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书 《八桂侨刊》2020,(4):3-10
晚清时期,古巴成为华工出洋的重要目的地。古巴华工口供所展现的华工出洋地点、籍贯信息以及年龄特征,深深打上了晚清社会的烙印,是中西双方互动的结果。古巴华工出洋原因一方面在于"推力"——他们改变生活困境、获得更高收入的愿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拉力"——古巴制糖业等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古巴华工口供所透露的招工网络的构建、招工信息的传递是促使"推力—拉力"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西方国家对出洋工作待遇的美化宣传对古巴华工出洋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刘敏 《八桂侨刊》2010,(1):16-21
虽然从明朝就推行海禁,但仍禁而不绝,因其数量极少,统治者对此也疏于查验。大规模的华工出洋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为自己打开了劳动力供应的大门,在沿海通商口岸肆意掠卖华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帝国主义的逼迫下,清政府只得签订条约,以约法的形式正式将外国人在华招工出洋合法化,华工出洋的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清政府对华工出洋所持的态度及所实施的政策出发,对各个历史阶段的华工出洋的程序逐一描述,从而厘清华工出洋从无序逐渐走向合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李鸿章在晚清对外交往中的表现,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以史学界较少涉及的晚清与秘鲁关于华工问题的交涉为研究个案,分析李鸿章在其中的表现,并试图以此来较正确地评价李鸿章。  相似文献   

4.
庄妍  王元林 《八桂侨刊》2021,(1):56-61,84
十九世纪中叶以降,巴拿马因修筑铁路、开凿运河的需要,在中国东南沿海贩运大批廉价壮丁抵巴。旅巴侨胞为巴拿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牺牲与贡献。早期巴拿马却歧视、驱赶华民,排华浪潮因政府参与主导而愈演愈烈。清政府面对旅巴保工护侨的态度渐趋积极,通过外交磋商、设领事馆等措施以改善侨胞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汉朝已有赌博,晚清广东之风浓烈,其形式主要有六:番滩、白鸽票、山票、花会、闱姓、铺票.其有种类繁多、参加者多、遍布范围广的特点.赌博风气与政府控制力度成反比;与人民心理空虚,官员赌博,人民效仿都有关系.赌博的危害极大:对个人来说,赌博轻则导致贫困潦倒,重则造成家破人亡;对国家来说,赌博影响农业生产及造成经济的损失,加深其官员及政府机构的腐败;对社会来说,赌博引起众多社会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雪芳 《传承》2008,(10):112-113
在汉朝已有赌博,晚清广东之风浓烈,其形式主要有六:番滩、白鸽票、山票、花会、闱姓、铺票。其有种类繁多、参加者多、遍布范围广的特点。赌博风气与政府控制力度成反比;与人民心理空虚,官员赌博,人民效仿都有关系。赌博的危害极大:对个人来说,赌博轻则导致贫困潦倒,重则造成家破人亡;对国家来说,赌博影响农业生产及造成经济的损失,加深其官员及政府机构的腐败;对社会来说,赌博引起众多社会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7.
闱姓是晚清广东地区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商业性赌博,历经了由缴费罚款到援案效尤,并最终走向公开弛禁的过程。随着闱姓的泛滥和广东财政的匮乏,闱姓的财政意义日渐凸显。它为广东和清廷筹集了上千万的财饷,海陆防饷、新政建设、偿还外债等各项经费赖其支持较大,对晚清广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西学的传播 ,传统经学日渐衰亡。西学的传播 ,使中国逐步建立了门类齐备的近代自然科学学科 ,也使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并形成了近代意义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使晚清学术发生了现代意义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刘宗志 《中国减灾》2007,(10):45-45
清代慈善活动比较发达,到了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慈善事业也开始近代化。慈善的变化首先发生在思想领域,19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中西方国家间的接触和交流,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封建士大夫  相似文献   

10.
论晚清外债抵押方式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外债抵押品一个明显变化是从所谓关税和铁路等产权的实抵转而以内地税捐作虚抵,信用担保的色彩突出。与此相关,晚清关于外债抵押的观念经历了萌生、成型、完善的过程。但从整体而言,模糊抵押与担保的准确界限,以优先、切实偿还取代资信;混淆抵押的信用意义与抵押物本身,是晚清外债所以成为恶债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晚清官员再教育思潮对为什么进行官员教育、怎样进行官员教育和用什么进行官员教育作了思考和探索。思潮虽然无法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认识不到官智不开的根源,但仍然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红霞 《青年论坛》2003,(3):122-124
19世纪 3、40年代 ,西方资本主义开始东侵 ,中国这个封建帝国的大门被外人强行打开 ,遇到数千年未有的“变局”。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经历了一次文化主流的转变。清代文化主流以此为契机 ,走上了发展道路 ,以后的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都分别从不同角度推进了清代文化大潮。  相似文献   

13.
略论晚清女子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传承》2008,(6):88-89
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观,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其开办之初即遭受重重阻力和破坏,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权还远远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育观,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女子不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历史.但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历史环境,其开办之初即遭受重重阻力和破坏,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权还远远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赵炎才 《桂海论丛》2001,17(2):91-93
晚清政体近代转型虽然内涵十分复杂 ,但具有其自身特点 ,具体表现为政体局部改良与整体变革互动 ,新旧体制混存与融合递进 ,主体被动与主动并存 ,转型非根本性与根本性结合。这些基本特点表明晚清政体近代转型客观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具有历史进步性 ;同时囿于时代性和阶级性 ,它又带有一定的反动性。  相似文献   

16.
王敏 《求索》2012,(8):117-119
在救亡和启蒙双重任务之下,晚清社会兴起重商主义思潮,成为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思想之一,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效应。西方的经济侵略直接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念,社会自发地产生重商的观念。商战的口号应时而出,其目的是为救亡,改变中国衰败的局势,体现了晚清国人为追求富强、御侮救亡的时代精神。商战的兴起最直接的影响是使传统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受到根本性的挑战并迅速改变。传统社会结构悄然之间发生了错位,商人由商末一跃成为商本,社会中尊商意识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近代绅商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张翌聚 《传承》2010,(30):110-111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加之西方列强的入侵,商业思潮的滥觞,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于是晚清出现了兴农的思潮。  相似文献   

18.
晚清兵器     
柴静 《今日浙江》2008,(1):57-57
小时候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老师的讲法都是“中国军民始终不怕牺牲,英勇抗击侵略者,但是,我们使用大刀长矛,而对手船坚炮利,所以虽然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仍然难逃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救灾措施在清代逐渐完善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救灾措施.到晚清时,由于经济衰退、外敌入侵、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难民的存在,清政府实施了一些救助措施如蠲缓、放赈、养恤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但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朽,这些救灾措施也逐渐丧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向辉 《传承》2009,(20):98-99
中国古代的救灾措施在清代逐渐完善起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救灾措施。到晚清时,由于经济衰退、外敌入侵、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难民的存在,清政府实施了一些救助措施如蠲缓、放赈、养恤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但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腐朽,这些救灾措施也逐渐丧失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