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提高生活质量:发展文化事业的价值追求李君才邓小平理论要求我们,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同样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换句话说,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精神生活质量,应...  相似文献   

2.
《政协天地》2011,(11):46-46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合的精神价值,是“魂”,实体部分则是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是“体”。  相似文献   

3.
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言:“传统意味着很多东西。……决定性的标准是,它是人类行为、思想和想象的产物,并且被世代相传。”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原动力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4.
叶浩平 《今日浙江》2008,(18):58-5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龙游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要求,把保障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群体的文化共享共建工程作为文化低保工程纳入《龙游县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多举措丰富文化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质,努力引导他们共建共享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雷军 《创造》2002,(12):44-45
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体现着这个民族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它决定了该文化内部呈现出相对统一和首尾一致的状态。物事寓意是满族生活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特性,完全进入了满族大众社会文化的轨道。作为满族先民的肃慎“矢石”文化就奠定了后来满族“骑射文化”的主旋律和民族精神,标志着满族与其他民族之所以不同的鲜明特点。满族生活文化的种种事物和现象表明,这些事物和现象首先是一种具有丰富、延伸和可变的社会现象。当它在社会文化的轨道上运行时,不再是简单的、带有某种…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2-33
浙江省瑞安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文化之城、建设文明瑞安”的战略部署,通过实施“五个文明”工程,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强、文明进步,全力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辈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全国文明城市。一、实施核心价值“五领”工程,增强时代文明的凝聚力。瑞安市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弘扬当代瑞安人精神、提升全民素质结合起来,凝聚起共同推进瑞安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是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引领价值取向。全市各系统各行业各镇街举办大讨论100余场,深入提炼、积极践行彰显各自特点、体现群体特色、符合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福建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牢固树立“文化养老”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措施,完善“文化养老”体系建设,不断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希平 《群众》2006,(1):24-2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文化小康”和“精神富裕”就谈不上全面小康,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理想图景变为现实,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改善农村环境,还要大力建设精神文明,采取有效措施,扭转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匮乏的局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扎实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文明生态村创建步伐,河北省馆陶县着力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努力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素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使民风民俗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在“文化大院”的建设上,该县按照既鼓农民“钱袋”又富农民“脑袋”的思路,统筹文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种文化形式于一体,建设独具特色的农村“大院文化”。同时,以“文化大院”为平台,广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党员电化教育、科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胡锦涛同志的报告,用三个“越来越”突出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作为构建人类文明,乃至未来工匠社会的中坚力量,创造出了各种文化形态。各行工匠在劳动与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沉淀为深厚的工匠文化,产生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价值,它与高质量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其含义与每个历史阶段的启示都有所不同,但都内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社会快速转型的质量时代呼唤人的高质量发展,工匠文化是人的高质量发展之核心,专精特新、“知行能成”成为工匠文化对人的高质量发展之内在价值。可以说,工匠文化是一种以“知行能成”为基本原则并拥有专精特新品质精神的人类社会价值实践活动文化,是一种经典型的高质量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项极为重要又颇具新意的内容。在这个命题中,“先进文化”的称谓,不仅涵盖了对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关系的多重规定,也包括对科学、进步、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定。所谓文化价值取向,通常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存在的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文化价值取向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它是整个社会价值系统有机构成的一部分,既深刻反映着特定……  相似文献   

13.
侯羿君 《前沿》2013,(19):44-46
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意识,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曹可建 《湖湘论坛》2002,15(5):28-2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中“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一项极为重要又颇具新意的内容。在这个命题中,“先进文化”的称谓,不仅涵盖了对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关系的多重规定,也包括对科学、进步、合理的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定。所谓文化价值取向,通常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合理性存在的文化理念引导社会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观念指向。文化价值取向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现象,它是整个社会价值系统有机构成的一部分,既深刻反映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一般社会价值取向,反映着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又极大地影响着社会…  相似文献   

15.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1,(10):92-96
一.给定材料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进入21世纪,我国对文化功能属性、精神与经济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定位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他国也崇孝     
《精神文明导刊》2009,(2):17-17
韩国:“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先说韩国的年俗,它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都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先由主祭者焚香、下跪、  相似文献   

17.
在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推动“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价值耦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之于“村改居”社区治理具有现实性。然而,公共文化服务能否促进“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其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耦合,还存在价值取向、供给机制、供给效能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如何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优化供给机制,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便成为实现“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价值引领、完善全过程参与机制、推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借助数字化治理工具等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对“村改居”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正向赋能。  相似文献   

18.
周旭  郑伯红 《求索》2010,(3):123-124,138
从“文化”与“哲学”的概念嫁接,就体现出文化哲学的独特学科定位。文化哲学是一种“上下求索”的哲学,它是从哲学形而上的价值理想预设出发,去审视和研究人的现实生活景况和文化境遇,从中探求人们的生存本性、行为根据、存在价值、生活意义乃至前途命运,去求解人的现实文化实践背后的人文精神,并展示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样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3,(9):94-94
刘晓静、汪连新在《理论界》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社区养老文化是一种将传统“敬孝”文化与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型文化,对满足老年人精神娱乐需求,实现老年人自我价值,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社区养老文化发展理念尚未准确定位,受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制约、组织责任不明确、资源配置欠缺。针对社区养老文化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发展社区养老文化的路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元旦、春节期间,福建省建瓯市人武部为了丰富和活跃预备役民兵人员的节日文化生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全市人武系统和预备役民兵人员中举办了“民兵之春”文化活动月,广泛开展了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忠诚使命、献身打赢”、“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国防和军队建设、预备役兵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