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仪式的国家认同建构功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解决现代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分析结果显示,学者们对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这一主题关注度持续升温,但大部分作者仍处于独立研究状态。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图谱的分析发现,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和迅猛发展三个阶段,热点主题包括政治仪式的功能、政治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逻辑与路径等。从可视化分析结果来看,未来研究需要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并向多学科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呼唤人性、弘扬人道主义的作用;到了90年代,学者们开始在主体性转向和异化批判的范式下研究这一理论;世纪之交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转向的理论资源;新世纪以来,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变得多元与精专,并展现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合流的趋势。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也大致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四种范式。"人学辩证法"是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带给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冲击也最大,它刺激着中国学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问题和"当代性"问题。而"当代性"一端连着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和形而上学),另一端连着后现代,萨特就是在传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桥梁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海外的中国政治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国外学者开展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方法和路径对于本土的中国政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对美国主流政治学期刊的中国政治研究的梳理分析发现,一方面,美国期刊中的中国政治研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并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这首先表现在研究议题从比较单一的宏观主题向更加丰富的中观和微观层次主题转型。其次,开展中国政治研究的方法也从简单的描述性分析发展为多元化的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论取向。另一方面,美国期刊中的中国政治研究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这体现在美国的中国政治研究与中国本土的中国政治研究之间存在着鸿沟("向东"鸿沟),与美国的主流比较政治学之间也存在着鸿沟("向西"鸿沟)。美国主流政治学期刊中的中国政治研究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如何跨越两大鸿沟,进而实现新的学科定位并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界“国家建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家建构是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重要理论视角。当前国家建构的研究进展大体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进行的。国内学界在国家建构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诸如"State building"的翻译尚未完全统一,国家建构理论的国外思想资源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国家建构理论的适用性和限度未加界定。这需要国内学界在理论研究上继续深入,通过实证研究来深化国家建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行政论坛》2019,(1):13-21
农民工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农民工政策提供了一个公共政策变迁的独特经验。基于政策范式的理论框架,以1978—2017年985份中央层面的农民工政策文献为样本,运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方法分析政策目标、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政策主体、政策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政策经历控制(1978—1991年)、管理(1992—2005年)、服务(2006—2017年)等三次范式转变,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政策目标经历由纳入管控、规范管理向保障权益与促进融入的调适;政策价值取向经历由农村偏好、城市偏好向城乡统筹的转换;政策工具经历由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向行政命令、市场调节、法律规范等多重工具并用的过渡;政策主体经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主向中央职能部门为主的变动;政策对象的称谓经历由歧视话语向正面话语、具有劳动力价值向具有城镇化意义和关注农民工个人向关注随迁及留守家属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高压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激发了中国"政治生态"的话语热潮,然而,当前的"政治生态"话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实践话语,而非学术话语。在国际学术界,政治与生态基于不同方式的结合而形成了生态政治学和政治生态学,生态政治学已发展成为包含不同理论流派和理论分支的成熟学术领域,而政治生态学则研究较少。中国现有的泛化的政治生态话语、文学化描述的政治生态话语、本末倒置的政治生态话语存在生态观的严重迷失。要走出生态观迷失的困境,建构政治生态学理论,需要在生态内涵上实现个体性评价向结构性和规则化观念的回归;在生态伦理上实现从道德整体主义与等级制向个体生命伦理与互利共生关系的回归;在生态运行方式上实现从一体化结构的单向控制向多元分化与制约平衡的回归。当然,生态学的政治价值是有限的,除了"自然正义"以外,我们还需要求助于"社会正义"作为现代政治转型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国家认同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多民族混居、多民族共学、多民族共进"的新加坡共同体构建。回溯历史,新加坡构建国家认同的范式经历了由"制度"到"文化"的转变,国家认同动力机制经历了由"外生"向"内生"的转换,国家认同理念也经历了由"共存"到"一体"的嬗变。新加坡国家认同正是在这种与时俱进、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实现了国民统合。新加坡国家认同构建的历史演进启示我们:应以文化为根本、以公民教育为动力、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方向来推动我国的国家认同构建。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恢复学科建制以来,中国政治学事实上发挥着建制性作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政治学以译介为主,关心和研究的主题分别是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同时也开始了初步的自主性研究。进入新世纪,政治学界开始反思、批判作为"拿来主义"产物的流行理论,并初步建构起自主性民主话语体系和治理话语体系。在过去十几年里,中国政治学的研究主题是多元化的,其最大公约数是"国家治理"。政治学界展开了不同层次的国家治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政治学界要进行好的治理研究并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前提是还得对"国家的母体",即社会——尤其是各种非西方国家的社会形态进行比较研究,以便让治理理论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否则国家非但得不到治理,反而可能遭受无穷的内乱。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以降的中国边疆研究历经了从传统的华夷观、天下观到近代民族国家边疆观的视野转换。从清末、民国一直到本世纪初,几代中国学者围绕中国边疆史地、边疆治理展开深入细致的研讨,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和边疆学的建构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中的诸多原因,导致中国边疆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视野转换并不彻底,尚未摆脱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数千年的中心—边缘视角,也就难以与国际学术界形成严肃的对话和交流。过去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兴起的跨国史、全球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视野,应该可以成为中国边疆史和边疆学研究的有益补充,而近年来一批优秀成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边疆研究正在向跨国视野和全球眼光转换。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主张始终是社会各阶层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与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关的一场持续的政治斗争。"政府责任"是公共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经历了强化、巅峰、紧缩、回归四个阶段的变化。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偏低,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下降,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存在显著的"空间结构"、"类别结构"和"供求结构"差异。如何合理划定政府责任边界并高效履行责任,是我国未来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从"单一主体"向"协同供给"转变。重视发挥社会信任、公民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等社会资本形式对政治民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社会史。公共服务理论和政策主张始终是社会各阶层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是与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有关的一场持续的政治斗争。"政府责任"是公共服务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经历了强化、巅峰、紧缩、回归四个阶段的变化。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偏低,公共服务满意度持续下降,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存在显著的"空间结构"、"类别结构"和"供求结构"差异。如何合理划定政府责任边界并高效履行责任,是我国未来公共服务制度设计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从"粗放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从"单一主体"向"协同供给"转变。重视发挥社会信任、公民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等社会资本形式对政治民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呼吁拓展安全外延、建构"新安全观"的主张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同时也使"国家安全"具有了无限扩张,使之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超级大问题的危险。如果最终结果是这样的话,将无法划分国家安全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界限,也就无法开展对国家安全问题的任何有意义的研究。因此有必要从回答什么是国家安全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探讨国家安全的构成要件,以便使用一个标准来区分安全与非安全领域,从而为安全概念的扩展设置界限,避免其无限扩展,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国际安全,为建构和发展我国安全理论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从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向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从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向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寻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四次转变是历史合力的产物。深入研究这四次转变,为我们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积极回应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外有助于推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对内有助于增进我国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构和谐有序的"企业—社会—政府"关系,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成熟、定型的应急管理制度是实现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我国应急管理制度是富有中国特色、富含中国智慧的制度设计,其建构与完善的脉络呈现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理论样态。其中理论逻辑蕴含着应急管理制度的基本表征: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下的功能性与保障性;基于应急管理理论下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下的人民性与发展性。历史逻辑反映了应急管理制度化建构的演进过程及规律:既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应急管理制度的探索历程,同时遵循了应急管理制度化演进规律。实践逻辑是对制度诉诸"实践"的现实观照,要想将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从目标式的图景变成真实的样式,就必须从制度规范、制度运行和制度保障上,切实以制度威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17.
以SSCI收录的公共管理期刊在1999-2008年间刊登的研究中国公共管理的学术论文为样本,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从事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国际学术界的构成及国内外学者合作研究的现状,并分析其论文论述的主题及采用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国际学术界的构成上中国大陆学者所占比例偏低;在从事国际合作研究方面,大陆学者主动组织国际合作研究的能力较弱;在论题上,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主题与国内学者关注的重大热点问题吻合度较高;五成以上的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及分析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主,但进行理论检验的论文相对较少.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实现科学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路径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变化及战略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基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比较优势原则、动态原则和适时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转变原则.因而,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分工参与战略,不仅可以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层次,而且也是实现国际竞争优势和整体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献所反映出的政治价值观,本文试图通过内容分析方法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脉络及特点。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致力于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建设、控制减弱、服务力量提升,与此同时社会自理能力显著增强。此外,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从普遍意义上探究国家和社会关系特点,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社会关系中国家主动性一直很强、社会积极性逐步提高、国家以管控为原则向管理服务并行转变、社会以服从为宗旨向规范自主兼备转变,以及国家控制模式转向社会服务模式的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本概念既是历史的载体,又是理论建构和话语建构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一系列基本概念生成、演变乃至被替代的历史。"新民主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建构的典型。"新民主主义"概念的历史与实践彰显了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的核心地位。从学术史来看,"新民主主义"概念自《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率先发表和系统阐述后便受到热烈讨论并广泛传播。现有研究成果部分涉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考察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知识基础,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新的研究方法如概念史方法的引入便是突破研究困境的契机。深化"新民主主义"概念史研究既需要方法上的创新与自觉,如综合运用并严格遵守概念史与话语分析规则;也需要在研究内容上有所深入,如注重"新民主主义"概念的意义转换、建构功能和文化史取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