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由《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暨《政治学研究》2019年东北地区中青年作者座谈会于2019年8月17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及吉林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政治学研究》主编房宁  相似文献   

2.
高翔 《政治学研究》2020,(2):116-119
2019年11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政治学研究》编委会2019年年会”在杭州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政治学研究》编委、《政治学研究》编辑部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学学科发展、中国政治学的学术共同体建构,以及《政治学研究》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取得了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学习、研究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2019年11月2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在成都主办了“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教学与研究》和《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既有对现当代政治学发展的追踪、回应与超越,更具有中国视野与中国基因的学术自觉和致用导向。2019年11月3~5日,由中国政治学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等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出席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对政治学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入研讨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和选择,交流新时代以来政治学学科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加强政治学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合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于2023年6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会暨第四届“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论坛”。  相似文献   

6.
<正>为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道路,探讨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政治学学科建设规律和发展趋势。2019年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政治学会、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新中国70年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阳军 《政治学研究》2022,(6):146-151
<正>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22年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学研究》编委会会议。会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把《政治学研究》办成高质量学术期刊,推动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主题。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政治学研究》主编张树华和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政治学研究》编委会主任樊建新先后主持会议。樊建新研究员在会议致辞中指出,编委会在刊物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各位编委引领政治学界进一步做好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研究阐释,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8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从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性需求、中国政治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经验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9.
正1969年11月生,山西闻喜人,经济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天津市政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中国政治》编委,2019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审稿专家,202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9年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外国政治)、农村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系改革开放后较早进行"三农"问题研究的政治学学者。发表论文190余篇(CSSCI期刊论文55篇),其中:《政治学研究》2篇、《世界经济与政治》1篇、《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共5篇。发表的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篇、《新华文摘》摘编3篇、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4篇、求是网转载7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于20世纪20年代初创建以来,一直存在身份识别的困难。萧公权"采政治学之观点"的研究进路,彰显了其作为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属性。20世纪80年代的学科重建,逐渐形成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中国政治思想史特殊性的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和政治文化研究的引入拓展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选题视野和研究范围,有力地推动了编撰体例、书写风格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来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空前繁荣,涌现出了学界公认的"刘泽华学派"和9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这样的学科百年发展史上的典范之作。但中国政治思想史知识的中国特色的彰显,并未能彻底消解其与现代政治学知识体系间固有之张力。如何将中国政治思想有机融汇于现代政治学知识体系,仍需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中国政治学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新的、以定量统计方法为主导的政治科学,对已有的政治学学科发展模式发起了挑战。但这种挑战并未构成"范式更替",而是形成了整全性知识体系与专门性知识体系这两种政治学知识体系之间激烈的交锋,其结果可能是中国政治学进一步的两极分化。两种政治学知识体系应在中国经验上寻求共识和突破,基于中国经验建立相适应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中国政治学找到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为使广大学者了解2022年本刊重点关注的选题,现推出选题方向供参考。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民主的论述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论述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论述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5.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新发展、新阐述、新论断  相似文献   

13.
从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角度,再论政治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谭君久关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我和童之伟先生在《中国政治学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见《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1期)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应重视基础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要着力研究中国政治学理论,打牢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根基;要运用中国元素、形成中国体例、体现中国风格,确立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本体;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成果,体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特质;要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和中心,明确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目标路径;要在"坐而论"的基础上"起而行",筑起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中国政治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政治学研究》新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政治学研究》聘任了新一届编委,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并通过《政治学研究》编委会章程。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  相似文献   

16.
建构符合中国政治学学科特色与政治实践发展需求的学术话语空间与方法论体系,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界的共识与责任。其当下面临的问题是在科学实证化的建构取向下,如何在科学理性知识呈现的普遍性与中国政治不可同化的发展脉络之间,维系一种"呈现"与"揭示"的差异共生关系,且在此共生关系的话语空间建构中不断产生既对知识呈现而言的新材料,又对诠释本土政治机理而言的新方法。因此,我们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在与科学化建构相向而行的同时,要避免政治学术话语表述工具化,进而扎根于本土政治实践,发掘隐藏在历史文化脉络中的"原材料"。本文将话语建构回归语言、知识和话语间的内在博弈逻辑,并从语言交错、翻译延异、知识形态差异和演化,以及范式论对真理表述的局限性四个交织递进的层面,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建构及其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4):F0003-F0003
2023年,本刊将继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行政学知识体系;鼓励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推进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为此,设置了政治学、行政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2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财税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由《政治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国家治理与财政绩效"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150余位理论界和实践界  相似文献   

19.
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年春节档的黑马,刷爆了社交媒体。知名电影学者、北大教授戴锦华称:"中国科幻元年在2019年开启,这部电影向我们表明中国电影工业上了一个新台阶。"《纽约时报》称其为"标志着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到来"。出人意料的是,导演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学专业,"不务正业"的他是如何造就今天《流浪地球》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