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欣超 《前沿》2014,(19):115-120
鄂尔多斯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典型,在当前的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巨大困境,困境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及其在民间借贷和房地产开发中的责任缺失密切相关。这些方面责任缺失的原因分别是:现行政绩考核体系的缺陷与政府行政责任和财政责任的不对等,政府忽视民间借贷制度环境的构建及民间借贷监管责任的缺失,政府职权的越位与缺位及其与房地产商的利益联盟。为了摆脱转型困境,地方政府责任的建设就迫在眉睫:就政府短期行为而言,要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政府的财政责任;就民间借贷问题而言,要构建完善的民间借贷制度环境、加强政府的监管责任;就房地产开发问题而言,要确保政府正确履行职权、打破其与房地产商的利益联盟。  相似文献   

2.
陈菲  刁承泰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5(4):144-146,153
根据城市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把资源分为必需型资源和特色型资源两种类型,分别讨论这两种类型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然后在评价重庆市资源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基于资源条件的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河南省平顶山市依煤而兴,但随着资源的减少,生态的退化,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发展循环经济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以盐、铁、煤、瓷等传统资源开发而聚人烟、因此类资源生产的主体性产业及与此类资源生产的相关辅助性产业为主导而建市镇的城市被称为传统资源型城市。这类城市中 ,盐业资源城市为典型。本文通过富荣盐区城市变迁的分析认识到 ,清代传统资源型城市突破传统瓶颈 ,开始了近代转型 ,其路径是 :以资源生产技术变革为动力、借助因社会的变迁而出现的历史机遇 ,促成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带动整个城市的近代转型过程。在转型中 ,城市的空间分布、盐业生产技术、盐业制度、运销市场、社会环境等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孙艳霜 《长白学刊》2013,(2):118-121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难点,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吉林省辽源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城市,面对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困难,辽源市把经济转型的重点放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上。而在路径的选择上,又把绝处逢生改变命运的主攻方向放在构造新的接续产业上,通过经济转型实现振兴。  相似文献   

6.
陈利兵  葛孜 《人民论坛》2014,(11):209-211
资源枯竭型城市缺乏创新能力,其在市场分工中往往只涉及到初级产品的生产,却强化了对资源的路径依赖,从而导致其产业结构不断低级化恶性循环.资源枯竭型城市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加快城市经济转型,重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摆在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长江流域八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在概括了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特征的基础上,根据EKC假说利用变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城市经济增长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钢铁、电力以及由地区资源禀赋决定的矿物冶炼等行业,同时,单位产值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在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下不断下降,并且经济增长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具有水平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其中前两者影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到达转折点的时间,后者则影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对经济增长的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能量流转规律,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煤炭城市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煤炭城市因为受到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面临地表沉陷、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结构失调等社会经济问题。本文试图以黑龙江四大煤炭城市的发展为例,阐述煤炭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化城市发展模式的一般理路。  相似文献   

9.
李良森 《前进》2003,(11):19-20
一、盘活城市资源,让城市产出城市是政府最大的一笔国有资产,是政府经营城市的资本。如何让城市能高效产出,我们重点抓了对“四权”的市场化运作。一是拍卖使用权。坚持“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的原则,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统一收购储备城市规划区土地,公开拍卖使用权,获取土地级差效益,先后收购储备城区土地420亩。我们抓住驻城区部队移防机遇,政府出资2730万元收购了位于城区中心的部队营房,一次集中储备土地850亩。这些土地全部拍卖后,政府可获得直接收益1个多亿。去年,有偿出让城市土地86.4亩,实现土地收益5348万元,每亩平均61.9…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发展迅速,智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猛.大连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的践行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瓶颈.新冠疫情爆发,对新时期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重要警示,也对新时期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摆脱束缚,持续扎实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军红 《人民论坛》2012,(26):180-181
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是当代音乐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发展模式,它能够合理地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并使其得到继承和创新,同时又能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唐山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成就及现状,探究其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求促进唐山城市音乐产业化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
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因素研究——以云南丽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 《今日民族》2008,(12):42-44
20世纪末以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营销,获取城市最大效益,中国各级政府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等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在城市营销中,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打造城市品牌越来越受到城市经营者的重视。创建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名城可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城市品牌;新兴城市则可以创造自己独特的文化,运用文化因素构建自己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13.
李颖  李洁 《人民论坛》2012,(14):184-185
我国环渤海旅游城市的共性较大,因此,要提升旅游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塑造个性魅力的旅游城市。通过城市营销策略,即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城市旅游路线实现一体化,提升市民的城市建设意识,政府的推介与公关,让城市标志成为发散的城市名片,持续不断地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手段可以使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鹤岗保障和关注民生的成功实践和做法1.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提高民生水平。鹤岗市以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生工程为载体,实施了一大批改善民生和解困救助工程。实施增收工程,就是依靠就业带动增收,对符合条件  相似文献   

15.
城市管理是指管理者受城市全体市民委托运用管理方法、艺术、制度等使城市的人、财、物等各种要素实现最佳优化组合状态,释放最大组合效能,产生最大经济、社会、环保等综合效益及由此产生的城市各种事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转型为契机 加快发展黄石旅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鸣 《政策》2009,(6):41-42
黄石是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从市内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出发,决定以城市转型为契机.以提高发展水平为重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数量庞大的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当前大多面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创新能力低的困境,内外部环境的恶化倒逼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改变城市发展模式,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又第一次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知识城市发展理念已兴起多年,逐渐走向成熟,本文旨在从知识城市理论角度解读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并在知识城市理论视阈下,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在城市管理领域也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数字化应用向智慧化应用迈进已是大势所趋。在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杭州、宁波等城市作为浙江省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着力开展了智慧城管建设,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智慧城管的发展,是集成现有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基础上的功能创新,对破解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延涛  孙磊 《前进》2006,(2):22-24
所谓资源依赖型地区,通常是指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本地自然资源的特定区域。近些年来,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所导致的诸多消极后果,已受到国内外各级政府组织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关注仍然主要集中在少数当初因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工业城市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