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网络舆论主要要素分析及政府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网络舆论也成为社会舆论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深入分析网络舆论的要素组成及其区别于传统舆论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是各级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传播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政治谣言也由于网络覆盖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自由性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本文分析了网络政治谣言的传播特征及其社会危害,认为网络传播的大容量、离散性和无国界特性,以及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使其难以彻底根绝,国家应该充分认识到网络政治谣言对国家政治安全的严重危害,采取必要政治措施和技术手段对网络政治谣言传播加以有效控制,维护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3.
网络经济的涵义、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因特网(Internet)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地扩散到社会经济诸领域之中,网络开始超越一种单纯的信息技术成果的形式,成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换句话说,今天的网络,不仅连接了科技、信息与知识,更整合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资源、组织与行动,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形态——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0)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公众通过网络参与到国家的公共管理之中的现象越来越兴盛,公众的网络参与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本文主要对公共管理中的网络参与进行研究,着重其现状(特点、问题)的探讨,分析其利弊,对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我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含义及特点出发,分析思考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实现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合法、有序、理性的进行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反腐"已经成为新时期反腐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反腐有效弥补了国家体制内反腐的不足,因此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青睐",也越来越受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网络反腐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短期性和非理性等特点,容易使网络反腐偏离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这不利于网络反腐的功能发挥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  相似文献   

7.
李富强 《理论导刊》2012,(12):35-3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谣言也由于网络覆盖范围的全球性、传播方式的自由性而对国家政治稳定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文章分析了网络谣言的生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之策,旨在有效地规避网络谣言的危害、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求知》20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较量逐步向网络空间延伸,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日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构建中的重要一环。深刻分析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隐患和主要成因,提升境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维护网上政治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迅猛发展,网络民主的概念随之衍生,尽管它发端于西方国家,但迅速波及到世界范围,成为一个新兴的普遍的民主现象。目前,对网络民主的研究正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等各种政治生态下的差异性鲜有关注。因此,界定网络民主的定义和内涵,澄清有关网络民主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比较和综合考虑不同政治生态环境下的网络民主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郭强  刘晓研 《理论探讨》2023,(3):99-104
随着个性化推荐系统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传播范式革命,网络虚拟场域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最前沿。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博弈从未停歇,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维系社会秩序、形塑网民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多元交互性、斗争复杂性视角审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通过提升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方式推动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我国互联网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网络信息社会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新时代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最为核心的是找准互联网企业党建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产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了许多网络分期购物平台。尤其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经济来源有限,消费水平受到一定限制,而网络分期购平台的诞生,使大学生成为分期购消费的主要潜在群体。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分期购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分期购存在着消费行为不理智、消费心理不成熟等问题,最后从大学生自身、家庭、分期购平台方面使他们形成正确网络消费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形态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国家创新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知识流动网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信息资源的流动是该体系高效运转的一个决定因素。可以说,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流动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国家创新体系信息流动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流动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与知识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关作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9)
随着中纪委官方网站的建立,正式网络举报逐渐为国家所重视、被百姓所知晓。网络举报不同于网络曝光,由于它独特的优势,在反腐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公民、政府、国家角度分析,网络举报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举报制度;划分合理的举报边界,理性引导和规制网络举报相关行为;构建新型网络举报平台,促进网络举报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网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民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当前,网民利用网络参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性甚高,所形成的强大舆论氛围为党和政府及时了解民意民愿,采取符合民众呼声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渠道.从而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正确认识网络民主的作用.积极引导网络民主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传播既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又是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我们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这为网络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网络文化传播必须以生成文化自信为价值取向。在路径选择上,应从传播主体、技术、制度、管理、对外交流等维度入手,大力培育、生成我国的文化自信,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要手段,但由于互联网拥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质,其互为主体性、跨地域性、去中心化和去时间性等特质造就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独特功能。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会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突发事件有可能催生现实中的公共危机,导致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国内问题转化为国际问题。同时,某些国际问题会衍变为国内问题。因此,目前中国的网络参与风险与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只有深入剖析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转变治理结构,才能构建有效的政治稳定机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  相似文献   

18.
孙玉起 《求知》2013,(11):27-29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紧迫的现实课题。一、信息网络时代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核,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当前,网络空间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已成为国家间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因此,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意识形态,就是人们在网络社会的生活和观念的存在方式,是建立在人们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国家监察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一项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国家监察部门应积极应对,努力发展网络监察,更好地履行监察职责。我国目前网络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四:网民代表性不高、网络监察的普及度不高、网络言论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监察机关网络监察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