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侦查作为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追求公正与效率的目标.笔者以新时期经济市场化、法制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提出追求公正与效率新时期刑事侦查工作的主题,并分析了公正与效率目标在刑事侦查中的体现和要求,就加强侦查制度改革、实现公正与效率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吕平顺 《理论月刊》2001,(12):88-89
公正与效率是民事诉讼的两大价值目标.没有公正,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也谈不上公正.该文探讨了何谓公正,何谓效率,并通过对督促程序与证据制度的分析,阐述了公正与效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查中的公正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公正与效率,是新形势对刑事侦查工作的迫切要求。文章阐述了公正与效率在刑事侦查中的体现与要求,分析了当前刑事侦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刑事侦查公正与效率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行政程序法的基本架构。行政程序的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人们对公正和效率的需求,其立法目标模式基本上分为权利模式和效率模式两类。在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选择上,如果公正与效率的平衡机制确实不能够实现的话,公正应该成为首要目标,效率应为兼顾目标。效率的实现应以满足“最低程度的公正”为目标。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程序制度的设置。  相似文献   

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3):111-119
诉讼效率、实体公正、刑罚功能、起诉法定与有诉必审、相对合理主义构成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容许性理论基础;程序公正、被追诉人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构造形成刑事缺席审判制度限制性理论基础。刑事缺席审判是在动态平衡诉讼观指导下确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制度本身体现了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基本价值的冲突与平衡。  相似文献   

6.
我国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与效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两大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之间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当两者在司法制度的设计上发生矛盾而难于通过协调实现均衡时 ,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许多方面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正”为其价值取向的。司法改革应当改革这种取向 ,以公正作为司法改革价值目标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彭熙海  李林启 《求索》2011,(8):133-135
实践中连带责任司法裁判的乱象,导致了当事人之间权利保护的不公平、整体诉讼效益的低下及司法不公。而司法裁判是否精准对于连带责任纠纷中连带责任相关立法作用的发挥以及发挥的作用是否符合连带责任立法的精神和目的至关重要。为此连带责任司法裁判应树立公正和效率的理念,在公正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应坚持注重公正、兼顾效率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把握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李彦,桑维军如何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特别是在公正与效率的二难选择中,价值的取向应以什么为优先考虑的对象,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社会难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人们往往局限于公正与效率的相互作用,在认识上并没有跳出二难...  相似文献   

9.
政府财政权的价值目标是公正与效率,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这就决定了其实现途径是在动态博弈中获得"次优选择"。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行政改革的诉求对财政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使政府财政权追求效率与公正的平衡。我国政府财政权的价值目标同样是公正与效率。目前财政领域产生的种种问题与弊端,主要缘于政府财政权运行中公正与效率的失衡。针对我国政府财政权实现路径所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合理划定政府财政权的边界,并对政府财政权进行规范,同时使政府财政权的运行予以公开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转轨时期,经济领域内过程不公正的现象大量存在。过程不公正会导致要素报酬与其对生产的贡献相分离。在过程不公正情况下的劳动力低成本会导致产品数量、质量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抵销由劳动力低成本带来的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同样,在过程不公正情况下的国企改制——管理层收购、职工身份置换——未必使经济效率提高,反而会导致社会成本增加。与作为结果的公正不同,作为过程的公正与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