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4月30日,54岁的重庆市丰都县人杨绍华勇救邻居,其头部被持刀歹徒连砍两刀.半年来,杨绍华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和儿子拿着派出所开的救人证明,不停奔走于丰都县的相关部门申请见义勇为都被拒绝,理由是犯罪嫌疑人仍未抓获.  相似文献   

2.
王璠 《中国检察官》2012,(20):47-48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程某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潘某某所经营的北京市密云县盛世洁佳美保洁用品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员期间,利用给北京市密云县、平谷区和顺义区的超市等运送公司出售的卫生用品并单独结账的职务之便,共分4次11笔将相关超市已支付的人民币5万余元货款据为己有(现第一次侵占货款的事实缺乏充分书证支持)。后在潘某某知道实情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先后向潘某某出具三张欠条,将其所侵占货款的数额以欠款的形式予以固定。2011年10月15日,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向潘某某出具  相似文献   

3.
一名乡村中学初一女生在晚自习放学后被人用刀捅死,办案民警发现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迹可疑。令人愤愕的是,事发后,同被害女孩一起遭受歹徒威胁的同学相继回到家中,但没有一个人向警方报警,歹徒落网后,也没有人出来指认。民警在嫌疑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起由见义勇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见义勇为者在这次行动中不幸被烧伤致残.由于他认为那种赔偿不符合他的原客观的收入,家境的生活也由此陷于窘迫.他心里极不平衡.多次上访后无结果,无奈,一纸诉状将市政府、消防部门、直接责任人、第三人受益单位告上法庭.经法院审理,根据法律支持上诉人的请求,获得19万余元的赔偿,这也是全国首例因见义勇为引起民告政府的人身赔偿案件.见义勇为者也是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实施后,全国首位社会弱者获无偿法律援助者.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22日,江玉芳的丈夫焦金涛因为舍己救人,献出了年仅36岁的生命。在中共歙县县委、县政府的见义勇为表彰会上,江玉芳含着热泪说:“我嫁了这样的丈夫,我以他为荣。”可是表彰会后,面对数额不小的医疗费用,百般无奈之下,江玉芳将丈夫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人告上了法庭。一年之后,江玉芳和她的家人获得了8万多元钱的经济补偿。如今,这起黄山市首例见义勇为索赔案已结案了,可是针对本案中凸现的一些法律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检察院监所处助理检察员任建平,2003年在闽江中游泳时救起了一位溺水的妇女。2年后,任建平获知见义勇为者可以享受子女在中考、高考中加分的政策。为了让其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能顺利考进当地重点高中,2005年5月25日,他向南平市公安局延平分局提出确认其见义勇为行为的申请。然而,他苦等了10个月却盼来了2份存在瑕疵的不予确认的复函和一份告知单。2006年4月30日,任建平向南平市延平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年6月5日,该案一审开庭。8月8日,延平区法院作出一审宣判,撤销延平公安分局作出的《关于对任建平同志申报见义勇为行为不…  相似文献   

7.
见义勇为作为道德标准倍受推崇,将其法律化呼声日高;见义勇为立法具有重要的社会安全价值和权利保障价值,本文所述试从见义勇为概念辨识;见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无因管理的异同;现有见义勇为法律规范的得失等方面进行研讨,强调统一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解决见义勇为的法律机制问题,更好的实现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价值,并有效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王福友 《北方法学》2015,9(1):69-75
我国立法将见义勇为行为放在民事责任的框架下加以规范,总体上形成了以"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为主、受益人承担补偿责任为辅"的调整模式,其实质是在见义勇为者、侵权人、受益人三者的微观关系中赋予见义勇为以法律意义。《侵权责任法》第23条创设的侵权人法定侵权责任与受益人的适当补偿制度,均难以实现保障见义勇为者权利之目的。见义勇为行为的价值在于其属社会公共善,应在社会法的层面对其予以规范,应废除《侵权责任法》第23条。见义勇为基金会应调整其现有功能,成为对见义勇为者及时赔偿的平台;见义勇为者亦可选择依过错归责原则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9.
【案情】2013年7月16日,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在其租住房屋内产下一死胎。据丁某某交代,该胎儿在出生时已死亡。丁某某先将该死胎藏于床下抽屉内,后于7月19日在该房内用水果刀将该死胎肢解成2-5厘米的碎块,并倒入马桶冲走。事后由于尸块使该房马桶堵塞,房东在请人疏通过程中掏出部分残腐尸块,随后报案。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由于获取的尸块及器官组织太少且高度腐烂,无法通过科学鉴定  相似文献   

10.
抚恤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负伤人员先救治后收费,子女入学将有优先待遇,就业优先安排、个体创业给予优惠……近日,民政部、教育部等7部委下发文件《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基本生活、医疗、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的保障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是明确了见义勇为死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行政给付的范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情况.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制度在报销范围、报销程序、报销比例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认为,门诊费用一律不报销的做法过于笼统,在现实运作中不利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医疗费用先由患者垫付再到当地报销的规定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因医疗机构所属的行政区划不同而不同,这样的规定也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顺应民意,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行政法不仅要关注行政主体的行为,而且应该重视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行政法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属于一种独立类型的见义勇为行为,具有特定的涵义、性质和意义,不仅区别于民法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行为,而且不同于其它行政法性质的行为.对该行为,需要行政法律制度给予其特别规范;国家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而不仅仅是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 2000年8月,某市文化局与日本熊本县菊池郡泗水町签订了派员去泗水町指导祭孔乐舞的合同,按合同规定,有关费用凭单据在泗水町报销。10月间,文化局人秘科长杨某伙同会计吴某借整理单据到泗水町报销费用之机,以文化局赴日代表团的名  相似文献   

15.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社会经济转型的今天见义勇为缺乏法律规范,使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发生于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多,甚至诉诸法院,请求确认见义勇为或请求被救助人给其以相应的风险补偿或物质补偿.因此有必要对见义勇为进行明确立法,保护其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22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周家镇一名8岁的女童李微微与小伙伴在河里边玩耍、捡田螺时,一名小伙伴落水,李微微为了救同伴不幸溺水身亡。事情发生后,李微微的家人和当地有关部门打算为李微微申报"见义勇为"称号。申报的过程并不太顺利。7月1日,事情发生两个多月以后,大竹县综治办曾经向媒体表示说,他们就此事专门向四川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进行过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缺乏见义勇为的相关要件,就事实来讲不能确认,建议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7.
春华 《检察风云》2023,(16):58-59
<正>电线杆斜立于路面上,存在安全隐患。一村民自发处置,不料电线杆突然倒下致其受伤。伤者的行为是义务帮工还是见义勇为?电线杆倒地是否属于建筑物倒塌?伤者应否自担部分损失?浙江金华婺城区法院(以下简称“婺城区法院”)对这起纠纷作出判决。自发处置时受伤2021年9月13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某处水泥道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车辆在行驶中与马路一侧的电线杆(以下简称“案涉电线杆”)发生碰撞。电线杆上端由钢绞线牵吊,斜立于路面上。  相似文献   

18.
孙莉萍 《检察风云》2007,(17):38-39
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宣传日活动,从上个世纪末的5月10日到如今,已坚持了整整8年,这8年有100个月,每个月的10日,都有一批见义勇为的先进分子受到表彰奖励,都有一些让人感动的壮举传颂于大街小巷.100次表彰了4100名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19.
四川罗先生问:2001年6月的一天,在下班途中,遇到一青年抢劫了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的皮包,随着她的呼救,我来不及多想便追了上去,在拐进一务小巷后,歹徒突然把包扔向我,同时拿出匕首朝我的腹部扎了两刀便逃了。我被随后赶来的保安送进了医院。妇人也对我千恩万谢,说她刚从银行取了一笔货款,幸亏我见义勇为才保住了,否则真不知怎么办好?见此,我也没多想,只是接下来的住院费让我愁眉不展。而那妇人自从在我入院当天说过几句感谢话,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后,便再不见踪影。对此,我的亲友都非常气愤,主张向其要一笔医药费。清问:我有权利向她要医药费吗?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季某于2013年4月16日17时许,至某市某停车场内,欲以约定价格3 200元人民币向被害人张某购买iPhone4S一部,并支付定金人民币300元。在试机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季某产生用自己携带iPhone4手机一部替换被害人iPhone4S手机的想法。后犯罪嫌疑人季某趁被害人张某不注意,将两部手机调换,随后以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