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13日,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举办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30余位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和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央党校副教育长、时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政治语境。按照一般政党学理论,"革命党"与"执政党"并不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在西方,"执政党"是相对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一个概念;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革命党"是相对于"改良党"的一个概念。本文旨在对中国政治语境下政党概念的出现、使用和演变做一梳理,希冀这种梳理能够为更准确和更科学地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金融企业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升金融系统领导干部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7月23日至28日,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处和中国银监会党校联合举办"2 0 1 7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建设专题理论学习班"。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金融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4.
<正>为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道路,探讨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政治学学科建设规律和发展趋势。2019年10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国政治学会、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新中国70年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可以找到分析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三个根本要素: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我们可以运用"结构—关系—文化"的框架,来分析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内在逻辑。首先要理清相关的基本概念,这是分析研究问题的前提。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政治思维和政治态度。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和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6.
政治信任是政治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伴随政治信任的研究深入,它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知识领域。政治信任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政治信任施信方、被施信方、大众媒介和外部环境这四个相互链接的有机整体。政治信任研究是不同学科的理论不断交融的结果,包括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与政治沟通理论。不仅如此,政治信任对现实政治有着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增强政治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增强公共政策效率、提升政治绩效,形塑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7.
读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1年第1期张蔚萍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文(以下简称《文》),结合参阅他编著的《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以下简称《书》),受到诸多启发。但是,其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含义、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学关系的理解和表述,似有欠妥之处。为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理论建设,特提出商榷,并求教于众。《文》和《书》在说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的科学含义”时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最初……是一个实践性概念,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一个应用科学概念”;并且认为“作为一个应用科学概念,它已经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既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又包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4月24日至29日,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委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2019年第一期全国金融系统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团委员、中国金融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梅志翔出席开班式,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袁祥出席结业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刘钢、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濮旭出席  相似文献   

9.
政治哲学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政治哲学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反映了政治学的历史传统。在现代 ,政治哲学主要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 ,反映了科学取向的政治学对传统政治学的路径与方法的定位。“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西方国家现代政治学的基础 ,同时意涵对政治哲学的贬抑。本文主张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和范围与政治现象有永恒的和持续的相关性 ,它是人文性的 ,有“政治科学”不能取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并初步提出政治哲学的诸多特征 :观念性、抽象性、价值性、规范性、合法性、传统性、意识形态性、实践性和自己的方法与真理性标准。政治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关于政治的价值性范畴及其关系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对政治合法性的论证和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理论构建 ;二是关于政治价值范畴及其关系的元理论 ;三是社会政治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既有对现当代政治学发展的追踪、回应与超越,更具有中国视野与中国基因的学术自觉和致用导向。2019年11月3~5日,由中国政治学会和郑州大学共同主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政治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暨"新中国70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等7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3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兴成出席大会并致辞。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基本含义与比较分析政治文化模式作为研究政治文化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提纲挈领地说明政治文化的范畴体系,因此,在整个政治文化学科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理论价值。研究政治文化模式,首要前提是为其概念即基本含义作出简洁而明晰的界说,而在阐释之前,  相似文献   

12.
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净化政治生态:问题、逻辑与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不仅需要强力的反腐败斗争,良善的政治制度,更需要建设优质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应聚焦影响政治生活的问题视域,着力解决多元文化、亚文化、政治认同分歧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应把握全面净化政治生态的逻辑运思,充分理解政治文化建设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在联系;应拓展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进路,从坚持"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规矩意识等入手。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11,(6):2
2011年4月27日至30日,由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与内蒙包商银行党委共同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论坛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央党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包商银行机关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负责人等130多人出席论坛。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央党校原教育长郝时晋同志在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就把握政治大局、加强理论学习和理论指导、拓宽理论视野等问题发表了讲话。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报刊社社长  相似文献   

14.
4月6日到9日,全国研究会和广东省研究会在深圳联合举办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研讨会”,就目前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7,(5)
<正>干部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干部成长与政治生态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干部的健康成长就无从谈起;政治生态影响着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而干部的为政行为又反过来对政治生态产生影响。一、"政治生态"的概念及对干部成长的意义1."政治生态"的概念。"政治生态"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政治生态是一个系统,即党员、干部按照党的宗旨、信仰、使命、组织原则和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5日-7日,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典型经验交流研修班。研修班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理论问题。研究该理论对于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多元文化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理论价值。对市民社会概念的梳理是对该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研究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质以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两者的关系是提高理论认识的关键。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发展模式的研究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8.
《廉政文化研究》2021,12(3):63-70
党内政治文化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基础力量,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也是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要着力点。探究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规定性及其结构层次,是充分认识党内政治文化、从理论上厘清党内政治文化与其他事物间关系的逻辑前提,也凸显出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内涵以及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此明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对党内政治文化结构层次进行分析,发现党内政治文化呈现"政治价值观—党内制度规范—行为作风"的圈层结构,其从结构到功能的表现形式上同构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本质内容和主体框架,明确了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指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价值观、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法规制度同频共振、促进党内政治文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人注目地明确地提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的概念命题。他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分解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将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相提并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民利益的整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人民利益的背离和侵犯。江泽民同志对人民利益构成要素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会议政治文化研究缘起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要求。研究当代中国会议政治文化必须正确理解"政治文化""会议文化""会议政治文化"等概念。当代中国会议政治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包括会议政治文化的制度形式、工作方式以及研究内容。当代中国会议政治文化呈现出政治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民主性与集中性相统一、激励性与竞争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