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日海南》2012,(12):14-15
一字之变:倒计时开始“小康”一词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就是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从国际国内新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度,认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式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如何赋予全面小康以新的内涵,构建新的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一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二是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近一段时间,有一些地区在媒体上宣称本地区要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种提法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经济发展目标不等同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其次,这是一种"大跃进式"的虚夸;最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归功于改革开放,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只有一种选项,那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杨春风 《桂海论丛》2004,20(1):86-88
文化深深地蕴涵在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当中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意识 ,坚持综合创新的文化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同时要避免重经济轻文化、重宣传轻建设、重短期轻长远、重设施轻素质、重事业轻产业等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可在三个方面发力:补齐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突出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已迫在眉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带来新的困难,对此,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下,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党在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亦是亿万中国人的千古祈盼。小康社会始于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是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即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相似文献   

7.
张平 《党建研究》2012,(12):51-55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认识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时代背景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若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其在时代境况向度、中国背景向度、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向度等方面所处的历史方位给予准确把握,则是一个重要的探究视角,因为在时代境况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中国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正处于世界由自然经济形态阶段向商品经济形态阶段转进的关键时期;在中国背景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位置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引领下,而且直接关涉着中国以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向现代的转型;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度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在新的阶段由低潮走向高潮中最为关键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建设政治文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审美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指标。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保持它所应具有的人文特征和民族品格,是坚定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宏扬时代的主旋律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加强审美教育,把审美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整体轨道。  相似文献   

11.
徐山瀑 《群众》2013,(1):14-15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提出了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尊重和保障"这个社会的法治环境却不容乐观。"有法可依"已经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成为一些群体事件和重大安全生产事件的主要原因。在法治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者的执行因素在法律法规完善以后就变得十分重要。而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和相关行业监管人员不作为的背后是道德的缺失。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明确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内涵与要求。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这五个方面内涵与要求的重要解读之一就是要“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建设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消解市场经济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思想。与“总体小康”不同的是 ,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将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改革突破、新的开放局面、新的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建设全面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蔡少铿 《求索》2005,(5):63-64,162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安全的环境。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事故频繁,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公共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安全文化的缺失是导致各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政府、企业、公民个人、员工都应重视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文化素质,适应小康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在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亦是亿万中国人的千古祈盼。小康社会始于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是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即轻徭薄赋,予民休息,让老百姓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上下求索,执著前行。  相似文献   

18.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跨入新世纪后党对文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思想对于文化、文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必将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农村文化境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康”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概念。它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小康 ,同时也包含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理所当然地包括农村文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目前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很落后 ,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分析农村文化建设境遇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