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洞穴奇案的讨论从未停息过,人们试图以理性的思考获得最接近事实同时又实现正义的判决.但是,在反复的认真努力后,人们突然发现所有的法律判断都存在某种难以自洽的困境,作为人类高级理性的法律智慧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质疑.但是,也许世界就是这样,不存在什么绝对权威的法则.即使我们面对的世界如此多变,我们也从未放弃在地球上作出直线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富勒虚拟的洞穴探险者案为视角,简要分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列举了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象,分析了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法律与道德冲突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洞穴奇案”作为历史名案,其不同的判决结果带给人们的思考,是持久和深远的,但从法律和道德价值的统一性,法之价值的层次性,正义价值的不可倒退性以及生命权的内在实质要求上看,本案的判决当是无争议的,即四被告应当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对大家一直批驳的"效率优先"论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反证.文章通过一个案例引入了法律经济学中的效率价值,从社会目标,市场经济,公平自身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将效率作为法律价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最终将落脚点摆在了效率价值优先对我国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刑法第 399条中“枉法”的认定标准问题 ,尤其是对于“钻法律空子”的司法追诉、裁判行为能否认定为“枉法”的问题 ,笔者通过比较分析德国的相关理论 ,认为主观标准、客观枉法标准和职务义务标准均不能作为认定“枉法”的标准 ;枉法行为既包括违背法律又包括违背事实 ;枉法对象既包括成文法又包括实质公正 ;犯罪动机是枉法的主观要件。文章最后分析了最新发布的刑法修正案 (四 )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许燕 《法制与社会》2013,(34):62-63
“洞穴奇案”是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富勒以19世纪发生的两个真实案例为基础而虚构的经典性案例,一度成为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文本.十四位法官基于不同的法哲学立场,面对同样的事实,适用相同的法律,则得出截然不同但又颇具说服力的结论.引出了困扰古今哲人的一系列法哲学问题:面对法律,道德,公义,人情的冲突,法官应该如何抉择?深入浅出的辩解犹如一桌法哲学盛宴,带给读者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本文尝试以法律的两大追求目标——秩序与正义的关系为切入点,进而论证出法律应为人们所确信,应该合乎人性,从新的角度思索洞穴奇案的判决.  相似文献   

8.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9.
黄培岳 《江淮法治》2014,(20):26-27
正商人前脚刚走,后脚东西就被偷,吃一顿饭的功夫500多万的沉香等昂贵物品就没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神秘案件?当真相大白时,结局却狗血得令人尴尬吃一顿饭500万没了2014年1月11日晚,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辖区发生了一起蹊跷的盗窃大案。失窃人张某住在海口某宾馆2608房遭窃的是一支龙凤纹沉香,重约7公斤,市值300万元,同时还有花梨木工艺品两块及玉器,被盗物品总价值近500万元。吃一顿饭500万没了2014年1月11日晚,  相似文献   

10.
司法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吗?需要专门的技能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没有疑问。司法当然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如何认定事实,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法规是一项十分专业的技术和技能,否则人们不会设立专门的法学专业、专门的学院或学校培养专门的司法人才。研究司法活动的规律成了法学研究的一项主要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法学又进一步分为理论法学——法理  相似文献   

11.
张书清 《现代法学》2012,34(4):98-107
资本扩张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与两极分化,将弘扬自由与平等为主旨的金融法拖入了目标和现实相背离的现代性悖论之中。从公正理念的维度,重新审视现代金融法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对于缓解法的服从性与正当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维护法的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中国金融法制的现代化进程,须对西方的现代性范式扬善抑恶,以求实现金融自由与社会秩序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保护动物几乎达成了社会共识,但仅靠道德约束难以为继。有人主张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保护动物权利,这极大冲击了传统法学理论。本文从法学角度,分析提倡动物权利在现今法律结构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句话说明了法律是道德的体现,是最低程度的道德.但同时也会让人疑惑——认定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罪与非罪的考虑因素之中是否渗透着对行为道德性的评价?法律能否强制执行道德?本文结合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一书对“夫妻黄碟”和“南京教授换偶”案所涉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见死不救事件的多次发生,使得其逐渐与刑法和犯罪联系起来。笔者认为,不宜将见死不救行为设定为犯罪,因为有道德义务不应成为追究见死不救行为的依据、见死不救入罪不符合刑法制裁措施的不得已性原则、惩罚见死不救罪客观上存在可操作性等问题。对于见死不救行为,可以通过严厉打击渎职、玩忽职守等犯罪行为,完善党纪、政纪,使国家工作人员身先士卒,通过立法奖励和鼓励见义勇为,以及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等措施来应对。  相似文献   

1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西方法哲学史上的一个经典问题。自然法学者认为法律必须符合道德要求,而包容性实证主义通过论证主张法律与道德并无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可能的关联,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展示了道德包容于法律的另一种可能路径,使法律与道德可能存在的关联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江淮法治》2009,(24):15-15
12月1日上午,南京一位63岁的杨老太倒在骑电动车的张女士面前,张女士立刻将老人扶起来,但是不到两秒杨老太再次倒地,无法爬起。双方各执一词:张女士称,自己当时在等红灯,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围观的市民也基本都站在张女士一边,称其遭遇了“碰瓷”;受伤老太则称,自己两处骨折都是新伤,希望讨回清白。  相似文献   

17.
刘星 《法学研究》2004,(3):27-38
将法学知识视为“科学知识”,存在学理上的困境。从法学知识学术运作的前提、过程、分析前见、资源支持、学术权力等角度来看,法学“科学主义”的努力是无法成功的。法律实践中,“法律”语词的争议性使用,尤其是探讨性使用,更凸显这种科学主义的困境。揭示法学“科学主义”困境的目的,不在于否定法学知识本身,而是为呈现其原有的实践品格,将法学知识视为法律实践的组成部分,提示法学知识生产者的重要实践责任。  相似文献   

18.
面对"合法的道德恶行"这一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难题,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化解之道。自然法学派主张通过宣布合法的恶性因违背基本道德原则而无效来否定其法律性,实证法学派则主张在功利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制定溯及既往的新法律来作为惩治那些所谓"合法恶行"的新的效力规范依据。两学派方法各异,结果类似,可谓殊途同归。由于实证法学派的处理路径具有理论支撑较为完善、处理程序较为严谨、后续依据较为健全、实践操作较为可行等多个优点,因此实证法学派的观点与做法值得建议采纳。  相似文献   

19.
哈罗德·伯尔曼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法学教授,他授课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20.
富勒是美国著名的法理学家,也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法的本质的目的性和法律必要的发展方向,使“法律事业”的特殊性体现在或者归因于具体的法律形式.他强调,法律与道德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开创性地提出了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观点,指出法律的存在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富勒的新自然法理论阐明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治的基本原则,将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变成了可变的活法,从而使我们对相关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