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偷拍者为什么喜欢在官员身上下功夫呢?就其动机而言,大多不是好奇于官员本人的隐私,也无意于公务秘密或人事斗争,而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偷拍者的逻辑往往是: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官员私下总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通过偷拍,肯定会抓住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当事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相似文献   

2.
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制度是反腐的利器。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是阻碍我国顺利推进官员财产信息公开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两者冲突的实质表现和冲突的原因,主要在于各自的"公""私"价值取向不同和"公""私"权力边界模糊。官员隐私权由于官员代表公共权力的特殊身份而具有相对有限性,公众知情权因公众是民主监督的主体身份而具有正当性,协调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应采取协调策略,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法,破解官员的顾虑;建立信息公开法,确保公众的知情权;推行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制度,化解两权冲突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偷拍者为什么喜欢在官员身上下功夫呢?就其动机而言。大多不是好奇于官员本人的隐私,也无意于公务秘密或人事斗争,而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偷拍者的逻辑往往是: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官员私下总会有不可靠人的秘密,通过偷拍,肯定会抓住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当事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徐才厚、蒋洁敏、李东生、王永春开除党籍处分。"当公众开始习惯于官员被查处的"周一见"规律,6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用上述4个重量级的"落马"官员,给2014年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周一见",画上了浓重的一笔。6个月,375次通报,842名官员被查处(包含"涉嫌违法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和惩处措施),这是中纪委交出的上半年"反腐答卷"。梳理2014上半年"反腐风暴",呈现七个"最"。最劲力度——5月通报529名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开信息,2014年1月至6月,中纪委每月通报调查的官员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作为公共权力已经有了科学依据和制度保障,但与权力的公共性相一致的观念并未建立起来,人们习惯于用传统社会中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权力,习惯于按照传统社会中权力运行的方式来运用权力,习惯于用权力所代表的公共力量来增强或炫耀掌握权力的行政人员的力量。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自然会逻辑地导向统治  相似文献   

6.
官员和老板,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称谓和职业。官员,是干部的一种别称,是担负着管理国家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人员;老板,通常是指管理企业或公司的老总,是以经营、经商为职业的人员。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的官场,我们的一些官员常常习惯于下属或群众称自己为老板,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想当老板和津津乐道于做老板。  相似文献   

7.
老规矩     
<正>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有的甚至管住了贵族的嘴、皇帝的手,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宋朝有一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官员一旦在酒店觥筹交错,不管公款私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8)
党员干部的权力伦理建设,是社会精神风貌和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然而,在社会转型期,少数党政官员权力伦理的宗旨意识迷失、责任向度迷失、自律意识迷失。后现代主义流行、消费主义盛行、行政问责制度缺失是造成少数党员干部权力伦理迷失的主要原因。矫治党员干部权力伦理迷失,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培育和强化党政干部的公共节操;重构社会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党政官员的权力行为,建立有效的党政官员权力运行监管机制;理顺分配关系,创建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9.
封丽霞 《学习月刊》2013,(13):45-46
学者与官员,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其职业内涵、社会评价与行为特征都大相径庭。在"学而优则仕"的历史传统感召之下,不计其数的学者如过江之鲫般纷纷步入仕途。留下不少美谈,亦留下诸多的憾事。相较于学者和官员的生活空间和身份标识来说,前者是"处江湖之远"的知识精英,后者是"居庙堂之高"的政治精英。学者们很多自诩为"闲云野鹤",与权力中心之间有一定距离。而官员"重权在握",身居不同政治层  相似文献   

10.
<正>权力过度集中是滋生腐败的关键,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仅仅约束官员自身,还要在"家属问题"上多做规范和教育,才能引导官员拒腐防变"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要求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1.
<正>"报复性腐败"之所以能够得逞,说到底,是因为官员手中拥有能够腐败的权力,即使仕途无法更进一步,他们也会这样想:待我升迁无望,改奔"钱"途可好?本刊近期报道的落马官员中,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和江西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拥有相似的人生轨迹:均生于1954年,因仕途上升无望,改奔"钱"途,于2013年同时落马。当得不到提拔时,很多官员开始破罐子破摔,产生"报复性腐败"的思想,通过贪腐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殊不知,暂时的内心满足要以后半生的自由为代价,最终换来的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不久前,有媒体做了统计: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中,被免的85名官员中已有29人起复。按照规定,因问责而免职的党政领导,复出至少相隔一年。但现实中一些官员的快速复出,不仅容易使公众产生"暗箱操作"的感觉,更令人质疑干部问责制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官德促使政府官员运用公共权力为公共利益服务;不良的官德则导致政府官员运用公共权力为非公共利益服务,追求私利的最大化,产生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和竞争性,极易诱发某些官员任意支配公共资源,损害和危及社会的根本利益,因此应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工作,让政府官员自觉主动地建立起一道以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内心防线,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使官员权力运行科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领导干部要公开承诺拒收不送红包礼金,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本属情理之中。然而,部分执权官员,凭借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红包礼金。为了掩人耳目,这种收礼之风,美其名曰:"人情往来",实质是利用"风俗"作"马甲",披着"人情"外衣,行敛财之实。探究"人情往来"收礼敛财,不难发现,始终有条无形之线贯穿其中,那便是"权力"。官员手握权力,可以左右他人  相似文献   

15.
叶茂 《廉政瞭望》2011,(2):22-23
权力作坊的私人手工品:白与黑官员搞文艺创作,犹如在权力作坊中加工私人手工品,绝不是一个简单单纯的艺术创造行为,而是比一般作家有着更多重的意义。如今,官员进行创作,早已不再只是"无言独上西楼",而是把他们对世界、对  相似文献   

16.
项赠  郭文亮 《求实》2013,(7):50-53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针对当前中国维稳不容乐观的现状,运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视角,对"权力维稳"和"权利维稳"两种维稳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当前官员重"权力维稳"、轻"权利维稳"的原因,从"权力维稳"转变为"权利维稳"是一种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分 腐败是权力执掌者在利益诱惑下的权力蜕变 第三章 蜕变了的腐败官员之人格 (一)腐败使一些贪官成了"给一根骨头就会跟着走"的饿狗 人格本是无价的.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由于理想信念的丧失,一些官员将自己的职位当成一种"有价资产",连同自己的人格也一起塞进了市场,作为像商品一样交易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论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是什么?古往今来,虽然人们对权力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权力却毫不留情地将人类社会划为两个层面: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官员与百姓、当局与公众、干部与群众……谁拥有了权力谁就自然成了强者。因此,权力就成了无数人追逐的目标。它虽不是具体的物质,但却比任何一种具体物质更具诱惑力。戏文里不是常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的感叹么?有专家定义:“权力是与影响力、支配力、控制力与权威相联系的概念,它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可见,没有权力的约束就没有国家,没有社会。我们生活在权力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唯实》2003,3(1):41-43
官员腐败现象在当下中国的凸显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与社会转型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关。其中 ,社会转型带来的官员腐败动机的增强、公共权力格局的变动及公共权力现实运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使中国官员腐败行为得以大量滋长 ,国家权力现实运行缺陷是腐败在当代中国凸显的根本原因 ;社会转型还带来公众对腐败看法的变化 ,社会认知构成腐败凸显的又一原因。  相似文献   

20.
和谐政治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民主,而民主政治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权力的主体的官员道德建设.官员道德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是个古今中外都倍受关注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奉行的是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轴心的道德自律原则;在西方社会则是以制度监督为主的道德他律.2002年开始实施引咎辞职以来,一批官员相继引咎辞职,再次把官员道德建设问题置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官员道德建设问题就是要坚持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