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赵娜 《求索》2013,(9):257-259
贝尔·胡克斯作为身份批评的先驱。重新审视了女性内部存在的种族和阶级差异.指出黑人女性是处于种族和性剐双重边缘的群体。她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并没有把所有女性都包括进去。她批判白人女性主义者擦除黑人女性声音的种族主义倾向。号召黑人女性主义者实践身份政治,在其意识到身份政治局限性的同时,强调女性内部的种族与阶级的差异性.并对差异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差异政治理论,清醒地意识到黑人女性的边缘性地位。主张建构黑人女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对接与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力量。随着数字经济的强势崛起,女性的独立自主日益彰显,在消费、就业、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了与数据驱动的紧密耦合。数字经济为女性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激活了女性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双独立"进程。  相似文献   

3.
2002年苏珊·洛里·帕克斯凭借《强者/弱者》获得普利策戏剧奖,成为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戏剧家,成为当今美国非裔戏剧的领军人物。在这部获奖作品中,她通过黑人兄弟俩的叙述,刻画了新世纪里美国社会中的黑人女性群像,深刻揭示出处于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权双重统治、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遭遇。本文以帕克斯戏剧《强者/弱者》中的黑人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女性身体为研究视角,全面考察该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黑人女性的三种反抗策略。  相似文献   

4.
丁可 《中国妇运》2011,(4):44-46
美国黑人妇女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作为黑人,她们的社会地位低于白人(包括女性);作为女性,她们又受到男性(包括黑人)的压迫,承担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劳动。同样参加黑人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李嵘剑  孟庆娟 《前沿》2013,(22):159-160
20世纪的黑人女性文学经历了三次高潮.在此期间,对于黑人女性的身份解读是其主要的创作主题.这一时期的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以种族、性别、阶级及历史与文化压迫等为视角,对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及黑人女性身份进行了剖析,进一步论证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在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及第三世界文学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6.
丰国林 《前沿》2010,(12):153-156
托尼·莫里森和艾丽斯.沃克都是现代著名的黑人女权主义作家,一生都在为黑人女性的自我追寻而写作,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们站在边缘人的立场,关注生活在美国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用自己的作品开启了美国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本文综合这两位女作家的几部主要作品,对女性自我意识进行了多层次解读。指出建立在白人价值观念之上的分裂的自我,是造成黑人女性否定自我、迷失自我的原因;而建立在反叛社会价值观念之上的叛逆的自我、建立在黑人文化历史传统之上的完整的自我、建立在姐妹情谊之上的群体的自我、建立在争取女性话语权之上的知性的自我才是黑人女性积极走向成功、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保证。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在角色期待方面,先进时人围绕“经济独立”与“女性就业”展开深入的阐释。在角色扮演方面,五四时期女性就业出现了新面貌,贯穿其中的争取职业平等的斗争尤其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8.
孟庆娟  王军 《前沿》2014,(1):186-187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主要是建立在对白人主流文学的解构以及对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上,黑人女性主义经历了由边缘迈向主流的辉煌时期。在种族、阶级、性别以及历史与文化压迫下的黑人女性,从自身生活经历和感受出发,开始了对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感的追寻。伴随黑人女性的不断努力和耕耘,黑人女性的整体领域内的思想得到解放,促成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并为美国文学领域的进步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9.
张媛  张维柱 《求索》2013,(9):171-173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为活跃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以特色鲜明的小说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她提出了“妇女主义”的理论。关注文学创作中的黑人女性话语,其作品反映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主题.描述了黑人妇女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及对黑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她希图通过黑人妇女寻找真实自我,自救、自强的次坷经历来重构黑人群体的民族意识,争取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在创作实践中,艾丽斯·沃克坚持“妇女主义”立场,站在这一立场上.艾丽斯·沃克揭示了黑人妇女在社会中所遭受的双重压迫.探索了黑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建立起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及实现自我价值的艰难历程。本文从“妇女主义”思想理论出发.描述并归纳了沃克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最后分析指出其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静静  谭惠娟 《求索》2014,(5):173-177
对黑人女性的关注渗透在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生活与创作中,这几乎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刻度,将其与同时代的诸多美国黑人学者区分开来。作为一个意义丰富的索引,黑人女性在其生活与创作中的位置也折射出杜波依斯整体的政治文化思想与审美维度。通过提炼杜波依斯的经历与作品,分析其创作与现实的微妙脱位,展示其黑人女性观的萌蘖与发展、内涵与内在矛盾,为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杜波依斯的整体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于贺巾  王莹莹 《前沿》2014,(9):236-237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传统、怀疑一切的西方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语境下的黑人女性戏剧在语言、取材以及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独特性,激起了美国女性正视种族歧视并追求身份认同的勇气。  相似文献   

12.
杨文武 《创造》2004,(9):34-35
县域经济在县辖行政区域内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所属州市行政辖区内与周边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跨越所属州市县行政辖区与周边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段军霞 《前沿》2010,(6):123-126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揭示了女性在男权制与殖民统治之间的双重边缘化处境,第三世界妇女,尤其是黑人女性被忽略,她们丧失了话语权或者被剥夺了发言的权力。以此为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女性表述策略,借助独特的表达方式,她们发出了自己强劲的声音,证明了自己的"在场",打破了白人强势文化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呼唤企业经营者的独立经济利益文安生企业经营者是企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同于出资者,也不同于企业劳动者,他们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特殊贡献决定了他们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一首先,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是一种稀缺的特殊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李盼  高原 《传承》2013,(10):134-135
《简·爱》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追求人格自由独立,反抗权势压迫;追求平等的爱情,捍卫感情尊严;追求经济独立,实现人生价值。简·爱这一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成为十九世纪女性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两次独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一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如同毛泽东一样,刘少奇也是一位富有独立探索精神和富有独到见解的领导人。刘少奇一生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他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刘少奇探索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党史学界一般认为,其起点是1948年9月他在中央政...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已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研究和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特点与要求,对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晓翼 《求索》2008,(7):40-42
章乃器是中外知名的经济学家、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先后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抗战时期、过渡时期等不同时期,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民族独立与发展,对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农村经济、财政、货币金融以及粮食工作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主张,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仍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县市经济工作指导思想,是对县市经济工作宏观性、前瞻性、针对性的全局把握和深思熟虑,是指导县市经济工作的总纲。县市经济工作有自己的鲜明特征。一是基层性。县市经济处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最低层次。二是区域性。县市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幅员。三是整体性。县市经济不仅包含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构成要素,而且独立地进行生产力分布,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和再生产运动,有自身的生产和流通的衔接,构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完整经济机体。因此,县市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产生,是基层性纵向的层次观察…  相似文献   

20.
李秀清 《青年论坛》2010,(4):126-129
托尼·莫里森在《慈悲》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对女性的关怀,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是,作者关注的对象除了黑人女性之外,还包括了贫困的白人女性和土著女性等弱势女性群体,挖掘了女性群体受压抑和受损害背后的蓄奴制这一社会根源,在父权文化的背景下,女性或做男人的附庸,或在寻爱的过程中开始女性书写,进行女性主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