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容置否:现代化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持,可是科技不与人文结合是无法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西方现代化过程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强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现代科技的人文回归已成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2.
雪明  程书强 《理论导刊》2012,(3):38-39,51
理性与乌托邦既相矛盾,又辩证地统一于现代化实践中。工具理性是乌托邦理想形成的根据,乌托邦理想体现了理性主义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应当在理性与乌托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符俊  袁晓辉 《学理论》2010,(16):75-76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必须彰显和倡导人文关怀。伴随着现代化所需要的个体主体性的高扬,对个体价值的重视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人为关怀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的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基石,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德君 《党政论坛》2001,(10):26-27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要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须经历的过程.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肇始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城市发展的模式、形态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个性的,而不能是单一的.城市的规模、建筑等,是一个城市的"形",而城市的人文素质与人文内涵,则是一个城市的"神"、一个城市的生命、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品位、一个城市的绿色文化原野.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廉政建设走的是科学化、法治化与理性化的现实路径,既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也需要柔性的人文关怀。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助推着廉政治理现代化进程。在廉政建设的实践中,需要贯穿关注人、关心人、关爱人的柔性管理,即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廉政文化建设、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建构"柔性廉政"以使人主动廉洁、乐于廉洁、持久廉洁。  相似文献   

6.
2005年国务院发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历史过程。它强调教育与信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突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 ,在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城 市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要素 ,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须经历的过程。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肇始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城市发展史表明 ,城市发展的模式、形态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有个性的 ,而不能是单一的。城市的规模、建筑等 ,是一个城市的“形” ,而城市的人文素质与人文内涵 ,则是一个城市的“神”、一个城市的生命、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品位、一个城市的绿色文化原野。我们知道 ,城市化进程 ,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自然”过程。但是 ,当今世界现代化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往往过多地加入了人为因素而被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2)
美丽乡村建设是现代化乡村治理的重要模式,民族乡村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逐步实现乡村振兴。本文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镇和喜洲镇这两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治理现代化的视角下,分析其多元化美丽乡村创新模式的特征及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德林  陈海 《学理论》2013,(6):178-180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与外界联系较少,人文素养整体上处于保守状态和传统状态;民族地区人文教育依赖传统方式和传统内容,对现代性缺少理性认识,产生现代性的恐惧;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成果,又要保护和发展传统性的遗产。  相似文献   

11.
张楠 《理论视野》2023,(6):64-69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本质性关联。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集中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的现代表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性、人文性、包容性等方面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与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崔道伟 《学理论》2010,(15):170-17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水平,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及人文素质,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时代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肩负着重要使命 ,能否自觉地形成合理的文化视野和理论视野 ,将成为每一学术期刊所面对的重要课题。要想成功地应对这一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形成全球化的开放性文化视野和理论视野、自觉的现代化视野、合理的民族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极为重要的问题。如何做到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代新儒家乃至整个人类文化都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新儒家在哲学视域下思考如何在人文理性的指引下充分发挥科学理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应凸显道德人文精神对于科学理性的导引价值,以寻求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平衡。这对于解决当今科技异化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油已初具中等城市规模。江油作为四川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在资源、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是十分鲜明的。把江油市建设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唯科学主义是随着我国近代救亡图存而向西方学习中所形成的、并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有所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分析其与科学精神的背离,有助于祛除现代迷信,整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分离与冲突,进而使我国走出一条避免西方现代性弊端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临海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全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和中国无核蜜橘桔之乡。临海置县2100多年,建城也有1600多年,近几年来,临海市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注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互相结合,尽力把保护风貌、体现人文传统、建设现代化设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侯玮  方亚楠 《学理论》2009,(32):186-187
图书馆人文环境和现代化的手段为流通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从服务理念、阅览环境、微笑、技术等层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流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学教育整体上亦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割裂。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高度,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来思考大学生的素质以及这些素质的社会意义,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集成,把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备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既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两大主题,也是驱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两个巨轮。愿意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实现返乡新生代农民工在县域城镇的市民化梦想则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尺。政府创造条件响应其诉求,是城乡统筹的实践突破和人文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