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阳 《桂海论丛》2009,25(1):79-82
网络是现时代民意表达最重要的载体,建立网络民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了网络民情的特质,勾画了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网络民情信息机制和网络民情问题解决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舆情对于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辽宁省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现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在遵循以快速反应、信息公开、引导约束为原则的前提下,试图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一套适合我省网络舆情特点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3.
舆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变革使发达地区农村舆情出现新的动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自主性特征,浙江绍兴创新"枫桥经验"探索了几种舆情管理范式。农民工舆情管理模式:老乡管老乡——店口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新机制;农村舆情预警机制:上虞社会维稳"三色预警";农村舆情汇集疏导机制:枫源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研究得出结论:破解农村舆情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舆情运行管理机制,包括舆情信息汇集机制、舆情信息决策机制和舆情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4.
伏晓红  赵选泽 《前沿》2012,(18):183-184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高校思政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环境.通过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进行党建思想教育的宣传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新观念,将网络作为党建思想教育宣传的新空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舆情引导和党建宣传;利用社会热点问题设置专题,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舆论引导先行,建立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5.
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某些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由于舆情本质上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反映,对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对于党和政府更好地决策,对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搜集和分析机制,一要全面反映民意。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的不良思潮、消极民谣,专业人士关于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前瞻性和…  相似文献   

6.
《研究与实践》2005,(1):9-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及时准确掌握社会舆情动态,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更好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涉警网络舆情应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明 《公安研究》2011,(6):55-59,8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舆情这一代表当今我国社情民意的声音已愈来愈强大,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引起了党政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公安机关要正确看待网络舆情,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牢牢掌握舆情导向,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夯实舆情建设基础。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根据协同机制,协调思政教育各个要素,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将育人方法制度化,打造一个科学的大学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力。网络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服务,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连锁反应。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提高,是应对当前复杂网络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辅导员对网络舆情关注不及时、不准确,网络舆情处理中职责不明、能力欠佳,大学生网络引导机制不完善、缺乏准确的网络舆情预警技术支持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因此,文章提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网络舆情的调查研究能力、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部门沟通与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能力、舆情引导的决策判断与落实能力五个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建立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柯健 《公安研究》2007,(12):62-66
舆情预警是公安机关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改进舆情监测工作,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舆情规划、舆情收集、分析处理、舆情预警四个环节的工作。要把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作为重点,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舆情预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辽宁省网络舆情现状的剖析,深入探索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为进一步研究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建设提供真实全面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环境下网络热点极易被"点燃",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复杂难控等特点。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化解舆情危机,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当前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存在互联网宣传力度不够、正面回应慢、初期引导失当、依法查处少等不足。公安机关应对网络舆情要做到预知、预防和预处:加强舆情巡查,提前预警报警;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依法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互联网时代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舆情机制的迫切需要.网络舆情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规律,要根据网络舆情的规律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处置、引导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革使发达地区农村舆情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自主性特征.运用舆情相关理论,结合绍兴个案调查,探索了三种典型的舆情管理范式:一是农民工舆情管理模式;二是农村舆情预警机制;三是农村舆情汇集疏导机制.得出的结论是:破解农村舆情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舆情运行管理机制、舆情信息汇集机制、舆情信息决策机制和舆情信息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需要制定好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应对总体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网评引导机制及问责机制,有效预防及化解突发事件网络危机。  相似文献   

16.
虚拟社会舆情风险较高,且具有与传统社会舆情风险不同的特点。对于党政机关来说,虚拟社会存在大量触发舆情的风险性因素。有效防范和治理虚拟社会的舆情风险应做好舆情风险的实时监测,并做好舆情风险的预警和预判,同时应强化舆情风险源头管理,注重媒体沟通,强化社会协同,构建舆情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提升政府舆情风险应对能力和舆情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信息的膨胀、社会利益群体的多元以及社会信息呈现出的网络化、透明化和交互化特点都给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文化等部门及公安多警种的职能作用,对突发舆情积极引导、对涉警舆情有效应对、对正面宣传报道主动作为,科学规避舆情信息局限性、零碎性、滞后性等不利影响,努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整体联动格局,从而确保大数据背景下涉警舆情得以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监测手段的滞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网络舆情监测评价的效果和引导作用的发挥。因此,相关部门要立足于网络舆情监测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创新监测视角和监测内容,促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升级;从更新监测内容、建立危机事件大数据库、舆情预案大数据等方面构建起协调一致的舆情预警系统,实现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处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  相似文献   

19.
刘丹 《前沿》2014,(3):67-6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经济犯罪形势仍然严峻。建立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已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经济犯罪预警机制的建构应包括信息搜集机制、预警信息分析机制、预警信息研判机制、预警协调疏导机制、预警应急决策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预警调查评估机制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稳定压倒一切。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安机关应在建机制、强基础、管长远上下功夫,着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社会矛盾日常调解、舆情引导处置等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执法能力、驾驭复杂局势能力和与社会公众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