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书记员、翻译人和鉴定人的回避由谁决定更为合适的问题,并着重从确认的原则、主体、效力、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当回避的人员在回避前实施的诉讼行为有效性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中单位证明的法律效力一直备受争议,单位证明在受到广大侦查机关认可的同时,也遭到了来自国内外学界的质疑.文中以单位证明的合法性分析为逻辑起点展开论述,深入剖析了单位的证人资格和证明能力,并对我国证据法理论和实务中有关单位证明的规定提出可行的修正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要建立真正文明公平的刑事诉讼制度,减少冤假错案,证人保护的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甚至有必要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人保护法》。国外警匪片中,刑事证人往往遭到被告方追杀,而国家司法机关则会尽全力保护证人。因为在陪审团决定一切的审判模式下,证人是公诉方的宝贝。但在我国,证人的情况则更为糟糕一些,不但被告可能会找麻烦,公权力机关对证人带来的危险甚至更大些。原因是我国刑事审判大量靠封闭取证的证人笔录,而不需要出庭的证言。  相似文献   

4.
赵鹏程 《传承》2009,(24):156-157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存在立法缺陷,且被害人与被告人相比在诉讼权利保障上也有明显不足。所以,在刑事诉讼立法中,应完善被害人的法律援助、监督权等,以衡平保护被害人权利,从而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是国外刑事诉讼制度中犯罪嫌疑人的一项重要权利.根据此项权利,犯罪嫌疑人不得被强迫自证其罪.沉默权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禁止刑讯逼供、正当程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沉默权能否被写入我国能否刑事诉讼法,在刑事诉讼中能否赋予嫌疑人沉默权不仅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有关,还需要与沉默权有关的一系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妙兴  马华炎 《传承》2011,(6):72-73
一、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建立要解决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首先应关注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因为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参与诉讼的程度直接决定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多少。综观整个刑事诉讼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刑事诉讼过程涉及国家与社会利益、被告人利益、被害人利益,这三者之间既同向损益,又逆向损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这三种利益保护的侧重点有所差别,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保护模式,即不同的诉讼模式。要关注和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注意平衡被害人利益保护与国家社会利益保护,平衡被害人利益保护与被告人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听证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我国听证制度发展的现状,并从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听证在刑事诉讼中的存在价值、听证与刑事诉讼的契合性等角度指出在刑事诉讼中构建听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刑事诉讼中构建听证的范围、听证的参加人、听证时间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无罪推定的立法思想是针对有罪推定、刑讯逼供等法律制度提出的,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吸收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因素,虽然不是完全照搬,却是我国的刑事司法向无罪推定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但在刑事司法立法与实践中尚有差距,还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中并未将推定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加以研究,甚至连推定这个词都几乎没有出现过。但是,推定的好处却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有效地降低诉讼成本,还能避免案件的久拖不决从而提高诉讼效率,对于诉讼资源并不充裕的我国来说,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了系列重要的职权。法学界习惯于讨论检察监督,但是在刑事诉讼中对检察机关权力的监督同样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对检察机关起诉权的监督,主要包括对公诉的审查、出庭支持公诉以及通过法院裁判的制约等方面。我国构建起了相对全面的对检察机关不起诉权的监督机制,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模式缺陷和制度缺陷。另外,对检察机关之强制措施与侦查行为的监督,我国刑诉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法院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黎 《前沿》2014,(17):101-102
时至今日,我国警察不出庭作证仍为刑事审判实践中的常态。在刑事审判活动中,警察不但不出庭作证,即使警察出具书面证言,也是以出具既非书证又非证人证言的"情况说明"的书面材料为主。从形式上说,各式各样的"情况说明"并不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种证据法定形式的范畴之内;从实质上说,"情况说明"的性质属于传闻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思想最早由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于1764年提出,法国的<人权宣言>首先予以采纳.严格地说,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并未完全给予肯定.为体现诉讼民主和文明,最终实现诉讼公正,我国应将无罪推定确认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变革的节奏是前所未有的,信息的存在与取得方式的飞跃使证据学研究乃至证据立法面,临诸多考验。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依托的电子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凌  牛丽琳 《公安研究》2000,(2):48-49,62
文章认为一些《刑诉法》教材把“必须有犯罪事实”作为立案条件之一,既不符合法律的原意,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建议将“立案条件之一”改为“有理由认为犯罪事实存在”,并就如何把握新的立案条件及其是否会影响立案的准确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对正确适用法律,维护诉讼公正,实现人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权保障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为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建议严格执法;制定证人保护法;规范法医鉴定;提前实行法律援助;做到死刑复核程序公开化、透明化;扩大检察监督的范围;防治个案监督提起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8.
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刑事诉讼对DNA证据的依赖性逐步加大,DNA证据常常作为法庭判决的关键证据。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和运用还相对落后,这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制度层面上,与DNA分析技术的应用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DNA分析技术方面的立法严重滞后。我国不仅要完善相应立法和管理机制,更要在DNA证据采信等环节上建立和完善相应规则,克服对DNA证据的盲目轻信。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中证人免证特权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人免证特权制度是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一个例外 ,一般体现于亲属特权、职业特权、公务特权和反对被迫自证其罪而享有的免证特权。我国在立法上应确立律师与被告人和直系亲属间的免证特权 ,对于因涉及国家机密而享有免证特权的人员范围不宜过宽 ,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和公共安全时应禁止刑事免证特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事审前程序尚未走上“正当程序”之路,其根源在于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合法性未受重视,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缺失,刑事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无法实现。我国应确立刑事正当程序模式,解决刑事审前程序中独立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冲突,完善人权保障机制,实现刑事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为此需要树立“审判中心主义”观念,转变侦查机关的职能,适当限制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所起的作用,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平衡控、辨双方力量,给予犯罪嫌疑人基本的人道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