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件比"是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的核心。关注"案-件比"指标在基层检察机关办案实践中的数据变化和运用情况,分析影响该项指标的构成因素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以派驻检察室为平台,强化案件诉前主导作用;强化案件管理,加大对检察官办案活动的监管及健全检察官业绩考核体系等路径,进一步优化"案-件比",提高办案质效。  相似文献   

2.
司法责任制改革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在案件分配中实现了“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工作机制,为案件办理的公平公正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要求的提出,现有分案模型的分案因素单一、分案功能简单、无法适应改革要求等问题逐步显现。检察机关应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以案件难易、检察官能力、办案风险、工作量均衡为指标要素的智能化分案模型,提升分案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以适应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冯丽君 《人民检察》2023,(20):41-44
检务管理中的反管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刑事“案-件比”的技术性优化、立案监督的“抢监督“”假监督”、滥发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检察官个体心理因素、检察机关组织因素及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内在因素有关。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将金字塔原理运用于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并注意把握好硬指标与软指标、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目标价值与手段行为等三对关系,坚持系统观念,指标设置“软硬兼顾”;厚植强基支撑,实现“顶天立地”;借助数字赋能,推动指标运用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4.
誾柏 《中国审判》2012,(7):90-91
管理适用于社会各领域,是一门横断学科。昆明中院注重采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培育全体法官干警的共同价值观,规范约束法院及法官干警的行为,凝聚力量,激励队伍不断奋进,实现"一流的案件质量、一流的队伍建设、一流的司法保障",致力打造一流法院。强化审判管理,实现一流的案件质量(一)审判管理的科学化1.科学设置审判管理指标。针对不同案件,科学合理地制定不同标准,如采取折算"标准案"的方法,即根据案件处理效果的不同,将不同案件折算为不同件标准案件,直接用数量代表了对案件质量的评价。此外,在法官绩效考核中科学设置指标,建立审判质效考评、审判业务能力考评以及部门评分机制,综合、全面地对法官的工作实施考评。  相似文献   

5.
公正与效率是当今司法改革的两大主题。为了提高刑事案件的诉讼效率,司法机关一方面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简案简审”、“简案快审”,这确实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但笔者认为,简易程序案件办案速度过快现象是片面追求高效率的结果,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扎实推进司法救助试点工作,对司法救助申请正式立案,并开创性地确立了“七分式”案号案由,明确了法院司法救助案件分类标准,充分发挥了司法救助试点法院的引领作用。这一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案由的若干规定》采纳,并于201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7.
张坚政 《法制与社会》2013,(32):200-200,202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传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新时期检察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要通过开展综合查询、流程管理、涉案款物和文书监管等职能,服务“阳光检务”,规范办案活动,让案件当事人和其他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件案件中体会到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话题的引伸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法院和法官、检察院和检察官、律师在司法实践中所起到推进司法改革进程的作用也寄予极高的期望,尤其是对于法院、法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要求法院受理“人权案”、“平等案”、“言论自由案”等等宪政类案件的诉求日益增多,不少学者也就个别宪政案件(如教育权案件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基本理念,早日建立我国宪政诉讼制度。民众寄厚望于法院和法官,一方面体现出了法院和法官在社会角度中所扮演的司法  相似文献   

9.
近日,上林县法院在相关的司法统计中发现该院07年度受理共1000余件民商事案件中,无一件错判漏判,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千案无一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案件管理改革对于检察机关强化内部监督、保障公正廉洁执法,强化科学管理、提升办案质量,强化业务统筹、推进自身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检察机关统一成立具有独立编制的案件管理部门,履行十项具体职责,通过构建案件程序管理、案件审查督查、案件运行分析评价、检察业务考评指导等案件管理四大运行机制,实现源头控制、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五项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09,(12):68-71
1通化中院 规范管理创新举措提高死刑案件质量 本刊讯今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死刑案件质量不高的问题,组织专人进行专题调研,逐案分析原因,提出严把侦查关、公诉关、立案审查关的举措,规范审判流程管理,建立“刑事一体化”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四个对策: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优化审判资源;  相似文献   

12.
案件分配制度是法院案件流程管理中关乎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法院改革的一项内容,但国内学者极少关注这一问题。通过对某市两级法院案件分配制度运行状况的调研,可以发现我国法院传统的案件分配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相较于域外之案件分配制度,我国法院应构建以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新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知识产权案件正在爆炸式增长。《2012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披露,2012年,全国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7419件,比上年增长45.99%;共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928件,比上年增长20.35%;共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3104件,比上年增长129.61%。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律》2016,(1):123-127
2015年.是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开局之年。随着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改革措施的落地生根,司法体制改革的正向促进作用逐渐凸显。一系列举措实现着“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更好照进百姓心田”的使命,一系列案件审判践行著“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承诺。  相似文献   

15.
周凡 《法制与社会》2011,(29):218+220-218,220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基层检察院的案件质量管理,是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性、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需要。案件管理中心的设立,形成了检察案件集中统一管理的平台,案件质量管理也将由业务部门各自负责的“分布式管理”模式向案管中心统一负责的“大集中管理”模式转变。本文拟从基层检察院案件质量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着重论述案件质量统一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案管中心如何履行管理案件质量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截至8月底,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今年已审结金融纠纷329件,结案率达92.87%,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5.1%,审理周期同比缩短21天。是什么样的改革举措如此集约、高效?据泉港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郑玲玲介绍,该院积极回应金融领域的司法新需求,成立“1+1”金融速裁团队,并于今年年初上线金融案件一体化办案平台(AI法官助理),创新完善金融多元解纷机制,积极打造便民、高效、智慧的线上模式。  相似文献   

17.
案件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案件管理是深入贯r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大.I二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检察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举措。从2010年底,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检察院创新了一项独立于办案部门之外的案件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案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下面是这一机制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针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起权力与司法的“隔离带”;中央政法委发布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建立了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调查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法律》2012,(4):13-16,66,69
一、執法辦案數據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1867件,同比下降1.81%;審結10515件,同比下降1.04%;審限內結案率為95%。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2203703件,同比上升4.3%;審結11478505件,同比上升4.36%;審限內結案率為99.01%;案件標的金額16559.22億元...  相似文献   

20.
作为衡量检察机关案件办理质量的重要标准,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现着办案中执行法律和政策的精准性,是整体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检察机关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对提升案件质量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作用。但由于理念以及技术性原因,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指标设置与评价方式不科学、单纯将指标应用于业务考评以及系统智能化低等问题。故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议应遵循司法规律进一步强化指标体系的系统性,淡化案件质量评价指标的考评功能,将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考评内容和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综合地反映案件办理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