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湖北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蒲纺曾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从1995年开始,由于诸多原因,蒲纺连续多年亏损,群众生活困难。生活的无奈让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最终,无奈的选择改变了生活的无奈。  相似文献   

2.
吴俐萍 《工友》2006,(12):20-23
位于咸宁赤壁的“蒲纺”,这个曾经多次荣登“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的大型国企,昔日辉煌已经不再。建厂37年,有着15000多名职工的蒲纺,如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蒲纺,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铭记,她就是湖北蒲纺集团工会主席常雨琴。一个时刻情系特困群众,日夜为群众奔波,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好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蒲纺工业园区黄荆岭小区工会分会主席,芝麻官管芝麻事,虽然管的是小事,但都是些急事,有的还是难事,日常事务非常繁杂烦琐。蒲纺作为特困改制企业,困难群体大,虽然企业人转型为社会人,但职工群众一有困难,他们习惯于找工会组织。小区有一位下岗失业,身体有病又离异的男同志,有点自  相似文献   

4.
《工友》2007,(2):58-59
常雨琴,湖北省工会维权工作十佳个人、蒲纺集团工会主席。在湖北,他就是第二个“潘兰英”。如果有人对她如此深情地守望着必制过渡时期的、失去昔日辉煌的蒲纺,对她如此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呵护着蒲纺的困难职工家庭而感到不解的话,就请读一读常雨琴用爱心写成的散文吧。  相似文献   

5.
常雨琴 《中国工运》2007,(5):13-13,20
我叫常雨琴,是武汉下放知青,现任湖北省赤壁市蒲纺集团工会主席。2004年我所在的企业改革改制,15000多名职工中有9000多人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在企业和职工处于困境,各种困难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时,工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考验。作为一名工  相似文献   

6.
《工友》2007,(3):57-57
守望者对麦田说——麦田啊,你可知道: 走进蒲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走进蒲纺,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鼓舞;  相似文献   

7.
吴俐萍 《工友》2009,(3):6-8
在“蒲纺”破产期间,韩用胜带头聚众上访…… 2004年2月,韩用胜夫妻所在的蒲纺丝织厂破产,900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群体的困难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在不断上演的群体事件中,韩用胜多次上访。在蒲纺俱乐部那场领导与职工3000多人现场对话会上,他带头呼喊口号,并多次言辞激烈地走进领导办公室,还到武汉、北京上访,  相似文献   

8.
“岗位不会从天降,观念一变天地宽……”日前,在蒲纺集团有限公司再就业明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万昌兰等6位再就业明星用自己再就业的亲身经历为下岗职工“补脑”。此举,是蒲纺集团有限公司缓解就业压力、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又一举措。随着纺织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蒲纺集团先后有6000多名职工下岗,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加上部分职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企业存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对公司组织的各类定向性再就业培训持消极抵触态度。甚至个别职工下岗很长时间仍然抱着“站着要、睡着想、没有工资找厂长”的思想,上访、闹事等现象时有发生。“难的不是再就业,仍然是转变观念的问题”,蒲纺集团公司常委书记、董事长雷爱民说。为此,公司着重从思想工作入手,除了在《蒲纺  相似文献   

9.
常雨琴,湖北省工会维权工作十佳个人、蒲纺集团工会主席。在湖北,她就是第二个“潘兰英”。如果有人对她如此深情地守望着改制过渡时期的、失去昔日辉煌的蒲纺,对她如此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呵护着蒲纺的困难职工家庭而感到不解的话,就请读一读常雨琴用爱心写成的散文吧。  相似文献   

10.
章诚 《工友》2010,(2):55-55
王建新是湖北黄石人,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下放知青,下放不久就进蒲纺总厂当了一名工人。那时候,工人阶级很红火,他拥有了这只‘铁饭碗’觉得非常满足,学习积极认真,工作兢兢业业,待人谦虚诚恳,都说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男子汉。没想到,厂子破产以后,他和那些下岗人员一样,就成了一名勤劳朴实的下岗工人。  相似文献   

11.
湖北蒲纺三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团委千方百计地为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条件,不遗余力地推动岗位学习、岗位成材,帮助和扶持高素质的企业“复合  相似文献   

12.
何家票  徐栩 《时代风采》2011,(24):18-19
生活总得继续下去,毕竟还要找新的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走法律途径是无奈的选择,出门打工.等不起也耗不起.能用和解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和诉求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只能这样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09,(7):26-27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公司生产经营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市场萎缩、效益下滑、资金周转减缓、生产任务不饱满.生产订单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名。在危机面前.裁员、减薪成为同行业企业无奈的选择.以致有的企业停产关闭.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10,(10):I0001-I0001
包神铁路公司连续十一年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强化了包神安全运输生产管理,构建了和谐的包神企业安全文化,提高了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公司自1999年至今,连续10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5.
在"蒲纺"破产期间,韩用胜带头聚众上访……2004年2月,韩用胜夫妻所在的蒲纺丝织厂破产,900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群体的困难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8,(12):40-40
《工友》编辑部:我以前是个体户,1996年进企业工作。2002年,企业经营不善破产。企业从1996年10月起为我办理了养老保险的,厂子破产后,从2002年起我个人接续了养老保险。到2009年5月,我就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了,但我的养老保险连续只缴了15年,不具备领取养老金的条件。请问:像我这种情况,可否再缴两年养老保险费,到2010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何中伟  相似文献   

17.
王常华  樵翁 《工友》2009,(9):22-23
最高明的医术是帮人防病,而不是等病入膏肓后再施救。 葛洲坝集团公司连续8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其中,预防为主是他们的诀窍。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多数企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纷纷给职工加薪,有的员工整体薪资水平提升30%以上。应当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也是应对当下“用工荒”的一个有效措施。某企业今年增资幅度较高.却仍然留不住人.让人纳闷。问及正在跳槽的员工方知缘由。原来,员工们对这家企业的工资待遇是满意的.但对这家企业只是像机器一样的工作不满意。没有企业文化.缺少关爱尊重。缺乏精神生活.工作并不快乐。因此.他们自然要作出另一种选择。薪酬管理上有个著名的雷尼尔效应.说的就是当工资达到或超过基本生活需要后.愉快的环境也是留人的因素之一。红豆集团是一家拥有2万余名员工的大企业.去年连续3次加薪.员工月薪超3000元.全年收入达4万元。除了靠加薪留人,红豆集团更靠感情投资:靠福利留人,补贴、假期不少;靠文化留人.娱乐生活丰富多彩:靠职位留人.人人都有上升的空间:靠情感留人.员工有难主动帮:靠诚信留人.让员工有话语权。红豆集团正是让员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而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今年不仅基本留住了全部老员工.而且在各地出现“民工荒”的形势下.仍然顺利地增招了2000余名外来员工。  相似文献   

19.
《工友》2010,(7):45-45
《工友》编辑部: 我们是供销社系统20世纪70年代招用的临时工,后转为企业劳动合同制工,自1999年开始,先后达到了退休年龄。对于我们转为合同制工之前临时工阶段的工作年限是否应当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是否应当视同缴费年限,我们与当地社保部门认识有冲突。  相似文献   

20.
李湘如 《工友》2011,(12):22-22
《工友》编辑部:我上世纪70年代进入国有企业工作,1999年企业改制,我自愿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自谋职业,解除劳动关系之前依法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从2004年开始,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养老保险费。现在我将满60周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