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特征,采用李超平、时勘2003修订的Maslach职业通用问卷(MBI-GS)对两所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辅导员总体职业倦怠处于中度水平,在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及总的倦怠维度上,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学历、职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方面,低成就感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扬 《法制与社会》2013,(26):230-231
高校女教师是一个不容忽视又常被忽视的群体,处于事业与生活的重重压之下,使得这一群体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整个社会都应当重视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并从完善立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和女教师自身积极应对等多角度、多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监所民警职业倦怠现状的分析,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职业幸福感,引导监所民警从个体方面培养积极心理,成就主观幸福感,同时也要在外部环境方面营造积极氛围,成就监所民警的社会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个人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和社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从社会、组织和个人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包括工作负荷和工作生活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和职业声望、学校管理、教师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因素,并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改进学校管理、教师进行自我调控三方面的缓解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现象也日益普遍。警察,尤其是监狱人民警察是一项风险系数大、极富挑战性、压力密集型的职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解决监微人民警察职业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6.
皮华英  杨元花 《政法学刊》2010,27(3):118-122
从湖南各地市随机抽取681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警察的职业倦怠状况,以期为预防和干预警察职业倦怠提供现实依据。结果发现:从整体看,湖南省警察情感耗竭达中等程度,人格解体程度较高,成就感低落也较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婚姻状况在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男女警察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上达到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的警察在人格解体维度上达到显著差异;不同警种的警察在情感耗竭上达到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警察在人格解体上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不同职务的警察在情感耗竭和成就感低落上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图书馆员自身职业倦怠的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少辉 《法制与社会》2010,(21):202-203
高校图书馆员在长期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会极大地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其自身出发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2005年从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以来,深深体会到心理健康对于一位民警、一个家庭、进而到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而公安队伍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既有一般自然人的共性,也有其职业带来的个性,影响民警心理健康的原因可以说是各不相同的,在此仅就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问题谈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周邦 《法制与社会》2010,(27):201-201,203
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工作、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正日益困扰着高校辅导员,而且已经严重影响着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健康发展。本文剖析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体现及成因,并就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监狱民警职业倦怠现状及调适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狱民警作为特殊的社会职业,紧绷的工作环境使得监狱民警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职业倦怠,这种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心理症状,正悄然向我国监狱民警袭来,且呈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监狱民警的职业行为及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刑罚执行的效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业功能。因此,分析监狱民警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发掘预防和调试途径当前一个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矫正官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需要面对极其封闭的管理环境和一群穷凶极恶的罪犯,而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下,矫正官很容易形成职业定势,对监狱警察这一职业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处突,从而影响矫正官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监狱的持续发展。本文重点从矫正官的职业倦怠、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矫正官的再社会化等三个方面来探析,以期对矫正官的如何加强健康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影响高校辅导员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基础上,辅导员个体要通过认识自身工作的价值、寻找工作中的兴奋点、进行个人生涯设计、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健康人格、学习减压技巧、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努力,从而实现职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整合,实现职业与个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存在对辅导员自身的成长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本文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出发,分析其成因,积极探索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光裕 《法制与社会》2013,(35):199-200
本文从高校教辅人员职业倦怠的概念及表现入手,分析了高校教辅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探讨了高校教辅人员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方法,对高校加强教辅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虽然表现在个体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上,但究其根本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笔者认为应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进行本土化的研究。本文即试从中国文化的官本位思想入手,探寻中国人职业倦怠之源。  相似文献   

16.
杨扬  朱兰 《法制与社会》2014,(7):183-184
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尝试从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视角来探讨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律师起源于古罗马。其自一出现至今,一直定位于一种服务性的角色。在我国,于2008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载明:律师是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青年律师作为这支服务性执业队伍的生力军,是律师队伍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唐国强 《政府法制》2014,(23):26-27
傅山(1607年—1684年),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亡出家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他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顾炎武由衷感叹:“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全望祖更折服流露:“先生之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由于傅山集多行之所长于一身,他高深莫测的法学素养和法制意识就被湮没忽视了.其实,傅山还是一个旷世少见、货真价实的法律奇才.他的一生中,无论为师喊冤还是为友辩护,抑或衙堂自辩皆胜诉而归.穷一生之力致反清复明之义举均可化险为夷,足见傅山的法制维权意识不容小窥.他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素养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验之谈和效仿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山西的东大门,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阳泉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率先转型、全面崛起、富民强市主题.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及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物流、商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基地.走转型、统筹、和谐、创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大推动转型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