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期货业在我国有了迅速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期货交易在我国属于新兴的行业,历史很短,法律法规滞后,管理经验不足,出现不少问题,其中尤以期货欺诈行为突出,引发大量期货纠纷案件.本文拟对期货欺诈行为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期货欺诈行为的主要表现期货欺诈是指行为人在期货交易、经纪代理及相关活动中,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故意隐瞒实情或制造虚假事实,使客户产生错误认识.并实施一定行为的商业欺诈行为.我国现有关于期货交易的法规未对期货欺诈行为的内涵和外延作出明确界定,目前认识亦不尽一致,习惯上包括以下行为:  相似文献   

2.
期货经纪公司,又称期货佣金商,指接受客户委托,用自己的名义与期货交易所为期货交易,以收取佣金为业的公司。目前全国各类期货经纪公司已达数百家,由于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在实际经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其中以欺诈行为最突出。在审判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有的法院对期货经纪公司的欺诈行为与一般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不加区别,让其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甚至将期货经纪公司欺诈行为与利用期货交易为手段进行诈骗犯罪行为相混淆,抹杀了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犯罪的界限。因而,正确认定期货…  相似文献   

3.
期货欺诈行为及其认定高明生期货欺诈行为,是指期货经纪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及其相关活动中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故意制造虚假事实或隐瞒实情,欺骗客户,使客户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从事期货交易,从而损害客户利益,扰乱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4.
《法学》1991,(7)
在国际货物买卖活动中,有时会出现欺诈行为,使对方国家的商人受到损害。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商人,被欺诈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在国际贸易中一旦出现欺诈和诈骗的行为,在适用法律上,有的国家和地区系追究刑事责任,处以罚款他监禁;有的国家和地区则适用民法原则,追究民法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以保护受害人所遭受损失的利益。按照中国的民法原则,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实施诈欺违法行为的人,究其违反民法行为的性质,系属侵权之债,必须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欺诈行为法律责任及其立法完善●华玉刚我国证券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拥有沪深两家证交所,上千家会员,数百家上市公司,交易品种包括A股、B股、基金、权证、国债现货、国债期货、国债回购、企业债券等众多类别的新兴市场。然...  相似文献   

6.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福建 《河北法学》2002,20(6):150-153
诉讼欺诈行为不仅违背了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干扰了正常的民事诉讼秩序 ,而且有可能使受诉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作出错误认定 ,进而在实体上作出错误的判决。诉讼欺诈行为的社会危害极大 ,但目前司法实践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对于诉讼欺诈行为 ,行为人应分别不同的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期货欺诈行为的认定与审理韩凌一何谓期货欺诈行为?笔者认为,期货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要是期货交易所、经纪公司、经纪人)在期货交易、经纪代理及其相关活动中欺诈客户、扭曲期货市场功能,损害客户利益的商业欺诈行为。笔者从海口、深圳、广州、武汉等地法院所受...  相似文献   

8.
期货欺诈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的区别张临伟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期货交易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国家有关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加之期货交易是一种高级的市场交易方式,专业性强,操作技巧难度颇高,因而期货交易中经纪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9.
1992年元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首开期货交易业务后,目前,全国已有期货交易所40余家,各类期货经纪公司已达400多家。随着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期货纠纷也随之产生,且呈上升趋势。从各地涉诉的期货纠纷来看,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期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突出,亟待政策法律加以规范和调节。本文仅就期货欺诈行为的认定与审理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0.
期货透支交易及其法律责任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透支交易产生的民事责任是期货交易法律责任中一 种主要类型的民事责任,对因透支交易造成的客户的 损失究竟应当由谁来承担,以及如何承担等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笔者试图从透支交易的概念、类型、形成前提和原因,以及法律性质等角度出发,对透支交易产生的法律后果的承担问题作一探讨,以期能够对这个  相似文献   

11.
12.
税法的主要内容,是规定纳税人应如何正确、切实地履行纳税义务。违反税法的行为,其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结果都表现为纳税人未依法履行他的纳税义务。人们通常把这些行为归结为四种类型:漏税、欠税、偷税、抗税。漏税是指纳税人无意识地漏缴或少缴了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漏缴或少缴了税款,从而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在主观上则表现为纳税人的这种行为并非出于  相似文献   

13.
一、委托贷款行为的法律性质由于委托贷款是由受托人为委托人利益与第三人订立借款合同,因此与委托代理极为相似。因而有人认为,委托贷款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行为。但我们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其一,委托贷款中委托人与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的资格要求不同。依据传统民法理论,委托代理的制度价值在于使被代理人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能力,通过代理人的活动,实现与他人从事民事活动的目的,取得权利或承担义务,从而不必事必躬亲。因此,在委托代理中,代理人是否具有从事…  相似文献   

14.
一刑事诉讼法中并无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这一明确概念,但是民事诉讼法第10章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其中第100条,第101条、第102条和第106条规定了13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如“违反法庭规则,扰乱法庭秩序”、“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等等。稍加对照,不难发现,诸种类似的违法行为亦不时在刑事诉讼中出现。笔者认为所谓妨害刑事诉讼行为即指故意扰乱和破坏刑事诉讼秩序,妨害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妨害刑事诉讼行为从本质而言是一种破坏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行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及时排除妨害刑事诉讼行为,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何能高时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回扣之风无孔不入,虚假广告大张旗鼓……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合法权益,扰乱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过去没有一个系统的反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学意义上看,“欺诈”、“诈骗”、“诈欺”的概念是相同的,即采取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三个名词的词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从法律意义上看“欺诈”、“诈骗”的法律概念也是相同的。我国《民法通则》和三部合同法的规定和司法解释对欺诈的解释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的诈骗犯罪的解释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以上民事“欺诈”,刑事“诈骗”的法律解释基…  相似文献   

17.
朱建春 《中国司法》2001,(12):41-43
一、民事欺诈行为的概念、构成、分类和表现形式一民事欺诈的概念:欺诈,亦称诈欺。我国古代法律中称为“诈伪”,即以欺骗、伪造的手段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新中国的立法中,《民法通则》、《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均规定了欺诈,但对什么是欺诈却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立法定义。《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该规定并未给欺诈作出定义。但在随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中规…  相似文献   

18.
干涉合同履行行为,这里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阻止、妨碍合同履行的行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为了追求某种经济利益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简要梳理了法院对受欺诈行政行为的审查后,以行政机关为视角,认为基于相对人欺诈而实施的行政行为具有违法性,但判断导致这种违法性的过错标准应当是法律上对义务的配置,因而行政行为的违法与行政机关的过错并不完全一致;受欺诈行政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的确定必须以主观过错和客观违法为要件而不能仅仅以客观违法为要件。本文以此为基础,主张在我国进行四个方面的法制改革,即确立无效行政行为制度,改革仅以违法为构成要件的行政赔偿制度和不以主观过错为要件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实施授益行政行为的事前和事后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有关诉讼欺诈刑事责任的立法处理,有赖于对该行为学理性质的准确定位。本文认为,原有理论均未能对之做出圆满解释,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