胃俞组大鼠胃内压、胃电振值均显著上升(P<0.05),海马CA1区c-fos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放电频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参与电针胃俞募配穴对胃运动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热敏灸和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疗效,统计肿瘤伴失眠患者高频热敏化腧穴分布。方法 将70例肿瘤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方案,该组于药物治疗展开前进行1次热敏化腧穴探查,并对热敏化腧穴予以记录;试验组进行热敏化腧穴探查并记录其热敏化腧穴后,依据探查结果选取灸感较好的两个穴位进行为期2周、每日1次的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治疗后以及随访时基于两组患者PSQI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随访时PSQI评分以及治疗前与随访时PSQI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DL-receptor related protein-1,LRP-1)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督脉组穴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采用颈总动脉结扎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复制模型,艾灸组取“百会”“大椎”“风府”温和灸30 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组织中RAGE和LRP-1表达水平,并分析行为学检测结果与RAGE和LRP-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时间点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艾灸组逃避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RAGE表达增多,LRP-1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RAGE表达减少、LRP-1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穿越平台次数与海马和皮质内RAGE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海马和皮质内LRP-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艾灸督脉组穴可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BMECs的RAGE表达和上调LR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大鼠胼胝体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化瘀通络灸促VD大鼠髓鞘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后,随机选取12只大鼠纳入假手术组,剩余大鼠复制VD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艾灸+LY294002组,每组12只。艾灸组予以化瘀通络灸干预,艾灸+LY294002组在化瘀通络灸干预的基础上予以PI3K抑制剂LY294002腹腔注射,采用Longa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神经髓鞘固蓝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胼胝体髓鞘的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髓鞘超微结构。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艾灸+LY294002组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霍山石斛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3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早期给药组和晚期给药组,另取11只12周龄C57BL/6青年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CA3区超微结构,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海马CA3区Ar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距离显著延长(P<0.05),靶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早期给药组小鼠游泳路程显著缩短(P<0.05),靶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早期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海马CA3区可见较多结构清晰的线粒体,线粒体嵴排列较整齐,突触结构较清晰且较多;模型组和晚期给药组小鼠较多出现线粒体空泡化和嵴断裂或扭曲,线粒体数量和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后膜较致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Ar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早期给药组小鼠CA3区Arc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早期给予霍山石斛可以延缓或预防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突触蛋白Arc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海马突触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评价灸刺督脉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病管理,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气虚血瘀型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为顶颞前后斜线、极泉、尺泽、内关、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血海;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灸刺督脉疗法,取通督七穴(水沟、神庭、百会、风府、大椎、命门、腰阳关),其中百会艾灸,大椎刺络,其余腧穴予以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14 d。疗程结束后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oke scale,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NIHSS及MR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督脉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