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一、东南亚国家对香港回归的看法(一)普遍看好香港回归,对“一国两制”寄予高度希望。东南亚各国普遍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将继续保持经济繁荣,认为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已融为一体,九七后香港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新加坡对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充满信心,新加坡将继续在香港投资”。泰国前总理差瓦利表示“相信香港将保持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泰国外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高度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在既要考虑香港的历史现状,又要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国家主…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易受外部冲击的第二种表现是,新加坡企业向较低成本邻国的转移可能会导致“挖空”或使其失去制造业基础,从而导致“输出就业机会”和削弱该经济的制造业基础。这与香港在80年代所发生的情况完全一样,当时香港的企业家决定将其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大陆的珠江三角洲。商人们几乎在一个周末就关闭了他们的  相似文献   

3.
一.前 言 19世纪,英国在治理帝国中最重视的政策是“自由贸易”。1819年成立的新加坡、1842年清朝割让的香港分别是其期待着在东南亚和东亚作为英国自由贸易帝国的中心起到作用的城市。而且这个时代也是中国人涌入这个地区的时代。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更是如此。由于在这两地没有对移民加以任何限制,中国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便不断增加(参照表1、表2)。尽管情况相似,但新加坡和香港的当地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却有显著的不同。本文拟通过探讨鸦片承包和秘密结社的这些不同点,阐明两个殖民地当局如何试图维挣“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4.
二、三十年来,新加坡和香港都取得了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少发展中国家能与之相比拟。因此,人们把这两个地方的经济分别称为“新加坡模式”和“香港模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两个地方的制造业生产的增长都起着主要的作用,同时,制成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台湾、韩国、香港和新加坡过去30年来成功的经济发展经验,曾被国外许多学者、专家赞誉为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一时之间所谓“台湾经验”或者是“汉江奇迹”乃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所竞相模仿的对象。而台湾、韩国、香港和新加坡由于皆位于亚洲地区,又都与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关系十分密切,加上它们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先后达到工业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香港和台湾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而来自新加坡的投资却受到少得多的注意。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虽比香港或台湾的投资少,但在90年代因得到北京的鼓励而迅速增加。中国也一直扩大它在新加坡的经济活动。 新加坡具有三个特点,使得它同中国的经济交往令人关注。第一,新加坡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在1993年年中,新加坡的人口约为287.38万人,其中的77.5%是华人。虽然李光耀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一直努力树立新加坡的民族特性并坚持认为新加坡居民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侨,但新加坡的华人特性仍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新加坡是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7.
在人们跨入新千年之际,在被人们称为优雅社会的小岛国——新加坡,在新千年一开始,却频频发生了一些让人扫兴而又失望的事情:其中,大约10万人从深夜开始排队竞相争购“吉蒂猫”,甚至演出一场6名“猫迷”因大打出手被警方逮捕的闹剧。“吉蒂猫”事件在新加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实在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8.
香港男人在内地的非婚生子女已超过25万人。无怪乎风流商人胡雪岩红极一时。 香港人历来不爱读长篇小说,习惯于读通俗的漫画和八卦书。然而,一部长篇小说《胡雪岩》却一时成了港人的阅读热点。 时下,香港已婚男士在内地“包二奶”,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议论纷纷,有主张“包二奶”合法  相似文献   

9.
引言。1995年1月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决定不再把新加坡列为发展中国家,并把它进行重新分类,与文莱、巴哈马、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同列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这是该组织继1992年决定在发展援助委员会关于有资格接受援助的发展中国家名单中删去上述高收入国家之后做出的另一项决定。这似乎意味着,新加坡有可能申请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正式成员(这样它就能自动获得发达国家的地位),但新加坡当局却拒绝加入该组织。而另一方面,韩国则在1997年10月加入了这个“超级集团”。新加坡的态度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它的议论以及(新加坡)官方对此进行的辩解。世界银行在其《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继续把新加坡列为如同诸如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经济”,但却这样补充说明:它是“联合国进行分类的经济之一,而各国政府则把它视为发展中经济。”这种说法也适用于其它一些高收入经济,即香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以色列,但不再适用于韩国。  相似文献   

10.
1月 22日东南亚香港“快报”一月二十三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向东南亚推销“友谊”》的文章,指出:现在苏联又到亚洲来兜销“集体安全体系”,派各种各样的代表团访问东南亚一些国家,甜言蜜语要求建立“友好合作”。评论说,“凡曾经与苏联友好合作过的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结果总是反目相向或甚至摩拳擦掌”与苏联“友好合作”必定没有好下场。 (《参考消息》1月24日) 2月 17日新加坡《每日新闻》2月17日报道,苏修在新加坡用贷款同蒋帮分子拉关系。文章说,“苏联是从1974年开始接近台湾系华侨资本的”。当地的其他国际金融人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和香港,是两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新加坡自由港创设于1819年,香港在1814年也开辟为自由港。这两个自由港,虽然自创办以来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左右,但并没有象其他老自由港那样衰弱下去,而是不断地繁荣起来。1986年,新加坡港甚至超过了鹿特丹,从世界第二大港跃居为第一大港。香港虽仍居于世界第七大港的地位,但它的集装箱运输业务迅猛发展,也在1986年超过了纽约港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集装箱运港,并可能在近期内赶过鹿特丹而居世界箱运港的首位。港口地位的提高,使新加坡和  相似文献   

12.
廖承志遣使南洋 1940年10月,香港。这是中旬的一天下午。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匆匆来到香港国际新闻社,急切地找到刚从桂林转抵香港的胡愈之。 一阵寒暄之后,廖承志单刀直人:“最近,陈嘉庚向周恩来提出,他在新加坡办有一份《南洋商报》。考虑到该报在南洋一带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建议中共派遣一名得力的文化人去帮他办报。周恩来答应  相似文献   

13.
1980年8月18日,在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召开的东南亚潮团联谊座谈会(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潮团代表出席)发起决定:今后每隔两年分别在各地区召开“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一届:1981年11月仅~20日,在香港召开。由香港潮州总会主办。出席的代表团10个,662人。大会主席为香港潮州会馆主席廖烈文。大会主题:敦睦乡谊,加强团结,促进贸易,发扬互助精神。香港民政司司宪黎敦义主持开幕典礼并致辞,香港大学校长黄丽松作了专题演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特派专使抵港致贺辞,并宣布该州的11月为“潮州月”。此次大会确定了年会…  相似文献   

14.
钱皓 《国际观察》2004,3(2):25-30
本文从历史与理论层面探讨了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中方决策人的心理因素 ,指出中国人的“受害者心理”与传统“龙文化”下的“大国心态”的相互交织是构建中美外交“脱序”态势的众多基本因素之一 ,同时提出“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是中国完成国家实现所需要的一种健康的国家心态。  相似文献   

15.
1938年的延安,像一盏明灯,给全国遭受日寇蹂躏的沦陷区人民乃至周边国家中的华侨,带来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广州沦陷后,滞留在香港的华侨青年要去延安,苦于无路无车,难于成行。当时沿海所有港口,全部被日军封锁了,外援断绝。 这年10月10日,南洋各属45埠华侨代表一百六十八人在新加坡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陈嘉庚当选为主席并发表宣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地位和对外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创立的伟大构想。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构想首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实践。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种史无前例的创造性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解决重大的特殊问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作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出现新一轮的热潮,在新加坡上市的民营企业已初具规模。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纽约的中资企业在海外的第三大筹资地。我国民营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民营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热潮中资企业在海外上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资企业在海外上市几经曲折,香港、纽约和新加坡等成为中资企业的主要海外筹资地。与之相应,中资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在新加坡止市的几家中资企业均为国有企业,1993年10月中远集团最先收购了新加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劳工落难新加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不少中国劳务人员带着美好的淘金梦想,前来新加坡打“自由工”,但最终发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场可怕的恶梦。最近,记者经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官员的引荐,与20多名身处困境的“自由工”同胞见了面,倾听他们诉说了在新加坡受剥削受屈辱的辛酸经历。“自由工”在新加坡属于“黑工” 在新加坡的建筑业劳务市场上,外籍劳工有 “公司工” 和“自由工” 之分。所谓“公司工”,是指与有关公司签约后获得了“工作许可证”的劳务人员。这些人为签约公司打工,在居留、住宿和收入方面都有保证。“公司工” 的被雇佣期也有明文规定,公司不…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南朝鲜经过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发展成为众所周知的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六十年代已经开始经济“起飞”,但它们在七十年代期间的经济高速发展却更加引人注目。七十年代世界各先进国,家经历了“石油危机”的冲击。经济发展速度普遍下降,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却仍能保挣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水平。1970年至1978年期间,南朝鲜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1%,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1992,(4)
证券市场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悠久,早在19世纪后期,英国殖民者就在新加坡建立了股份公司。1965年独立以后,新马两地只有一个证券市场。随着经济拓展和政治变化的影响,1973年新加坡建立了第一个独立的证券交易所,新加坡政府颁布了“证券业法”,保证了新加坡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金融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最高,1977年新加坡已被列为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的第四个国际金融中心。资金出入自由,公司盈利前景较佳,为新加坡证券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截止1984年底,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公司已达25家,拥有107名股票经纪成员,89名经纪商,上市公司达308家。它对筹集资金和调剂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