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认识、新价值判断和新的社会实践.农民具备高度的生态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我国部分农民欠缺应有的生态意识是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重要原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民生态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2.
李江东 《创造》2019,(6):53-5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而且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不仅寄予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规律的深刻认识、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丰富理解。  相似文献   

3.
孔凡芳 《人民论坛》2010,(5):278-279
在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库区全体居民的生态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态道德素质。这对于三峡库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后三峡发展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良性运营和管理,以及全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蕾 《青年探索》2015,(1):100-104
关注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不仅有助于有效描述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变化趋势,且能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提供依据和方向。实证研究表明,都市青少年高度认同生态文明建设,且已认识到生态安全的脆弱性、风险性和重要性;但生态价值观介于传统思维和生态取向之间;生活方式正在更新,生产方式亟待转变;他们普遍认同环保政策,但环保责任感不强、践行力不足。青少年的生态信息正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转变;女性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高于男性;年龄与生态文明意识成正比、与参与行为成反比;高学历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强,但主体责任意识相对较弱;党团员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生态意识主要包括生态认识、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参与。它的时代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生态理性转化为生态行为的中介,是整体自觉转化为个体自觉的中介,是学理自觉转化为生活自觉的中介。公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6.
吴学丽 《前沿》2012,(3):143-144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当代严峻的生态现实要求人类建设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大众的生态意识,培养人的生态素质。培养人的生态素质离不开文化教育,当代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大方  仲鑫 《前沿》2013,(17):146-148
伴随着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侵袭,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的破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建立,我们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挑战。勤俭道德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理论基础、价值观基础,在生态文明构建的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勤俭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导向,都将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使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佳音 《新东方》2015,(2):29-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从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建立以维系中国发展权和环境权为指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生态意识和西方现代环保意识的功能和缺陷都孕育在当时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背景之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换视角,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这种生态文明意识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意识和西方现代环保意识的批判和吸收,必须通过转变实践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的新和谐。  相似文献   

10.
邓玫玫 《群众》2014,(9):28-28
生态意识是人们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处理自身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观念。而生态宣传教育和志愿参与则是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的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最基础工作,对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李艳萍 《传承》2011,(15):36-37
要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治理功能、企业"自律"和"他律"作用外,还应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优势。发挥其在培育农村生态文化,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素质和能力,组织农民从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以盈余反哺乡村、从事环境公益,夯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的生态环境已到了"十分危险"的时刻,这并非危言耸听。而要告别"黄色文明"和"黑色文明",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伦理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执政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孙晓鸥 《前沿》2008,(10):146-14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只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早日这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5.
传统生态知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实践经验、技术技能、社会保障和精神支持等四个方面。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尽可能地传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知识,使这些传统生态知识更有利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三大任务,扎实做好生态保护、恢复、优化、建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的提出实现了对人类已有先进生态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化解生态危机,推进全面小康的实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相关的理念根基、法制保障和科技支撑,同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完善政府治理结构和相关法制,加强国际合作,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低碳行政意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务员的低碳行政意识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增强政府低碳行政意识,把公务员的低碳行政知识、低碳行政情感和低碳行政行为作为低碳行政意识的考量指标体系,有利于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行政意识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董入莉 《前沿》2008,(7):167-169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威胁,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引导人们科学地走健康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