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咚 《检察风云》2013,(6):25-25
腐败现象的滋生乃至蔓延,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一大痼疾,也是危及政权稳定和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重大毒素,更重要的是,它令道德沦丧,人心扭曲,诚信缺失,社会对立加剧,奢靡文化盛行,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恒久的深切的损害。虽然其主要原因是国家政治制度、治理体制和机制的不具备或者不完善,但中华民族传统基因、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社会心理以及相沿成习的中国官场媚俗习气等元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对腐败问题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肖光辉 《现代法学》2012,34(4):28-38
权力分立,在古代的罗马已经初步形成。这种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到了现代社会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各国根据古典主义、启蒙学者提供的学说理论进行了数百年的实践,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实践模式。比较古代罗马与近现代社会的实践,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通过社会关系史的变迁进一步考察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以为我们深入研究权力分立学说的理论创造条件,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的相关领域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演变,从建国初期的“四大阶级”演变为只有工人与农民的“两大阶级结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古老的“身份分层”悄然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因素在中国的社会分层过程中的作用急剧增大,但传统的政治资源仍然左右着中国的社会分层格局。社会分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现象,适度的社会分层、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要形成适度的社会分层和合理的分层结构,必须使之建立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必须遵循社会分层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撤检派"基于检察制度与"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不兼容的理由而主张撤销中国检察机关的建制,而"挺检派"虽拒斥"三权分立"的理念,但同时又笃信"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权力制衡原则",并以此作为主张维护和完善中国检察机关的"理论根据"或"原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对"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的前世今生以及是是非非的深入考察,以及对中国政权建构的原理和制度特色的精细解读,从中国政权建构的理念和政制上排除了中国检察制度与"权力制衡原则"的内在关联,则认为应当另辟蹊径,为中国的检察制度建构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或"原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判例法与普通法系的判例法的异同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中国古代判例法与普通法系的判例法的相同点有:认识论上都以折衷可知论为基础。中国古代虽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有可知论的立场,但到战国晚期,特别汉朝时开始出现折衷主义的思潮。中国古代判例法在先例创制上由于受到儒家等道德伦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实质性说理取向。两者的不同点有:中国古代判例法的效力来源基本上是一种权力结构下产物,而普通法系却是一种习惯、非权力下的产物。比较分析两者可以发现如下结论:判例法的运行对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价值语境具有很高的依赖性,于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由于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价值语境的不同,所以导致了相应国家、社会和时期的判例法呈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深受资源紧缺的困扰,粮食和土地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乃至政权更迭的关键因素,巨大的内部压力是导致对外"懦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整个中国社会谈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是有关“诚信”的问题。诚信的缺失使得人们倍感诚信的可贵。于是,呼唤诚信,要求诚信,赞美诚信,成为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以来我们中国社会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主体社会话语”。那么,在我们的学术界,或者再窄一点,在我们的法学界,最缺失的是什么呢?当然,我们可以罗列很多。诸如学术界较为注目的学术剽窃、抄袭之事。但愚以为,我们最缺失的是传统的中国读书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9.
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滥用性。任何掌控了权力的机构或者个人,都具有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在当代中国,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对权力进行有效地制约,防止其被滥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权力制约的相关理论和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试图找到较为适合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汽车进入日常家庭生活步伐的加快,中国社会也快速步入现代交通社会,因交通事故引发的损失赔偿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对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损害赔偿问题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或者是因颁布时间过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脚步迈进新的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正面临着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双重挑战。加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是应付挑战的对策之一。本文对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社会史中的“长时段”概念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结构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阶层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生活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以及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阐述,试图构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必须具备法治的精神和反映法治精神的法律制度两方面的因素。没有观念的革命,法治就可能是空谈。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适应加入WTO、中国经济融入世界一体化的要求,适应中国从传统社会结构体系向现代社会结构体系的历史变不敷出须高度重视和培育适应时代潮流、具有鲜明时代精神、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性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3.
行政程序法的模式与内容性结构如何定位与设计,乃是行将制定的中国行政程序法所直面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或许可以以某种价值观或者其他理论支撑起一个设想或者主张,但通过对现行世界上存在的12个成文行政程序法典的内容进行分解和统计,并以"规定率"为依据,提出中国行政程序法的模式,特别是内容结构方面的设想,这也不失为一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所谓法制公信力,是指一定政权区域内所制定的法律制度,在其社会成员中受到的重视与遵守程度的高低.一个法制公信力很高的社会,其社会成员笃信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性,所以,一定会把这个社会的各种法律制度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别无选择的准则,那么,这个社会的法制效力就能够达到相对意义上的最优化,由此,这个社会的秩序也肯定是比较良好的;反之,一个法制公信力不是很高的社会,许多社会成员对这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持有轻视或者怀疑心理,那么必然的,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他们就不一定一定以这个社会的法律作为决定自己行为的唯一选择,这样,这个社会的法律制度之效力就要大打折扣,因而,这个社会的秩序也就不可能如法制之所要求的那样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学在概念分析上有着自己独特的中国性质、中国品格和中国逻辑。也正是这样的概念属性,决定了中国法学在当代或者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困境仍然是一种现代主义困境。因此,重申并更新现代主义内涵仍然是中国法学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现实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以及人类政治法律文明共识,为研究基础和资源,从中总结、归纳、概括和建构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经验而又在约束条件下具有普遍真理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这种研究不仅要致力于总结和概括宏观意义或者一般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框架,而且还要特别地总结和概括微观意义或者部门法学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还在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艰难求解之时,一个新的城市二元结构图像又已隐约浮现——中国城市贫困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研究背景七十年代末中国农村改革以后,农村权力结构变化,利益关系增加,村民观念改变,农村纠纷的数量较以往有大幅度的上升,性质和以往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农村纠纷的解决开始更多地进入中外学者的视野。纠纷解决本是社会科学各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或者从社会控制的角度,或者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或者以法律为核心,或者以社会交往为主要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政策与公民权利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论题,社会政策对于公民权利的实现,并没有引起法学家充分的注意,因而成了一个被忽略的领域.而社会政策理念和社会政策自身,又在某种成度上拓展或者限制公民权利的实现.社会政策对于公民权利实现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政策对公民权利构成、公民权利实现的方式、公民权实现的趋势等.在当代中国的制度实践中,社会政策无疑会影响公民权利的建构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巍 《法学家》2007,(1):15-18
一、基层司法的功能 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在于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现代化转型.新农村意味着现代化的潮流已经冲击到了广阔的中国农村,农民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商品经济的洪流,方式不一,或者到大城市打工,或者耕种的土地因各种名目的开发而易主,甚至仅仅是卖出自己的农业产品并换取需要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