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活动实施3年来,累计已有102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我省的基层提供支教服务,有力地支持了“两基”攻坚。“两基”攻坚县的领导及广大群众都说,“两基”目标的实现,志愿者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今年8月,21名清华学生接过了已经传递了16年的支教“接力棒”,奔赴西部。他们之中,有15名共产党员。 每当毕业季,在清华大学,都有这样一批学生,他们选择了与投身职场、出国留学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赴西部、奔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予播种知识与希望。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是西部计划支教志愿者的格言。每年,清华大学都会从全校3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遴选出一批志愿者,经过为期一年的培训后,送他们到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对口学校支教一年,然后返校读研。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上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踏上了赴黔支教的行程。10年来,上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团累计派遣52名志愿者,3次获评“贵州省优秀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让20岁的理想有个归宿。”今年8月,2023届本科生陈作霖作为上海大学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分团团长,与4名队友前往遵义支教。  相似文献   

4.
他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一帆风顺上了大学。如果这样一直走下去,大学毕业,找个白领的工作,朝九晚五,提职加薪,买车买房,人生一直在一条线上跑。毕业那年,他看了西部计划招募志愿者的宣传,突然决定去支教一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青团》2017,(1):21-21
推荐理由: 这是全国第一部由一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独立撰写的长篇支教纪实,真实反映了叶楠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西部支教实践的心路历程。如实细腻地描述了大学生志愿者用爱心浇灌求知的土地、用责任培育待放的花朵、  相似文献   

6.
正"西部计划"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开发、远程教育、法律援助、基层工作、青年工作等志愿服务,为贵州基层输送了一支支宝贵的青年人才队伍,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西部计划"成为服务贵州精准扶贫、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开发、远程教育、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记者深入全省部分县区,记录志愿者在服务中的感人事迹。青石缝里助脱贫在水城县青林乡,"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穿梭在田间地头,割菜、装袋、搬运,手上的活一刻也没停下。"把产业带到大山,把技术用到大山。"2015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青团》2023,(16):29-30
<正>阿克苏地区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项目办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持续健全和完善西部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扎实有序推进西部计划项目工作,不断提升项目效能和活力。广泛宣传,“三个举措”吸引西部计划志愿者来阿服务团阿克苏地委坚持以宣传教育为抓手,  相似文献   

8.
驭曦 《新湘评论》2020,(3):37-38
她退休多年,本可惬意享受晚年生活,却不舍讲台,仍在教师岗位发挥余热;她年近古稀,却毅然决然放弃优渥生活,“自讨苦吃”到贵州、湖南等地大山深处义务支教;她身体单薄,却凭一己之力,将无数爱心人士拧成一股绳,奏响一曲暖人心田的爱心大合唱……她就是周秀芳老人——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2019年9月,她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9.
潘丽娅 《求贤》2023,(7):18-19
<正>“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群有志青年奏响的新时代乐章,他们拥有一个别致的称号“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近年来,一批批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的天津市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走出校门、背起行囊、逐梦西部,深入基层、服务乡村、奉献青春。李廷辉,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届毕业生,他在毕业之际放弃内地的高薪工作,毅然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西藏专项,选择扎根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基层乡镇,用无悔的奉献担当诠释青春使命。  相似文献   

10.
高源  李梅  兰坤 《中国共青团》2023,(16):31-32
<正>泸县项目办探索推行“1234”工作法,着力引领西部计划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团结、互助”志愿精神,以青春之“志”推动基层之“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县项目办获评2021年度全国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获评2022—2023年度四川省“优”等次西部计划县级项目办。  相似文献   

11.
在风景秀丽的樟江河畔,在贫困落后的“两山”腹地,人们传颂着一位支教老师爱生如子的动人事迹,他以慈父般的爱心教书育人,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家长的尊重、学生的爱戴,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爸老师”,他就是不久前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的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支教老师滕明龙。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00年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开展扶贫支教。近20年来,共计有92名志愿者先后赴化隆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民族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支教扶贫工作。"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志愿者,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来到青海奉献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难忘黄土黄河信天游洪哲1996年11月4日,我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志愿者来到山西静乐县扶贫支教。我所任教的故宫希望学校,位于距县城20公里的一条山沟里,当地属高寒气候,冬季最冷达零下20几度。我们要睡火炕,生炉子。火太旺时,炕烫得...  相似文献   

14.
“调星”记     
去年,我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从河南老家来到四川。一年来,有很多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去年8月的卫星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秋天,杨明在个人博客里,讲述了那一段艰苦的支教岁月,引起极大的反响,入围了该年度搜狐首届全球博客大赛最佳新人奖。同时,他还被评为2005年浙江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2006年7月,返回杭州的杨明,又雄心勃勃地组织了一支去西部的志愿队……  相似文献   

16.
李柏彦 《求贤》2023,(7):14-15
<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针对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该项计划自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全国累计.招募派遣465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今年44岁的王笃汪大学毕业那一年恰好是西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原本已经准备打包行李到北京工作的他,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向学校递上了一封请愿书,顺利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首批志愿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自 1998年由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共同实施以来,在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锻炼教育青年、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日,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人事部、国务院西部办联合下发通知,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特别是首次全面制定了实施这项计划的各项政策保障。这将对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以实际行动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弘扬“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杨发贵扎根农村,先后荣获“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候选人,“优秀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资阳特别贡献奖,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种梦想在追寻中成了信仰;有一种奉献在平凡中默默滋长;有一种执着在风雨中凝成了感动;有一种人他们的青春灿烂辉煌。别样的年华里他们如胡杨般坚强,如雪莲般端庄,他们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一群在路上的青年人,一群追求人生别样幸福的年轻人。而有幸作为2013年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的我,当瞒着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奶奶离开家的我因也曾在列车开  相似文献   

20.
文雯  晓司 《支部生活》2009,(9):48-49
2006年,中央“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扶贫)计划实施以来,全国已招募8804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该计划。至2009年6月底,国家继续招募约2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此计划。“三支一扶”这一部署,在后来的运行中催生了大学生“村官”的问世,目前全国已有13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分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