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过去10年里,尽管东亚地区是互联网发展速度最为瞩目的地区之一,但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也日趋高涨。在地区框架下探讨网络安全合作有着现实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东亚各国围绕网络安全展开的交流对话显著增多,并在具体的技术层面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展开了有限的合作,这些交流与合作构成了东亚地区网络安全机制的基本架构。但现有的合作机制也面临合作层次较低、机制碎片化严重等显著缺陷。  相似文献   

2.
印度具有构建海陆复合型强国的地缘特质,当前正面临从陆地向往海陆并重方向发展的战略转型,而美国印太战略的提出客观上加速了印度国家战略转型的进程。历史上印度海洋战略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其海洋战略的现状特征主要包括:坚持印太战略中的印度洋重心;强化在印度洋地区安全保障者的角色;深化双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未来印度海洋战略的实施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体系结构层面缺少体系压力与地区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其外部优势,而国内受制于陆地安全的现实和海军军费不足将继续成为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闫元元  冉杰 《南亚研究季刊》2020,(1):72-78,93,I0003,I0004
种姓政治深刻影响着印度国内政治。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是全印种姓政治最为典型的邦之一,是多支低种姓群众运动的发源地,产生了两个政治势力强大的种姓政党——大众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党。种姓政治在北方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大体可以分为发端期、成形期、强盛期和式微期四个阶段。种姓政治的发展有其内在局限性,加之印度人民党国族认同理念迅速扩张,种姓政治进入了衰退状态,但种姓领袖及其派系拥有的政治能量仍然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为客观研究并实际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提供了可能。近几十年中该学科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印度是最早接受西方社会学影响和开展社会性研究的不发达国家之一,因此历史地了解和认识印度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具有特殊意义。一关于社会学研究在印度的兴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印度社会学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回十九世纪,当时英国人认识到研究印度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对行使政府职能必不可少。其根据是:英国官员、传教士和旅行者十九世纪已开始在印度收集整理各种社会材  相似文献   

5.
李益波 《东南亚》2014,(1):30-35
在印度的东向政策里,泰国是重要的一环。2012年1月,印度与泰国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呈全面快速发展的趋势。本文试图在梳理印泰关系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其背后的动因以及对地区经济安全秩序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4月24-26日,时值四川大学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成立15周年之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与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于四川成都举办了"中国和印度: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所、辩喜基金会、印度  相似文献   

7.
莫迪政府具有鲜明的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底色,这一时段也成为印度人民党与国民志愿服务团相互关系的新阶段。目前双方关系表现出比较强的相互支持,具体表现为竞选协调、组织协调、人事协调和政策协调。作为政党的印度人民党和作为文化组织的国民志愿服务团各有自己的关注重点,二者的选举分歧和政策分歧已有所凸显,将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印度政坛带来变数。  相似文献   

8.
印度具有构建海陆复合型强国的地缘特质,当前正面临从陆地向往海陆并重方向发展的战略转型,而美国"印太战略"的提出客观上加速了印度国家战略转型的进程。历史上印度海洋战略大体经历三个时期,其海洋战略的现状特征主要包括:坚持"印太战略"中的"印度洋"重心;强化在印度洋地区安全保障者的角色;深化双多边海上安全合作。未来印度海洋战略的实施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体系结构层面缺少体系压力与地区层面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其外部优势,而国内受制于陆地安全的现实和海军军费不足将继续成为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网络安全正在成为当今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印度对网络安全问题日益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崛起与东亚权力格局的变动和秩序变迁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中国崛起带动东亚权力格局的变迁,东亚格局的变迁又促使东亚秩序的变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首先讨论了中国崛起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事实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作为一个体系大国的崛起被夸大,其崛起的进程才刚刚开始,且只是经济的部分崛起.本文对当前和未来近20年的东亚权力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显示东亚已经浮现出中美两极格局,且未来20年内仍将朝着这一格局继续演变.在东亚两极格局已成现实的情况下,秩序变迁势在必行.中美是东亚地区秩序构建的关键力量,东亚秩序的未来将直接取决于中美在此问题上的战略互动,“一快一慢,双头领导”是本文提出的东亚秩序变迁的方向和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印度近几年来先后推出香料之路计划、季风计划、棉花之路等一系列海上合作新倡议。三者政府色彩明显,具有一定的战略影响,但推动主体、自我定位、地理范围等均有较大区别。一些分析将上述倡议视为对华反制措施,但依据并不充分,应加以辨析。中方应客观冷静地对印方上述海上合作新倡议进行跟踪研究;宜主动与印方对接,谋求互利;双方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起步,目前已经形成多层级的安全合作机制,安全合作涵盖多个领域,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已经臻于完善。实际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存在着安全合作实践性欠缺、双方安全合作预防能力不足、当前安全合作缺乏核心机制、双方的互信也有待加强等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未来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中国与东盟要重点加强互信建设;建立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核心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携手维护南海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13.
孙彩红 《东南亚》2013,(2):35-40
印度行政区划和层级目前主要包括联邦、邦和中央直辖区、地方。在行政区划之间及其政府层级上,具有复杂多样性特点,差异较大。在区划演变中,除了受到英国统治历史影响,解决语言问题和政治经济发展是区划变动的重要原因。这些对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包括行政区划变革的现实根据、设置与管理行政区划的法治化、减少政府层级、处理好行政层级与财政层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未来走向梁洁筠今年4、5月间举行的印度第十一届大选,同上两届一样无一政党获得单独执政所需要的过半数议席。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在大选后组织的少数党政府上台仅13天就辞职。接着成立的联合阵线多党政府也只有靠国大党(英)的支持才能存在。这一现象,看似象...  相似文献   

15.
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在东盟整体、湄公河流域国家和海岛国家这两大板块以及成员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关系,其对华政策也受这三个层面的影响。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致力于打造公私部门间"共同领导""共同责任""自我约束"和"自主治理"的网络安全治理新模式,以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保证国家网络安全、实现数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当前,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战略正处于转型期,特恩布尔政府在继承既有战略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战略进行了适时调整,包括增加对"印太地区"的网络安全投入、保持澳美网络安全战略的联动性、提高网络进攻能力以适应互联网军事化需要等。目前,网络空间无政府状态下中美权力的竞争态势正在加剧,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战略会带有一定的干预主义性质,并向"前沿防御"方向发展。受此影响,澳大利亚的对华网络安全政策可能会面临冲击。但是,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网络安全合作仍在向前发展。虽然中澳网络安全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澳大利亚对中国建设网络强国持欢迎态度,愿意与中国就制定网络行为规范、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国大党渐趋陷入衰落、印人党由边缘走到中央,邦级政党异军突起并与超大型政党共享政治权力,印度政党格局由三足鼎立过渡到两雄争锋。同时,悬浮议会下联合政府成为政治常态;第三支政党力量式微并淡出政治舞台,以国大党和印人党为核心的两大政党联盟交替执政;国大党和印人党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包容性增长方面已形成共识。未来,国大党短期内难以复起,印人党在政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存在,但其不会轻易改变联合政治的传统;国大党和印人党在国家建设、世俗主义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将更为严重;邦级政党仍将与全国性大党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共享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18.
海湾妇女: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静 《西亚非洲》2002,(3):61-64
历史上海湾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地位低下。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政府倡导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海湾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独立性增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虽然受伊斯兰传统影响,海湾妇女状况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妇女就业仍受限制,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利仍不容乐观,但展望未来,相信跨入新世纪的海湾妇女必将展示出新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回顾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 ,分别处在东半球和西半球 ,相距十分遥远。但自 1 9世纪初起双方一直存在着友好往来 ,交往的历史悠久。早在 1 81 0年 ,就有几百名湖北省茶农从澳门前往里约热内卢从事茶树种植。 1 880年 8月 1日 ,中国清朝政府与巴西政府在天津签订了《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并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互派使节。1 90 9年 ,中国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和公使前往里约热内卢 ,受到巴西总统的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巴关系得到了继续和快速发展。双边关系是从民间往来、首先是从经贸和文化往来开始的。 1 95 3年和 …  相似文献   

20.
杨昊 《国际观察》2014,(2):16-29
全球秩序是规范性和可行性统一的概念,是国家、公民社会和商业力量互动的稳定状态。它不同于国家中心主义的国际秩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世界秩序。全球秩序以人类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为价值导向,旨在克服全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挑战,手段是提供全球公共物品。世界政府模式、霸权稳定模式和新中世纪模式表达了不同的全球秩序设想。以变革论全球化研究者为代表的新中世纪模式在兼顾到国际关系现实的基础上,描绘了未来全球秩序的可能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