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文章详细阐述了当下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及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积极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统领作用。在当前互联网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探讨高校网络思政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网络思政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文章通过对网络思政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有关形式创新的"四化"建设的思路,以扬长避短,使网络思政在现代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如何在民族院校顺利开展思政课始终是一个难题。民族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行为思想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社会思想教育素材,在理论说教的基础上注重并发挥社会实践教育的积极作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冯瑞 《传承》2013,(6):44-45
高校将地域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生活与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可以切实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杜凡 《前沿》2014,(7):175-17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纵向推进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日益重视人本化原则,将学生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对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诸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法路径选择的基本;同时面对来自社会的诸多影响因素,创新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显得客观而现实。本文以和谐发展的视角,对高校思政教育方法路径的选择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深层次厘清高校思政教育方法路径选择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具体化。  相似文献   

6.
余佳莹 《人民论坛》2014,(11):141-143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步入“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微媒体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随之表现出新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和探索运用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步入"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微媒体最积极的践行者和体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随之表现出新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和探索运用微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论新形势下教育环境与对象的新变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环境与对象的新变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适应新变化,采取相对应的有效措施,努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就要积极探索新网络舆论观引导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应当积极地把网络舆论资源引入课堂,以网络舆论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交流,了解学生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思想动态,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从而自觉担当起在网络舆论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毛璐 《求索》2013,(2):248-250
社会控制一般分为硬控制和软控制,硬控制与制度、法律因素相对应.软控制与文化、非制度因素相对应,但无论是硬控制还是软控制都与恩政工作密不可分,这主要是由思政工作的“生命线”作用决定的。笔者认为,思政工作在我国的社会建设中一直扮演着社会控制功能的角色.对社会的协调、稳定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着手.将着重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与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关系,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与教育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新东方》2008,(3):33-35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也会反映到高校政治理论课上来,对思政课提出了新挑战,学生们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和“两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缺乏变化就成为一对现实矛盾。学校教育应该本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样的原则,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同有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维护和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成熟的西方管理理论,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持续、有力的推动作用,并有助于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展其外延,被视为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新途径。要在实践中用好这条新途径,就必须认清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了解两者相结合的切入点和服务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4.
刘蓉 《前沿》2012,(9):33-34
在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形式与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人们的思想活动日趋多样化、差异化,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与时俱进,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公平性、创新性,为推动大学生进步、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新时期传承与创新思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政工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尚海涛 《前沿》2005,(12):80-82
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创新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出建议,旨在探索既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提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朱敏杰 《前沿》2009,(11):169-17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必须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从创新思想政治形式、学风建设、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强化日常管理、注重队伍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创新,构建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也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该肯定,公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院校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对学生管理工作和促进学生成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着对上级的指示照抄照搬…  相似文献   

18.
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办法、新途径,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提高“两课”质量,铸造大学生信念之“魂”;建立适应大学生特点,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这是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要求。它对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其生机和活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需要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队伍上、组织领导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它使当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青年学生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从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出发开拓创新,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立足点,才能培养出适应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