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北京的名城保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今年,北京市政协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作为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在刚刚公布的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里,纵贯南北的升级版中轴线与横贯东西的长安街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北京形象的"金名片",中轴线从永定门由南向北到钟楼鼓楼,把北京的一颗颗明珠穿了起来。串联起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中轴线,见证了明清24位帝王成败荣辱,见证了新世纪北京经济文化的腾飞。今天,通过对北京中轴线保护工作的推进,这条轴线从历史而来,将款款走进未来。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资源所在、优势所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为中轴线保护提供了最佳历史机遇。对于北京市政协而言,"文化北京"原本就是其建言  相似文献   

3.
北京中轴线     
正《北京中轴线》是一部全面展现北京中轴线风采的画册类书籍,由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合作编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中轴线》着重于挖掘和阐释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旨在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展现北京中轴线空间上的全貌和历史上的变迁,收集了北京中轴线上各时期及各角度的老照片、老地图、影印件等,并组织专业人员创作了反映新  相似文献   

4.
李建平 《传承》2009,(3):46-48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然而,经过测量发现,这条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与子午线有所偏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33位皇帝的宝座不是都歪了吗?为什么中轴线会偏离子午线?是古人有意为之?还是测量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祖希 《北京观察》2016,(12):70-73
正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明北京城的规划和中心建筑群的布局,不仅有其非常深厚的中华民族理念和文化渊源,而且也是都城中轴线运用的最高成就。这是当今世界上一条最长、最伟大,也是最壮丽的城市中轴线。时至今日,"北京中轴线"已为人们所熟知。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筹划,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讲述"北京中轴线"时,总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有人认为,"北京的中轴线在今天的旧鼓楼大街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8,(8):20-21
走进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一条宽阔的中轴大道从南到北贯穿其中。沿着这条中轴大道,人们率先到达庆典广场。广场两侧巨大的单体建筑“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呈三角鼎足布局嵌入中轴大道的两侧,它们带给你的第一感觉的确是感动和震撼!这些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建筑群,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北京城市中轴线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7.
8.
<正>天坛、先农坛、社稷坛、太庙四组坛庙,是中国对于天神、农神、土地和谷神以及祖宗的尊崇,是古代皇家祭祀制度的核心。这些建筑位于中轴线上,体现了中轴线建筑的祭祀功能与文化。人物日记中对祭祀时间、仪式场面、服饰等的真实记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有助于深刻理解中轴线祭祀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文丰 《北京观察》2017,(10):19-21
历史上在中轴线两侧对称设置的城市标志物,烘托了北京中轴线的城市中心地位.使之成为城市格局的脊梁,建立了严谨、主次明确、层级递进、收放有度的城市空间序列,使宏大的城市具有了强烈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北京观察》2011,(12):22-24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存于旧城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北京这座古都的"脊梁"和"龙脉"。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高低起伏,既体现了"居正不偏"的传统儒家思想,也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庄重与威严,是一条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城市文脉,对于展现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古代建都史和建筑史、对于促进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勃  龚卉 《北京观察》2023,(4):70-73
<正>北京中轴线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是旅游打卡胜地,也是一所综合性学校。北京中轴线更是开放的文化遗产,它张开手臂,欢迎每一个到访它热爱它的人。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脉、古都脊梁,凝聚了中国古老都城规划设计的宝贵理念,承载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高超技艺,充满了中国式的情趣和审美,也体现了北京城市乃至中国社会、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凝聚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满足休闲旅游需求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飞 《北京观察》2011,(12):25-27
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说过"这条轴线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引导人向中心建筑致敬的。"这条轴线指的就是北京城中轴线。  相似文献   

13.
晓沙 《台声》2007,(8):38-44
北京城起源于城市中轴线,它的发展也系于中轴线。2008北京奥运的举行,意味着古老北京的壮美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了现代。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盲目追风的多,真正原创的少;照搬照套的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注重形式的多,挖掘内容的少.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13,(5):65-65
为配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将于今年编辑出版《北京中轴线》一书,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力求为宣传北京中轴线、展示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作一份贡献。为保证高质量、高水平的出版成果,现向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北京中轴线相关照片。征稿要求:1.照片能够反映北京中轴线及其组成单元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文化内涵和历史事件。2.历史照片和新照片均可,珍贵老照片为佳。3.投稿照片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标注照片拍摄时间、地点、建筑  相似文献   

16.
郑永华 《北京观察》2013,(10):68-71
元明清三代,成为北京佛教大发展的繁盛时期。各佛教派的精英与领袖人物多进京弘传佛法.开展活动。北京各皇家佛寺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亦冠于全国。  相似文献   

17.
18.
严飞 《求索》2022,(6):31-37
历史因果具有复杂性,而历史社会学的宗旨又是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社会机理和发展规律。在以变量回归为主导的结构性分析中,历史分析简约为在历史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勾连出一条线性因果链,而忽略了历史行动者的身份主体性和行动策略性。据此,基于历史具体情境的文化分析视角,不仅要关注历史的动力因,也要重视历史的构成因,研究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如何透过一系列文化图示去诠释历史的图层,继而推动历史演进出期然或非期然的结果。这一视角既能处理非稳定文化时期的历史关键事件,也能穿透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实践,从而重现历史迭变的动态过程和情境现场。当以“情境—文化”作为历史社会学的分析工具时,要重视叙事观念、话语、策略的中国情境,构建出一套蕴含丰富本土性的学科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最美中轴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商业模式下历史文化保护的发展现状入手,就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存在的实践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保护策略和建议,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的历史文化商业保护新机制,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模式和城市整体规划相互适应、带动地方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