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继文 《前沿》2009,(9):3-5
"软力量"和"巧实力"推陈出新,成为当今流行话语,使美国主导着话语权的发展。"软力量"和"巧实力"的创新是美国从实际现状出发,采纳吸收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与国内的新保守主义、现实主义、自由国际主义以及"杰克逊式"美国民族主义相互影响、相互竞争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并在外交领域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政党功能的角度对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党衰落”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西方政党的代表性功能受到了削弱,但其制度性(程序性)功能有所增强,这表明西方政党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中介,其重心正由社会向国家转移。尽管政党的制度性功能的发挥仍使这些政党在短期内无生存之忧,但从长远看其代表功能的日益削弱终究会动摇政党本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国家政党功能的演变看“政党衰落”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崎 《理论月刊》2005,(8):160-162
本文从政党功能的角度对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党衰落"论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西方政党的代表性功能受到了削弱,但其制度性(程序性)功能有所增强,这表明西方政党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中介,其重心正由社会向国家转移.尽管政党的制度性功能的发挥仍使这些政党在短期内无生存之忧,但从长远看其代表功能的日益削弱终究会动摇政党本身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融入到政党文化建设中去。因此,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建立应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政党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解放思想,推动政党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实事求是,增强政党文化建设科学理性;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政党文化建设先进性;求真务实,切实提升政党文化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5.
从学习型政党的角度探析苏共的亡党教训,首先是学习态度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失去了不懈进取的内在动力;其次是学习内容腐朽僵化,缺乏创新,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丧失了指导实践的科学性和对党员群众的吸引力;再次是学习方法受教条主义禁锢,"唯书""唯上"盛行,致使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国情;最后是未能形成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制度虚无化,无法保证长期系统的有效学习。苏共的教训为中国共产党的学习型政党建设留下诸多启示:保持积极进取、理性开放的学习态度;铸造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学习内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的学习方法;建立系统完善、贯彻有力、落到实处的学习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支撑,它由作为多党合作制度价值基础的人民民主理论、实践基础的统一战线理论以及运行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理论,相互联系、有机组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基础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我国多党合作立制之本,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之基,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党和政党制度是现代各国政治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政治现象.当前,在我国政党制度研究领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了西方学者区分不同政党制度的标准系统及其相关结论.结合西方政党制度类型研究的理论探讨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归类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和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简单拒斥或者尤条件接受西方有关的分类方法和指标体系,都是有失偏颇的.应当在深入考察政党制度分类基础问题的条件下,结合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关系是世界政党关系的新类型,是与中国国情、政情和党情相适应的和谐政党关系。以法治化来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具有必然性。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法治化的实然形态是典型的"软法之治"。我国政党关系的"软法之治"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我国政党关系的"软法之治",应确立以法治化促进政党关系长期和谐的法治理念;约束执政权,使执政党依法执政是我国政党关系法治化的根本;保障参政权,使民主党派依法参政是我国政党关系法治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作出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建立学习型政党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部署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说明了我们党更加注重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经验以迎接挑战,更加注重世情、党情和国情的变化以接受考验,更加注重改造自身、开拓进取以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10.
李斌雄 《学习与实践》2010,(9):F0003-F0003
2008年4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党的魂灵: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一书是赵理富博士数年研究的成果,该书集中在政党文化的理论建构和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探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的关系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同盟模式、准同盟模式和临时同盟模式,而英国、法国和美国分别是这三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欧洲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组织的紧密结盟关系出现了松动,而且在一些国家还出现了明显的再结盟和解盟的情况。这种再结盟和解盟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简言之,传统上中左翼政党与工会的密切联系可能会完全成为过去。就未来而言,双方可能会发展一种较为松散的协作或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追求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体现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核、营造和谐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实践内容、“和而不同”是中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特征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和谐内涵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自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开放的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社会受众自由表达的重要论域,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硬法治理效能,使得软法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适用性和优越性愈发显现。网络空间治理的本质是维护公众共同意志的工具,是国家治理中德治法治自治的融合,是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选择。从价值理念上看,软法蕴含的协商、合作等价值与网络空间治理所倡导的民主、平等、参与等理念不谋而合。从制定主体上看,软法强调主体多元化与网络空间治理所要求的多中心协同治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从运行方式上看,软法的非强制性、富有弹性特点与网络空间治理所倡导的柔性治理有共通之处。软法视域下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推进网络空间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重视网络空间治理的文化塑造、完善网络空间软法治理的机制建设,从而实现硬法与软法的刚柔并济、国家治理与网络自治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严国军 《前沿》2011,(6):168-171
陈独秀很早就认识到文化选择与思想革命的重要与必要,这是他五四之前专注于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原因。由于厌弃与宪政精神相背离的党派运动,他倾心于无政党的大众自治型"国民政治"。五四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使陈独秀的政党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上,由倡导多数优秀国民直接行动的"国民运动"转而主张社会精英分子组建新式政党以改造政党而改造政治。自此,陈独秀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再度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努力之中。  相似文献   

15.
全面从严治党蕴涵着规范意义上的政党治理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的理论表达与实践凝结。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治理的特殊规律,还是世界范围内政党自身治理的一般规律,都共同表明:现代政党治理关注治理主体的互动性,倡导治理机制的法治化以及追求治理效果的善治度。全面从严治党必然以政党治理规律之运用作为内在的发展路向。为此,在主体互动上,要强化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的交互式治理、强化各级党组织之间的网络化治理;在法治遵循上,要遵从法治之形式要件、遵奉法治之实质要件;在善治引领上,要善于从方法论及价值论向度耦合管党治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政治学家米歇尔斯认为,政党的寡头统治宿命是现代组织化社会的普遍现象,政党和民主之间始终存在不可避免和难以弥合的张力。自从米歇尔斯抛出政党的"寡头统治铁律"的命题之后,近百年来学术界论争不断,经久不衰,出现了支持、反对和修正三种认知分野。国外学者认为,政党内部的竞争性文化、密切联系的网络化权力结构,及在党内引入协商民主等方式,都有利于消解政党的寡头悖论。国外学术界的学理探索也为我国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镜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实践,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政党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关系,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的集中体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有关促进政党关系的新论述,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党合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各民主党派积极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张永和  严冬 《思想战线》2013,39(3):54-58
20世纪90年代,就国际法层面上的软法效力问题有过一场讨论,但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当前,国际人权保护有了新发展,而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效力究竟如何,有必要进行一次定性。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力量在于道德感之上商谈的过程,国家理性驱使国家通过作为介质的道德和商谈达成共识,加入和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进而形成一种称之为软法的力量,对国家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习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并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及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而且在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立"新"除"弊"的政党制度,是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政党制度。从根本上看,新型政党制度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历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科学发展为指引,以中华民族优秀政治文化的一以贯之为根基,蕴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中国逻辑",具有显著的中国风格、中国气象、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