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卢荻 《广东党史》2003,(2):40-45
1950年6月10日,台湾台北市北郊马场町刑场响起了一阵罪恶的枪声。四位视死如归的爱国志士惨死在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枪口之下,成为震动海内外的一宗政治大血案。四位志士分别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吴石的亲密朋友、国民党“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  相似文献   

2.
杨清 《湘潮》2011,(11):24-27
〉2011年,是我父亲杨奇清诞辰100周年。他出生于1911年农历十一月初六,逝世于1978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33年了,他那笑容可掬的慈祥面容,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一个性情开朗,永远与困难作斗争,在哪里都能找到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我父亲李魁林是河北省徐水县小西张村的党支部书记。我家是掩护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堡垒户。在对敌斗争最残酷的岁月,我家险些遭受灭顶之灾。但父亲当时毫不顾虑自家的利益与安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同敌人进行了英勇、机智和顽强的斗争,他的事迹至今还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父亲自幼习武,曾在冯玉祥部任过武术教官,人送外号“盖京南”。  相似文献   

4.
<正>采访时间:2015年4月18日吴仲禧是我党隐蔽战线忠诚的共产党员,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今年清明节后不久,吴仲禧的长子吴群敢从北京来广州探亲时,和五位弟妹一起接受《红广角》编辑部的采访,追思父亲的丰功伟绩,缅怀父亲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张宏志 《湘潮》2012,(5):25-27
2011年1月26日,我敬爱的父亲、原教育部党组书记、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在与病魔顽强斗争了6年之后,与世长辞。在我草拟挽联时,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思之再三,万千思萦凝结为  相似文献   

6.
访台有感     
2004年7月18日,上海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城市社会研究所所长夏军率上海行政学院参访团一行10人赴台湾,进行为期9天的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先后参加了由台北市政府公务员训练中心(简称公训中心)主持的“社区管理和居民参与”学术研讨会,考察了台北市都市型社区改造的模范社区——松山区松寿社区介寿里、台北市政府下属的两个重要的事业机构——台北市自来水事业处与台北市大众捷运有限公司.参观了台北市政大  相似文献   

7.
徐舟 《党史纵横》2004,(7):42-44
徐舟,徐特立的外孙女,16岁就参加革命。在她80岁高龄时,她写下这篇纪念父亲黄宪章老人的文章。当我们有幸从徐舟的长子,当代著名党建学家、经济学家黄苇町那里得到此文时,黄苇町说:“母亲对自己一生的近于苛刻的反思是令人感动的。当时稿纸上泪痕斑斑,可见她对于自己在那隔断亲情的‘左’的年代曾出现的偏激充满追悔。”这篇文章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也是徐舟老人如月之皎、如水之澈的品质和人格的映照。本刊特将此文荐给读者,愿徐舟老人和更多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了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回顾了中韩人民的友谊,特别提到了出生在韩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曲者郑律成。一郑律成是抗日战争时期我父亲唐平铸在太行山根据地的战友。父亲说:郑律成在音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和他的坚定信念,和他多方面的斗争实践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和朱老总都是新中国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在我党、我军享有崇高的威望。1927年7月,在汉口筹划建立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武装的过程中,我父亲真正认识周总理。与朱老总相识,是在1918年1月在川中联合抗袁、共同护国护法的斗争中。我父亲多次夸他们为大德大才之人,并把他们当做终身战友和知己。他们一起拥护毛泽东、一起与张国焘斗争、一起呕心沥血建立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悠悠沅水,哺育了一位坚贞不屈、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红色湘女帅孟奇,她被人亲切地称为帅大姐或帅妈妈。坚贞不屈作斗争帅孟奇,1897年1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沅水河畔。父亲从事教育工作,母亲是普通的农家妇女。帅孟奇是家中老大,从小就很能干,家里人都管她叫大姐。192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学习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学  相似文献   

11.
1987年,《人民日报》曾以“无法埋没的历史事实”为题目,报道了1945年6月日本国内花冈町“劳工暴动”的事件。1992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映“花冈町暴动”电视剧,具体地反映了1945年6月30日,中国被俘劳工,在日本花冈町铜矿奋起暴动,打死4个日本矿警和一个狗汉奸的壮烈情景。那次事件,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国土上反对法西斯战争、反对日本法西斯奴役的正义行动,是一次表现中国人民高尚民族气节的英勇斗争。那次暴动发生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投降的情况下,所以震动了日本国,轰动了全世界。 这次日本花冈町暴动中,有原籍河北省新乐市的李秀深老人,他当时是12个暴动组织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名字曾被载入国际法庭档案。 李秀深,俗名李铁锤,男、现年72岁,是新乐市化皮村人。1991年应日本国进步人士和旅日华侨联谊会以贵客身份的邀请曾去日本参加花冈町暴动纪念活  相似文献   

12.
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一个人前进道路上的路标。”这是父亲生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我平凡朴实的父亲在学生时代就背叛地主家庭,毅然投身陇右地下斗争,为家乡的和平解放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即使在“文革”中蒙受不白之冤,父亲仍然对党、对人民充满无限的忠诚与热爱。  相似文献   

13.
正加拉罕,1889年2月2日生于俄国高加索地区的第比利斯。父亲米哈伊尔·加拉罕尼扬是高加索地区的著名律师。1905年,他们举家从高加索移居哈尔滨,后来又搬到海参崴。1910-1915年,加拉罕中学毕业后进入彼得格勒大学法学系学习。加拉罕很早就积极参加俄国革命运动。15岁时他投身于反对沙皇的斗争,1904年加入俄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30日,《求是》杂志社研究员黄苇町应省委领导邀请,在省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上作了"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专题报告。会后,黄苇町就如何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群众工作的时代特征、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5.
吴石,是台湾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国防部”中将参谋次长,1950年6月10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一辈外交家、原外交部副部长陈家康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肆虐时 ,受到残酷迫害 ,1970年7月7日他在湖南茶陵外交部五七干校含冤病逝。陈家康早在30年代初就在上海投入左翼文化战线的斗争及爱国救亡运动 ,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40年代 ,他又成为著名的上海周公馆中共发言人。他在上海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30年代的革命足迹陈家康原名宽、字有容 ,1913年1月13日生于湖北广济(今武穴市)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家庭 ,父亲陈云山在抗战开始后在家乡…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期间,我的心情总是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作为一个特殊观众,我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剧中那个"白天讲《醉翁亭记》,晚上飞檐走壁"的地下党员王一民,是根据我的父亲李维民在哈尔滨从事地下斗争的经历创作的,而"王一民"是父亲诸多化名中的一个。前些年,我经常去哈尔滨、吉林等地,根据父亲当年的口述,到他生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志士仁人中,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巾帼人物,她就是当时以大闹参议院而闻名于世的唐群英。唐群英,字希陶,1871年出生于湖南衡山新桥乡黄泥町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振威将军”,母亲曹氏诰封一品夫人。唐群英从小即是一位很特...  相似文献   

19.
窦应泰 《党史博采》2004,(11):35-37
关于江上青烈士黼早期革命活动,海内外传媒虽然曾有一些报导,但大多语焉不详.笔者曾亲自前往扬州,对江上青早期从事地下斗争的旧踪履痕进行了考证.正如有关资料记载的那样,江上青的父亲江石溪"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在反对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时,曾撰写小曲多支,到处教唱".由此可见,从江上青父亲江石溪由安徽迁至江苏江都县时起,其家庭就与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紧密联结在一起了.江泽民同志就出生在这个革命世家,其养父江上青,则是有据可考的"中共皖东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所披露的是,江上青作为江淮地区的早期共产党员,在扬州和上海等地秘密从事地下斗争等鲜为人知的经历.  相似文献   

20.
正向轩是贺龙元帅的外甥,七岁参加对敌斗争,九岁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向轩的军龄从贺英(原名贺民英,贺龙的大姐)牺牲的1933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二)算起,年仅七岁的向轩由此成为"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闹革命的贺氏家族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向生辉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