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企业的以人为本常常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它的表面化理解。因此,必须在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企业的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重新诠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什么人"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以及什么人"如何才能"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一旦我们把一般意义上的以人为本贯彻到了企业领域,也就是说,将它与企业的特殊性质结合起来,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直接对象和间接对象,并且发现把人是目的与人是手段结合起来亦即把伦理与经济结合起来乃是实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2.
匡和平 《学习与实践》2006,(12):144-149
现代化的“同质性”使各种文化传统在被突破、被重新评价、甚至被系统解构的同时,现代性思考也在不断唤起人们对“本土化”和“人性自觉”等方面的反思,进而表现为一种“文化自觉”。认知、理解和诠释本土文化,尊重和吸收他种文化的长处,找到自身文化存在的价值,是为必要,亦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在上个世纪之交提出对全体国民的精神世界进行变革的要求,通过公民层面的道德教育塑造出“新民”。1905年,在以反思对“新民”进行“公德”教育的基础上,梁启超回到儒学的本真要义——内圣之学、为己之学,并将对该问题的系统研究集结成册,以《德育鉴》为题发表。该书从辨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及应用六个方面汇集了儒家经典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梁启超的德育观。一、作为德育之核心的儒家道德精神在探索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之际,梁启超发现西方所谓“先进”的国家观并没有形成公民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因而他返回“私德”领域,重新审视传统儒家的道德精神、个人修养,致力于对儒家文化精神内核进行重新诠释。  相似文献   

4.
建平中学校园内,“金苹果”夺人眼球。在古希腊神话中,金苹果表征着智慧。建平中学以培养人才为旨归,但建平人又重新解读和诠释着人才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运用生本教育理念,以生本激扬生命,让教育充满阳光。一、明确价值取向,展现人性关怀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终端,也是教育的本体。生本教育理念要求真正认识  相似文献   

6.
“三生教育”涵盖面十分广泛,虽然每位教师讲授的内容大不相同,但都围绕“三生教育”的主题展开,不同程度地阐释了“三生教育”的深层内涵——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墨子“非乐”语境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应该重新诠释墨子的音乐思想。墨子“非乐”思想是针对当时列国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提出的相应对策,也是对已经被儒家僵化为等级制度象征的礼乐(音乐)文化的矫正。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社会主流文化的直接颠覆,新文化运动引领着现代“新青年意识”的崛起.意义重大的是,“新青年意识”揭开了传统文化作品中“大团圆情结”所遮蔽的国民“奴性心态”,解构了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思想束缚;“新青年意识”彰显了新时期“悲剧意识”中所蕴含的“献身精神”,建构着近代中国社会所急需的变革意识;“新青年意识”还重新诠释了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时代意义,昭示着现代人精神品格培育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9.
脱贫户返贫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在扶贫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部分已经摆脱饥饿折磨的农户,重新走进困难户的行列。其原因如下:一是一些老贫困户在政府的接济下,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思想上却未能脱贫,长期养成的“等、靠、要”意识和懒散等生活习惯导致生活重新出现危机。二是一部分脱贫户“香火”意识很重。不惜甘受重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超生现象普遍,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三是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议价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部分脱贫户子女求学费用加大,这种家庭使重返“贫”园。四是天灾人祸,求医治病使本身底气…  相似文献   

10.
《新疆人大》2013,(6):29-29
伊犁州:5月10日,伊犁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创建精神文明单位“零基启动”专题会,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自治区文明办从2013年开始,对自治区文明单位试行“零基启动”。全部重新申报、命名。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积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积极配合参与社区、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  相似文献   

11.
美国“跨性别者”的痛苦与奋争 越来越多的美国跨性别者正在努力争取以他们新的性别身份走进公共生活领域,这些人认为他们生在了错误的身体里,他们的故事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所谓“男性”和“女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走近苏州,你绝对不能忽略苏州工业园区。因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崛起,有可能会让你重新诠释这个城市。苏州工业园区仿佛就是苏州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透视出“打通才路聚财富”的战略版图。  相似文献   

13.
郭思乐教授首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本。"生本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笔者结合近几年来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实施"生本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百善孝为先     
十分喜欢贵刊第九期《孝行天下》的一组文章。整组文章用典型的人物,鲜活的事例,很好地诠释了“百善孝为先”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孔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语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孝文化在中国绵延几千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敬父母,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 ,重新诠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弊端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 ,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其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植根于落后国家 ,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其二 ,经过改革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尽管已在量上具备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特征 ,但却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陈筠 《两岸关系》2010,(8):56-57,F0003
“收藏文物不是藏起来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并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整合书道、香道、花道、茶道,将历代文化图像及造型元素重新诠释,发扬中华文化,并使它运用于物质生活中,这样展览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梁剑 《求索》2007,(8):162-163
王船山在解读经典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诠释学思想。王船山认为,诠释的首要任务在于获得对文本的知,由此出发,王船山诠释学认为经典之解读,或为求其原意,或为借古证己。求其原意,应当“高著眼”,遵循上下文原则。借古证己则是一种创造性的诠释法。王船山于此强调诠释者“胸中应有一段经纶”,在创造性的诠释过程中,诠释者关注的重心不再是文本“本有”之“定指”,而是追求“各有契合”。由此,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对文本的知具有无限展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魏宇 《当代广西》2004,(1):20-20
目前,中国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学而优则仕”、“读书为了当官”、“读书为了功名利禄”等功利主义,缺乏真正关注人的内在素质的发展,从而导致了教育的浮躁、浅薄,重结果、轻过程。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转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重新恢复重点学校制度、考试至上和升学率  相似文献   

19.
叶舒宪 《探索与争鸣》2023,(10):14-17+177
<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1)本文拟从文化文本论视角出发,通过解析中华文明上五千年的“攻玉”经验,诠释下五千年“君子温润如玉”人格理想的由来,探寻儒家温柔敦厚教育理念的史前基础和中国式人文化成理想的原型,从大历史观的深度诠释中华“和平”基因的发生奥秘。  相似文献   

20.
第二炮兵某部在深入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广泛开展“讲述红色经典故事.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活动.通过用生动感人的红色经典故事诠释不变的理想信念.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