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带病北上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之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尽管当时政局动荡、情况复杂、形势严峻。孙中山还是由宋庆龄陪同冒险北上,试图为实现国家统一寻找出路。在孙中山北上途中,北京的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阀段祺瑞、张作霖进入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段祺瑞当上了“总执政”,而冯玉祥却被排挤到张家口去了。到达天津的当天晚上,孙中山突发高烧,肝痛剧烈,颓然病倒了。12月31 日,他剩坐的专列驶进北京前门车站。由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将军字焕章,原名冯基善。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882年生于河北青县兴集镇,原籍安徽巢县。行伍出身。早年曾任北洋陆军第十一师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抗战时期曾先后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部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3.
(一)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陈铭枢曾亲往南昌见蒋介石。1927年3月,陈铭枢即辞去武汉卫戍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职,离汉口出走。从事后陈铭枢告四军十一军将士书来看,当时陈铭枢、  相似文献   

4.
张作霖之子张学思 张学思(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相似文献   

5.
王树人 《党建》2009,(7):56-57
张作霖之子张学思张学思 (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相似文献   

6.
<正>一1948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大战场的反攻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国民党军队被迫从全面防御转为重点防御,决战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中国的曙光即将来临。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在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的指挥下凭借强大的兵力解放了山西中部,准备进攻太原。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司令阎锡山四处求援,蒋介石情急之中,将30军空运至山西。30军军长黄樵松原系西北军将领,跟随冯玉祥多年,为人正直,骁勇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争取高树勋的工作组 1945年秋,我军反击阎锡山进攻的上党战役打响了. 几乎与此同时,蒋介石派遣十一战区孙连仲的30军、40军及新8军总共4.5万人,在副司令长官高树勋(兼新8军军长)、马法伍(兼40军军长)率领下,沿平汉线向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犯.  相似文献   

8.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9.
正董振堂(1885-1937),河北省新河县人,中共党员。1920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曾参加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官兵发动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  相似文献   

10.
一、高树勋: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抗战胜利后,高树勋任国民党军新八军军长。1945年10月,孙连仲率高树勋、马法五、鲁崇志等三个军沿平汉路北上。大军走到邯郸、磁县一带,被我军围阻,  相似文献   

11.
贺龙,1896年3月生,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4年在贵州与任弼时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师  相似文献   

12.
夏明星 《党史纵览》2011,(10):20-25
贺龙元帅(1896—1969)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追随过孙中山,听命过蒋介石,最终站在了毛泽东的旗帜下;他亲身参加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早在1925年2月,他即担任了建国川军第一师师长,历任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  相似文献   

13.
昆明保卫战,拉开追歼战序幕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省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和政治争取之下,率国民党军第93、第74军在昆明起义,并扣压了国民党第6编练司令部司令兼第8军军长李弥、第26军军长余程万、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沈醉、第193师师长石补天等,从而关闭了胡宗南等部逃往云南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6):89-93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指挥员中,有不少人曾是自发的抗日义勇军的首领,人称“祁老虎”的东北抗联第11军创始人、军长祁致中,就是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晓美 《党史文苑》2009,(6):30-31
贺龙,1896年3月生,湖南桑植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等职。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军长,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1934年在贵州与任弼时军团会合,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任红二、六军团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并任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军区司令员、  相似文献   

16.
宋哲元,字明轩,山东乐陵人,生于1885年10月30日。他长期在冯玉祥部下供职,曾任旅长、师长及热河都统。1927年春,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他为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年底又任命他为陕西省政府主席。在1930年4月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宋哲元率部队与蒋军战于郑州、许昌等地。9月冯阎通电下野,冯玉祥此部西北军改编为陆军第廿九军,以宋哲元为军长。宋哲元在政治上是属于国民党中的地方实力派,有爱国的热忱,在民族危亡的关  相似文献   

17.
1938年4、5月间,中共中央长江局根据张友渔在北平有长期做国军上层工作的经验,派他去做石友三部队的工作。石友三原是冯玉祥西北军系统的。后被蒋介石收买,背叛冯玉祥,投靠了蒋介石。他投蒋又反蒋,几度反复。1931年,他被张学良打垮,只身跑到济南,不甘寂寞,跟土匪队伍冯寿彭拉上关系。他想利用这支队伍做本钱跟日本拉关系,进驻冀东。日本嫌他兵力小,缺乏号召力,没理他。他又去投靠宋哲元。宋哲元当时是“何梅协定”后成立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兼二十九军军长。其部下新六师师长高树勋提醒宋哲元,说石友三这个人靠不住,与日本人有来往。宋哲元说,当年一起共过事(指在西北军),收编他,总比让他投敌好。宋哲元将冯寿彭带来的人编了一个团,又拨给石友三两个团,让他当了保安旅长,后改编为师,让他当了一八一师师长。宋哲元为了进一步“羁縻”石友三,又把他提升为六十九军军长兼一八一师师长,并让高树勋听他指挥。高树勋认为宋的这一“羁縻”策略当时还真起了些作用,在刚提拔的这段时间,石友三与日本人没有怎么联系,但时间不长。平津、保定、石家庄失守后,二十九军包括石友三部撤退在河南滑县、道口一带。不久,石友三奉命往山东移动。张友渔到达石部时,恰逢蒋介石...  相似文献   

18.
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和季振同、董振堂等率部在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参谋长兼十四军军长,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和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战斗。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1933年1月8日在江西南城黄狮渡战斗中牺牲。随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并在瑞金建立"博生堡",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9.
正1950年11月7-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的率领下,分别经辑安(集安)、临江进入朝鲜,执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任务。从辑安进入朝鲜的是由张翼翔军长率领的9兵团第20军近5万人;从临江入朝的是9兵团的兵团部和由彭德清军长率领的第27军、由张仁初军长率领的第26军,共10万余人。9兵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三野在华  相似文献   

20.
列平 《党史纵览》2005,(2):34-38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国共产党多方努力,最后以释放邯郸战役中被我军俘获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兼四十军军长马法五为条件,换回了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军队无理扣押达5年半之久的新四军军长叶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