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我们在经济特区内,允许中外合资、客商独资办企业,允许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那么,经济特区到底其姓“社”还是姓“资”呢?这个问题在我的思想中有一个认识过程。 (一) 有了经济特区“姓”什么的问号以后,我翻阅了列宁有关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论述,但由于没有吃透精神,总是凭主观推断想问题:一个独资(或与我们合资)经营的资本家,他的眼睛一定是盯住了我们特区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其目的毫无疑问的是追求比国外更高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50年代共一个支部在党校学习政治经济学的老同学,建议我这个曾经教过政治经济学又常写杂文的人关心一下报纸上讨论的“知本家”问题。于是我把随手可以找到的几份剪报测览一番,也来讲一些可能是十分外行的话。 马克思《资本论》在分析资产阶级与剩余价值这些概念的时候,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总是以把它们“虚拟”成一个纯而又纯的东西为前提的。于是,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似乎全靠的是资本。其实,资本家除了拥有资本之外,他本人还得拥有一定的知识:例如在什么地方开办什么工厂、使用和如何使用什么人才等之类。光有资本和…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我有个老同学骨折住院了,叫我一起去看看。那位老同学快50岁了,是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看到我们,这位老同学懊丧得很.说自己下雨天滑了一跤,到医院检查、拍片,结果发现腰椎骨折了。医生还说他有骨质疏松症.要他卧床休息2个月。他十分不解,怎么这么轻轻地摔一跤就会骨折了?我对他说:“这主要就是因为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4.
王选老师走了,走得很从容。13日上午九点,当我赶到医院,他已处弥留之际。医生说他已经没有意识,但当我凑近他,轻轻呼唤“王选老师,王选老师,我是启德”时,他的眼睛突然有了神色,显然想说什么,一瞬间,我们又有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令我哀痛不已的是,这是最后的一次交流了。我一直称王选同志为老师,这是习惯使然,我们同在北京大学工作,对前  相似文献   

5.
偶然看到一本台湾出版的《现代名人录》,书中第二百二十八页上刊载有老同学吴文忠的照片和简历.文忠与我从小学起就是金台书院同学,直到中学毕业.在中学时,我们经常在一起玩,打篮球,"七七"事变后分离,不见已经五十年了.看到文忠兄的照片,长长的面庞,依然那样熟悉.从刊载的经历看,文忠兄几十年从事体育工作,撰写出版过多部著作和专文著译一百多篇.在见到那本名人录之前,我也听到过文忠的一些消息.文忠的老同学兼好友、世界武术协会秘书长张震海兄,四年以前自美国给当年"国体"的老师程登科教授来信中,还说文忠打算赴洛杉矶参观奥运会.年已"望九"、卧病多年的程老读信后,曾唉声叹气道:"文忠是我的好学生,几十年不见,我很想念他;若不是我现在一身病,能去趟洛杉矶和他见见面  相似文献   

6.
当老同学在电话的那一头告诉我说他正穿着夹克衫在巡视獒园时,煎熬在高温橙色警报中的我无法想象同一时间中空间的另一处会是怎样个凉爽法。  相似文献   

7.
老师与师兄     
那天,开会遇见郝诒纯先生。郝先生对我说:“你的老同学,在我们那里当专职副主席了。”郝先生是著名女科学家,现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我们可算同事。她的学识、人品、仪态,令人敬佩。郝先生也是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她所说的我的老同学,是当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念书时的师兄金开诚。我念大一时开诚念大四。1957年我们都被“划右”,又是同科。开诚以文艺理论家鸣世,其实他本工古文献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念大学时,他就是个才子。风  相似文献   

8.
保安与小偷     
连续两年的高考我都以1分之差落榜,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家务农。那段日子,我内心非常苦闷,无论干啥都无精打采,哀声叹气。就是在这苦闷的日子里,我收到同窗好友的信,他让我到广西来打工,挣大钱。我豪不犹豫地揣着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到南宁后,我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老同学,老同学对我非常好,又是给我买衣服,又是带我下馆子。第三天晚上,老同学带我去听课。在一间狭小阴暗的房间里挤满了少男少女,讲课人声情并茂,他说他是美国XX公司的,一年可赚一百万,听者激情高呼。后来我明白了老同学是让我搞传销,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说我要回家,老同…  相似文献   

9.
得力助手     
<正>199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一个老同学在长宁区政府工作的信息,他多年来一直在寻访我,我即去拜会他。我们是中学的同学,离开校园  相似文献   

10.
良心     
下班时,马常收到杂志社老同学的一封信,读后,高兴得孩子似的往家赶。马常是位中年作家,虽满腹文才,却囊中羞涩。与他同龄的朋友很多都腰缠万贯了,而他靠几百元可怜的工资生活,对付一日三餐已所剩无几。虽然他业余拼命写作,出了不少佳作,无奈,纯文学作品稿酬太低,每年挣的那一两千元稿费只够订报刊、买书和抽烟,那个可恶的“穷”字,似乎要永远与他“友好”下去。他气蒙了,便写信向风流杂志求教,他的一位老同学在那里当主编。老同学回音:“本刊下期正缺一部打头的通俗力作,请你弄个大胆些、开放些的小长篇来,凭我刊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四叔     
正叔叔对我说,到他读书的时候,我家的家境开始跌落下来,他是在亲友的接济下才读了十年书。叔叔是省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应当说是知名教授。我第一次见到省作协副主席许行先生时,得知他在叔叔任教的那所大学当过校长,我说我四叔程希岚在那所学校中文系当老师。许行说:"你叔叔是古汉语方面的权威,在教材编写上有独特的建树。"叔叔病重时,我去医院服侍了几日,听来看望他的老师说:"程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早带研究生的人;是最早开学术研讨会的人;是最  相似文献   

12.
小周是2005届的大学毕业生,今年三月他通过考试到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两天他接到老同学电话邀请,让他请年假一起去西藏旅游。小周虽然很高兴,但是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于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还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休年假。当小周把这个顾虑告诉给老同学时,老同学乐了:“我们一起毕业的,我所在的企业每年都有带薪假期,更别说你的单位了。”事实真得如此吗?小周是否可以休年假呢?  相似文献   

13.
资本家不是劳动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周新城教授的文章《资本家能当劳动模范吗?》已经讲得很明白了。读了蔡永胜先生的反驳文章,我认为有必要从更具体的方面,结合现代的新变化,重新讲一下“资本家不是劳动者”的道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 “什么叫做劳动? “……我的思维是出现下面的场景:在某个制鞋厂,工人们在厂房里埋头工作,业主在办公室里也要做他的工作,主要包括:1、为制鞋寻找价廉物美的原料;2、把鞋推销出去;3;准备工人的工资按时下发;4,必须向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交纳各种税金;等等。…  相似文献   

14.
“老师 ,我的理想是当解放军”。  “老师 ,我的理想是当医生”。  “老师 ,我的理想是像您一样 ,当老师”。  “老师 ,您的理想是什么 ?”当彬彬闪烁着大眼睛问我时 ,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三年了 ,三年里 ,孩子们的变化有多大呀 :这就是想当解放军的洋洋吗 ?三年前 ,洋洋的爸爸连哄带骗、手拿鞭子赶他来幼儿园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今年六月 ,他作为运动员参加了桂林市和全区幼儿体操比赛 ,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这是想当医生的红红吗 ?三年前 ,在考察了桂林市几所幼儿园后 ,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的护送下 ,捧…  相似文献   

15.
周道 《就业与保障》2006,(10):10-11
小周是2005届的大学毕业生,今年三月他通过考试到本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两天他接到老同学电话邀请,让他请年假一起去西藏旅游。小周虽然很高兴,但是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对于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还不是很清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休年假。当小周把这个顾虑告诉给老同学时,老同学乐了:“我们一起毕业的,我所在的企业每年都有带薪假期,更别说你的单位了。”事实真得如此吗?小周是否可以休年假呢?  相似文献   

16.
记得在我校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当年在班里很有名的“坏学生”。他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欺负同学,打架。我与他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增进友谊的,并使他从“坏学生”变成了我的助手。一次课外活动,我发现他篮球打得较好,跑得也很快,还有领导才能,于是在班里对他赞美一番,并大胆地让他进班委去做了体育委员。他本人也觉得受宠若惊,体育工作干得很出色,还当上了体育特长生,顺利升入了高中。当他毕业后不久来到学校看望老师时说:“我永远忘不了老师对我的评价,从那时侯起,我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优点。”从他那一…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0年历史上,有两位任期最长的全国人大代表。一位是连任10届的著名农业劳动模范申纪兰;一位是连任8届、闻名中外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他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当了40年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8.
《人民公安》2023,(4):38-39
<正>2003年,我大学毕业来到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和早我一年来这里当老师的亚斌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我和他步入婚姻的殿堂,我们的生活甜蜜而宁静。2005年的一天,亚斌突然告诉我,沧州市公安系统公开招考民警,他想去报考,还说,他这辈子当不了兵了,那就当警察,同样是保家卫国!我知道亚斌有个军人梦,他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部队大院生活了13年,他就盼着像父亲和哥哥那样,穿上绿色的军装。遗憾的是高考期间突发疾病,原本是尖子生的他成绩不够理想,和军校擦肩而过,考入了河北经贸大学。  相似文献   

19.
年到75岁,1999年春能率大陆作家代表团到台湾去作文化交流,这曾使我有一种似在梦中的感觉。到台湾后,50年前去台湾的一些熟识的前辈、同学、亲戚,大多数已不在人世,有幸见到的也已白发苍苍,自然免不了有一些感慨。老同学宗之珍女士,是已故的北大名教授宗白华先生的妹妹,赠我一件“礼物”,是1948年3月间我写的刊登在台湾《新生报》上的《访问胡适博士》一文。这篇旧作我早已轶失,看了自然又引起了我那段珍贵的记忆。胡适博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客观存在”,研究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学者不会不研究他的。我觉得哪怕文中只写了他的…  相似文献   

20.
天平     
天平陈玉岭前几天,一位中学时代的同学来找我,讲他的儿子因喝酒,砸了邻居家的灯泡厂被派出所拘留了。按说,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L子都是咎由自取。可是他要我看在老同学的份上无论如何帮他一把,到派出所去给他儿子讲情。还提到那家灯泡厂的女老板曾经和我有一段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